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芽枯病
1.1分布及症状:茶芽枯病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病害,在大部分茶区均有分布。茶树感病后,芽梢生长明显受阻,直接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主要为害春茶一芽1~3叶,叶上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叶片上以正面居多,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
1.2病原: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引起。病部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褐色。分生孢子生于其内,椭圆形或卵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6~4×2.3~6.5微米。
1.3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次年春茶萌芽期,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风雨传播,侵染幼嫩芽叶,经2~3天形成新病斑。春茶期气温在15~20℃,湿度大,茶叶氨基酸含量高时发病重。6月中旬以后,病害发展受抑制。在发病期,病菌可不断进行再侵染,造成春荼损失严重。凡早春萌芽期遭受寒流侵袭的茶树易感芽枯病。该病以发芽早的品种感病重,发芽迟的品种发病较轻。
1.4防治方法:
(1)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减少病菌侵染,可减轻发病。
(2)加强树体培养,增施有机肥,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
2、茶白星病
2.1分布及症状:茶白星病在产茶区均有发生,主要在高山茶区发生重。为害嫩梢芽叶,造成成茶味极苦,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嫩叶上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凹陷,初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后期呈灰色并散生细小的黑粒点。病斑直径0.5~2.0毫米。病斑多时可互相愈合为较大病斑,并使叶片扭曲呈畸形。叶柄和嫩茎上病斑呈暗褐色,后变灰白色,病斑多时可使叶片脱落,嫩梢枯死。
2.2病原:本病由一种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引起。病斑上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生于其内,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为3~5×2~3微米。
2.3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早春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嫩梢芽叶,2~5天后即产生新病斑,进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环境适宜易造成病害流行。每年4~5月发生最重。高山茶区荫湿多雾最适于病害发生。旬均温高于25℃对病害发生不利。此外土壤瘠薄、采摘过度、施肥不足都易诱发此病。
2.4防治方法:(1)加强树体管理,增施磷钾肥,可明显减轻发病。及时合理地进行采摘可减少病菌侵入寄生。(2)历年发病重的茶园可在萌芽至鱼叶展开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发生严重茶区,7~10天后再喷一次,酌情防治2~3次。
3、茶苗立枯病
3.1分布及症状:此病为害茶苗茎基部,也为害新梢。病斑初期为暗褐色,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呈灰白色,病斑微下陷,上生许多黑色的小粒点,最后叶片枯萎脱落,全株枯死。
3.2发生规律:多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8~10月秋雨季节是发病盛期,高温高湿的条件利于此病发生,主要随风雨传播侵染。
3.3防治方法:①注意排水防涝,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带出苗圃烧毁,以减少侵染源进入。②调运苗木时严格捡疫。③于发病初期用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成50%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75%的百菌清800倍稀释液、65%代森锌加600倍稀释液喷施。
4、茶苗茎枯病
4.1分布及症状:此病多为害短穗扦插的苗圃,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亡,被害茶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初期为褐色,后期为黑褐色,皮层腐烂;2~3个月后苗木枯死。
4.2发生规律:全年以4~5月的雨季及秋季发生较多,病菌随雨水溅落或随流水进行传播,也可通过中耕除草和田问活动等人为传播,病菌在土壤中1~2年后仍保持侵染能力。管理粗放、杂草丛生、荫湿密蔽、粘土性重;排水不良的低洼苗圃发病较重。
4.3防治方法:发病苗圃在移栽后如需继续连作的必须在原来的苗床上重新铺上一层3厘米厚的沙土、然后放基肥,最上面再铺一层黄土(压紧后的厚度为3厘米),苗圃四周开排水沟;用黄腐酸盐100~150倍稀释液进行土壤消毒;主要消毒苗床。用洒水壶兑水淋洒,然后放基肥,再铺一层心黄土。在4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的发病期喷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用放线酮5×10-5稀释液喷施,每亩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千克撒再茶苗行间,然后松土、淋水,使之与土壤混合,半个月后再施药1次即可。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