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种植知识 >

如何科学防治茶网蝽

时间:2015-09-25 15:17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近期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天气使一种叫茶网蝽的虫卵开始孵化孳生并迅速蔓延,严重影响龙凤镇1.39万亩茶叶的质量和茶农的经济收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成立茶网蝽防治工作专班,组成工作组到茶叶种植村入户宣传,召开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培训技术员加强防疫,使茶网蝽虫害群防群治工作不留死角。 据镇

普洱茶

   近期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天气使一种叫“网蝽”的虫卵开始孵化孳生并迅速蔓延,严重影响龙凤镇1.39万亩茶叶的质量和茶农的经济收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成立“茶网蝽”防治工作专班,组成工作组到茶叶种植村入户宣传,召开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培训技术员加强防疫,使“茶网蝽”虫害群防群治工作不留死角。

   据镇农办负责人介绍,“茶网蝽”是一种迁飞型虫害,一旦发生,会迅速传播蔓延,达到茶园毁灭性伤害。在此提醒广大茶农,“茶网蝽”虫害需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笔者从事茶叶研究多年,现就茶网蝽的形态识别、发生规律、趋势预测、防治方法等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和广大茶农借鉴参考。

   一、茶网蝽属于半翅目网蝽科。又名茶网蝽象,别名茶军配虫、白纱娘、茶脊冠网蝽。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陕西、云南、广东等茶区。危害茶和油茶。具有易繁殖、易扩散、易爆发、天敌少等危险性。成虫、若虫均可为害,刺吸茶树嫩梢、芽叶、甚至茶果的汁液。群集在茶树中下部叶背进行为害,后期多数种群转移到中上部进行危害。受害叶片背面有大量黑色胶质排泄物,叶片正面出现许多白色细小斑点,远看叶片灰白。茶树受害后芽叶萌发率降低,且芽叶细小,萌发缓慢,树势衰退,甚至大量落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减产减收或无茶可采。

   二、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茶丛下部叶片背面主脉及两侧组织内越冬,低山茶园也有以成虫越冬的。越冬卵于次年4月上中旬到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进入若虫发生盛期,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进入发生盛期)。第二代卵期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8月中旬进入若虫盛发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发生期。全年以第一代发生整齐且集中,发生初、盛、末期明显,且虫口密度大,常为第二代的3—4倍,危害严重。茶丛枝叶茂密,利于成虫栖息产卵,虫口一般发生较多。稀疏或疏枝的茶园,则普遍发生较少,叶片薄嫩的品种受害一般较重。天气温和干燥,发生严重。一般若虫发生盛期气温均在21-23℃,相对湿度75%-80%的气候条件下。反之,气温高、湿度大,则发生轻。

   三、形态识别:成虫体长3-4毫米,暗褐色。前胸发达,背板向前突出盖住头部,翅膜质透明,翅长超过体长约一倍,前胸背面和翅面布满网状花纹,翅中间有2条褐色斜斑纹。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弯曲,末端呈口袋状。初孵若虫乳白色,半透明,而后渐变暗绿色直至黑褐色,体长约2毫米,腹部两侧及背中部有刺状突起。

   四、趋势预测:茶网蝽成虫飞翔力弱,危害范围逐步扩大,一般不会迁飞危害。在空气强烈流动时会主动起飞借助气流飘向空中,随气流任意扩散,如大量掉落在其他茶园或茶树生长区域,形成新的生长繁殖基地,经过一个繁殖周期,又以同样方式继续向外扩散繁殖。扩散速度约为每年30km左右。资料表明,2005年前后四川省宣汉县、万源市发生茶网蝽危害,2011年前后传入陕西镇巴县茶区,2013年传入紫阳县,因防控处置有效,目前未向其他区域扩散。

   五、防控意见:

   1、虫情调查。注意要查清各类茶园的越冬卵与密度。在茶丛中下部各取200张叶片,分别沿中脉撕裂,用放大镜检查有无白色卵粒,统计有卵百分率,有卵叶数达20%以上,即可发生成灾。春茶通过野外定点观察或饲养观察,掌握第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药防治。

  2、科学防治。若虫群集性强,抗药力弱,第一代发生整齐。因此,应重点抓住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药防治。根据GB2763-2014的规定,建议采用除虫脲、氯氰菊脂和高效氯氰菊脂,联苯菊酯、吡虫啉等农药。叶片背面喷施,用药量每亩60kg最佳。同一品种农药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第一次防治后,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衰老茶园可进行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剪除的枝叶应集中暴晒或烧毁,不宜外运扩散。茶网蝽成虫畏光,生活力弱,不善飞翔,多静伏于叶背或爬行于枝叶间。

  3、冬季清园:秋冬季节茶园修剪、施肥结束后,用石硫合剂封园。

  4、注意事项:

  (1)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最佳防治时期。此时,春茶生产基本结束,若虫开始进入发生盛期。

  (2)鲜叶采摘季节,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

  (3)注意施药时人、畜、禽安全,防止污染水源。保护茶网蝽天敌军配盲蝽。

  (4)茶网蝽不属于检疫性害虫。防治时,宜“统防统治,联防联治。”

  (5)严格执行《茶树种苗》国家标准(GB11767-2003)。该标准对于采穗园,采穗质量、苗木质量,包装运输等均有明确规定。防止病虫传播。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叶 茶园 春茶 生茶 茶农 茶区 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道艺术之四要真水
茶道艺术之四要真水
不同的紫砂壶应泡什么茶
不同的紫砂壶应泡什么茶
茶道的精髓是其内在精神
茶道的精髓是其内在精神
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
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呢?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呢?
各国的茶道艺术文化
各国的茶道艺术文化
古代饮茶风俗的演变
古代饮茶风俗的演变
紫砂壶最适合泡茶的原因
紫砂壶最适合泡茶的原因
泡茶三部曲
泡茶三部曲
绿茶茶道艺术
绿茶茶道艺术
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功夫茶的简介
功夫茶的简介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