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防治模式介绍如下:
一、茶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型作物,其树冠密集,树幅宽大,四季常青。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构成的树冠茂密郁闭的茶园,小气候变幅小,生态环境较稳定,生物群落结构较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丰富,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的平衡。因此,尽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病虫种类近千种,但常见的、能对茶园造成经济影响的病虫仅数十种,并具有以下发生特点。
1.茶树主要发生的是虫害,病害较轻
由于茶树收获的部位是处于茶树蓬面的嫩叶和嫩芽,决定了其主要病虫是对嫩芽叶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种类。从实际情况看,发生数量多、为害明显的常常是一些食叶类或吸汁类害虫;而茶树病害由于形成周期较长、且茶树的次生物质可能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少出现对茶叶生产造成较重影响的情况。
2.茶树主要害虫发生稳定,次要害虫偶有发生
比较全国茶区的害虫分布看,发生面广、年度发生数量较多且稳定、对茶叶生产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以茶尺蠖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和茶叶螨类,这3种(类)是茶树的主要害虫。黑刺粉虱、茶叶象甲和蜡蝉等茶树害虫在局部地区、不同年份会有较重发生并对茶叶生产造成影响,与主要害虫比,发生的区域范围和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均较小。
尽管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面广、为害性大,但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基于自身的繁衍,并跟随季节的变化和茶叶的生长而起伏。冬季常常是害虫种群数量最少的时候。春季开始,随着茶树的萌芽生长,害虫种群数量逐渐增加,一般来说夏秋季害虫种群数量最多,也是为害的主要时期。从茶叶生产角度看,其主要收获期是春茶,多数情况下春茶的产量和产值均占全年产量和产值的50%以上,因此与其他作物不同,茶叶的主要收获期避开了害虫的发生高峰期。
二、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茶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茶叶生产对病虫害防治要求的提高,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逐渐成为茶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式。这其中的灯光诱集、色泽诱杀技术,以及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农药是近年来形成,并在防治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灯光诱集技术
“飞蛾扑火”是昆虫趋光性的一种表现行为,利用这一原理,形成的以诱虫灯为核心的灯光诱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新型的频振式杀虫灯则是将光、波、色、味等多种诱虫方式组合,进一步发展了灯光诱集技术,成为茶园害虫物理防治重要手段之一。
灯光诱集技术可用于茶树鳞翅目害虫成虫的控制,包括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茶小卷叶蛾和茶蓑蛾等,同时对同翅目、鞘翅目的假眼小绿叶蝉、金龟子等害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使用时,每盏灯控制以30—50亩的面积为宜,在茶园中安装呈棋盘状或根据自然地形布局,灯距为120-200m。每盏灯固定在柱上,高度以接虫口离地1.3~1.5m为宜。根据害虫测报情报确定开灯的时间,一般在目标害虫成虫始峰期开灯防治,每天天黑后亮灯,每晚开灯6—8h,或根据害虫活动规律开关灯。
2.色泽诱杀技术
色泽诱杀技术是利用害虫对色彩的趋性进行诱集或干扰害虫行为而形成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利用色板粘虫已逐渐被生产上采用并推广应用,色板也常与昆虫信息素(引诱剂、性诱剂)配合使用。此外,利用不同色泽的灯光干扰害虫的活动规律,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也是一种色泽诱杀技术。在日本已尝试在夜间使用黄色灯光干扰茶树害虫的活动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害虫的数量。
目前,茶园色板常以黄绿色为主,用于防治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蚜虫和蓟马等害虫。使用时每亩用20~25张,悬挂高度以色板底端接近茶梢顶端为宜。
3.植物源农药一苦参碱使用技术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研究应用较多的植物源农药主要有生物碱类、萜烯类、酮类等。植物源农药杀虫机理包括触杀、胃毒、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和生育、干扰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方式。苦参碱属于生物碱类杀虫剂,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苦参碱可用于防治茶尺蠖、茶毛虫和茶刺蛾等茶树鳞翅目害虫,同时对茶蚜、茶橙瘿螨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0.6%苦参碱水剂(农药登记号LS20083019)已登记用于茶树茶尺蠖的防治,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目前未见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安全间隔期暂定为5~7天。
4.矿物源农药——农用喷淋油使用技术
矿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自于天然矿物的农药,常见的有石硫合剂、硫磺和农用喷淋油等。农用喷淋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的一种矿物油,其杀虫原理是通过溶解昆虫体表腊质层,封闭昆虫气孔,达到杀死或控制害虫的为害,作为农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农用喷淋油具有防治方式(窒息)独特、对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环境生物杀伤力低、无作物和环境残留等特点,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树木、灌木、园艺花卉及温室植物中的介壳虫、粉虱、粉蚧、蚜虫、蓟马和螨类的防治。
SK EnSpray99矿物油(农用喷淋油)是韩国SK公司利用“SKUCO润滑油生产过程”专利技术生产的非磺化物含量达到99%以上的农用喷淋油,其有效成分为饱和烷类无色矿物油99%+可生物降解乳化剂1%(重量),符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为直接接触的食品工业制定的标准。它是一种用食品级的、精炼的饱和矿物油制造的杀虫铩茵剂,目前已完成了在茶树防治茶橙瘿螨的农药登记(农药登记号PD20095615)。
农用喷淋油在茶园中可用于防治茶橙瘿螨和茶炭疽病,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为150—250倍液,其防效与常规化学杀螨剂和杀菌剂相当,使用时应采用小孔径均匀喷雾。
