国外生态茶园
印度重视培育茶叶新品种,种植水平很高,在茶园里种些树可以实现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一般采用分枝切割法 , 可防止茶园水土流失,也有遮阳效果。它经常被用来在茶园的周围和中间种植柠檬或其他草, 然后用果汁或与草混合,喷洒在茶树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害虫和疾病。
日本重视茶园的基础建设,统一规划,连片集中,等高种植;重视土壤的培肥,培养地力,种茶前深耕,重施基肥,普遍推行茶园铺草覆盖,利用剪下的枝叶,留于茶园之中,因此,茶园土壤十分松软,有机质含量高;日本对树龄过老的茶园,采取改植换种措施,把改植换种作为茶园基本建设之一,机械连根拔除树根,同时采取类同新建花园措施,种植新茶。
与其他产茶国不同,越南政府在发展茶叶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该计划,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大,越南政府与茶叶协会制定并采取了很多促进措施。政府为解决出口茶叶农残问题,主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杀虫剂加以解决。国内禁止茶农购买、使用政府已规定禁用的除虫剂;禁止茶叶加工企业购买含有杀虫剂的鲜叶以适应国际市场绿色环保的要求。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学研宄的先驱马世骏先生就提出了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 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的生态工程思想。1986年,张顺高首次在中国提出“生态茶” 的概念。几十年来,我国生态茶园己有一定规模,形成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黄烁波介绍了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生态茶园栽培模式,并研宄了生态茶园地理位置问题。冯耀宗等研宄过胶茶间作模式,认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茶胶群落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余文权认为在众多 的生态茶园栽培模式中,技术最成熟、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茶胶模式。李华超提出,一些茶农在茶园中间作杜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朱德顺和李华超提出,有些地方在茶园中间种梨树,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朱克西等研宄了在普洱茶生态茶园间作果、林为主的种植模式,有助于提升茶叶质量。
罗华标、罗炳林和林雪娥等研宄了 “猪-沼-茶 ” 生态茶园方式,养猪和种茶实现了共贏, 取得显著效果。黎小萍等研宄了“ 百喜草-茶 ”生态茶园模式,在保土方面效果明显。骆耀平等介绍了“ 草-茶” 生态茶园模式,其可以缓解生态茶园建设中的有机肥缺乏等诸多问题。陈良明等研究了在幼苗期和开采期分别种木豆和银合欢等树,用于遮阳,也可在茶园边种植壮大的乔木,这样可以有效抵制病虫害,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廖琼等报道了梯田的种 植,并定期修剪草坪以保护斜坡。 饶军等介绍了种植乔木、绿肥,以达到防风固沙和美化作用。
孙鸿良研究了 “林果茶 ” 生态茶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的抗逆性,还能够增加花园的产量和产值。田耀辉等研究杜仲-茶、 山茱萸-茶和板栗-茶等模式,发现可比纯茶园增收20% 以上,并且茶叶品质更高。廖琼满等报道了乌桕-茶、梅-茶、柿-茶和板栗-茶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増强茶树抗逆性。 邓先军等介绍葡萄-茶和花-茶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罗仁杰,杜起洪,吴兴明认为中国茶业应组织实施 “增产提质栽培技术工程”,全面推广“适当密植、合理修剪、 深翻改土、园间覆盖、配方施肥、病虫防治、适时采摘” 等技术,促进“两高一优”茶园不断涌现,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从根本上解决茶叶农残问题。
生态茶园的优势
气温、土壤温度
不同类型的茶园可以形成不同的茶树栽培模式。茶园温度和土壤温度与植物种类、植物种植密度有关。宋同清研宄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当温度升高时,白三叶草茶可以明显降低土壤温度,气温降低时,土壤温度明显 变暖;陈强还发现,人工生态茶园的土壤温度变化小于纯茶园。 张洁研宄发现,在春季的板栗茶的模式 ,中午间作茶园茶的表面温度比纯茶园低2.0℃; 在夏季比纯茶园低2.3℃, 实验表明,茶园的这些变化的温度和土壤温度,有利于茶树生长。
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
生态栽培可以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髙土壤的物理性质,保持茶园的高湿度,有效地减少茶园土壤侵蚀。 宋至清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草茶与纯茶园没有比较大的年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但增加了土壤关键土层(0-20cm)和关键期(4-6月)的水分含量,缩短夏季和秋季干旱持续时间。
光照强度
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树对太阳辐射的截留和反射减弱了茶树作为茶树的光照强度。邱德前介绍了油茶树和茶树、豆科作物间作茶叶充分利用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高树在调节低作物生态因子、茶园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肥力
生态茶园的建设需要农作物和土壤改良作物的结合。雷祖和通过田间试验,证明该模式对茶园土壤肥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有机茶的生产。王菊兰介绍了茶-绿肥(最好是豆类)模式形成绿色层、枯枝落叶层和覆盖在地面三层的有机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髙土壤的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