5.微生物农药——茶尺蠖病毒和茶毛虫病毒制剂使用技术
微生物农药是将细菌、真菌、病毒等昆虫病原微生物繁殖加工形成的一类杀虫剂。杀虫作用特点主要是通过病原微生物侵染害虫,使害虫生病而死。昆虫病毒是一类在(寄主)活体中才能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昆虫取食进入昆虫体内。当病毒被昆虫取食后,病毒粒子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使昆虫感病而死。感病的昆虫表现为食欲减退,动作迟钝,死亡前身体变软,体内的组织液化,破裂后可继续释放出大量病毒,并随风、雨、昆虫、鸟类的活动而传播。
昆虫病毒制剂的特点是专化性强、杀虫谱较窄、起效慢,但其持续控制作用强,病毒释放在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地控制害虫种群的发生。目前,我国茶园使用的病毒制剂主要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中用于防治茶尺蠖的茶尺蠖病毒制剂(农药登记号PD90106-14)和用于防治茶毛虫的茶毛虫病毒制剂(农药登记号LS20110214)已完成农药登记,并进入到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在使用茶尺蠖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时,可选择在第1代或5、6代1、2龄幼虫期喷施,注意将茶树蓬面全部喷湿;使用茶毛虫病毒制剂防治茶毛虫,可选择在1、2龄幼虫期喷施。两种制剂的使用浓度均为800~1000倍。
三、茶园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模式
无论是有效实施以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还是解决当前茶叶生产中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不断推进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实现茶树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统一化 和规模化。近年来,各地结合茶叶生产的实际和区域特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茶农参与,探索并建立了植保员、合作社、农资专卖和利益联结等若干种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促进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进一步开展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植保员服务型
植保员服务型是以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为代表。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处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是西湖龙井茶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茶园面积6800余亩,主要分布在10个行政村。从2010年开始该区实行统一配备茶树植保员、统一农药进货渠道、统一发布病虫害信息、统一防治技术规范和统一开展技术培训的:‘五统一”方式,开展茶树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两年来,以一村配备一名专职茶树植保员为核心,通过资金投入、组织落实、技术培训和规范农药供应渠道等措施,实施茶树病虫专业化防治,逐步转变了茶农的用药意识,初步建立了一支基层农技队伍,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明显下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形成了植保员服务型的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
2.合作社服务型
合作社服务型是以浙江松阳县组建的茶园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松阳县引导茶农自愿组建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药量、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安全间隔期”的工作模式,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严格考核等方式鼓励合作社的发展。2011年,全县建立了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107家,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到6.86万亩,占全县茶叶总面积的近2/3,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均下降1/3,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形成了合作社服务型的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
3.农资专卖服务型
农资专卖服务型是以浙江安吉白茶产区的茶园农药专卖店为代表。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否科学关键是合理选用农药,而规范农资零售店的农药供应,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实现农药的合理选用。为此,安吉县白茶协会探索出在茶叶主产区、以茶园农资供应为主体的农资零售店,建(设)立茶园农资专卖店(柜),强化茶园投入品农药的管理,以实施茶树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从2009年开始,组建了11个茶园农资专卖店(柜),把可用于茶园的农药品种上店(柜),引导茶农规范使用农药,形成了农资专卖服务型的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
4.利益联结服务型
利益联结服务型是以四川蒲江县嘉竹茶业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建立了四级茶园管理网络服务体系,即“统防统治中心一片区负责人一统防大队一茶园管理小组”。统防统治中心负责农资配送、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片区管理负责人协助统防中心监测病虫害发生,开展技术培训;统防大队负责病虫害的防治,做好防治记录;管理小组与公司签订协议,监督技术实施。在收购统防统治区茶农的鲜叶时,实行“三优两免一补一返”,即优惠提供农资、优先收购茶叶、优价收购茶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施药、每亩每年给予安全用药补助、年底返利茶农,形成了利益联结服务型的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
科学、规范、安全开展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结合茶叶生产的特点、植保技术的发展和病虫防治组织化方式的探索,可以看出:茶园稳定的生态、茶叶收获的方式和以茶树害虫为主的茶树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特点为防治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防治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非化学防治手段为主体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专业分工构建的以植保员、合作社和农资专卖型等多种专业化防治模式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