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主要为改树、改土、改园、改采管制度,称“四改”。
改树就是利用茶树的再生特性,通过更新枝干,复壮树势,恢复青春活力,主要表现为树冠更新,通过修剪的方式,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优势,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行改造。
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鸡爪枝”丛生,生产枝细弱,育芽能力降低,新梢出现大量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枝仍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
重修剪:对栽培年份不长,因管理不善、采摘不合理以致未老先衰的茶园进行改造。
台刈:对栽培年份较长,树势非常衰老,树冠多枯枝、虫枝、细弱枝,树干披生地衣、苔藓,发芽无力,芽叶稀少,对夹叶多,单产极低的茶园进行改造。
抽刈:适用于根颈部有较多新枝出现的茶树,这就是所谓的“两层楼”现象。它是由粗老枝为一层、新枝为另一层的两种枝条构成的茶树,改造时,近地面粗老枝可以剪去,利用抽刈后留下的新枝重新培养树冠。
轻剪留养:适宜于树龄不大,枝干生长较健壮,采摘面尚未形成密集“鸡爪枝”的茶树。由于它是在原有茶树树冠基础上,通过轻修剪后留养一季或两季茶树新梢,待树冠高度达60厘米以上,幅度达到75厘米以上,才投产开采。
改土就是改变由于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等原因造成的茶园低产。其改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深耕增施基肥。茶园土壤肥力是茶叶高产优质的基础,合理施肥,不仅是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而且与茶叶的品质关系更为密切。我们常采用的施肥技术是大量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搭配氮、磷、钾肥。在茶树行间深耕30厘米(深耕应选在9月至10月为好),将表土埋入底层,底土翻上,使其熟化,同时结合清园施肥,亩施入油枯150—200公斤、圈肥1500—2000公斤、水肥(人畜粪尿)2000—2500公斤、草木灰1000—1500公斤,再配施一定的氮、磷、钾肥,使茶园土壤肥力大大提高,有机质含量得到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也明显增加。具体施肥量视茶园土壤肥力不同而搭配不同的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用量。
增加客土。对土层浅、石砾多、肥力差的茶园要增加客土,可以选择富含有机质森林表土、塘泥、生土、水库泥、林边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作为客土,均匀地铺在茶树周围,从而增厚土层,提高土壤肥力。并视土质情况,采用粘土掺砂、砂土加泥等方法改善土性。
建坎保土。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陡坡低产茶园,结合森林抚育,采用农作物稿杆沿等高线筑笆修成“拦泥坎”,对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可就地取材,用石块、草皮砖等作材料,对陡坡茶园进行改梯、建梯,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以加强水土保持。
种植绿肥。茶园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台刈和重修剪茶园最好选用不与茶树争夺水肥的早熟矮生型绿肥,冬季绿肥一般在9月上旬—10月下旬播种比较合适。播种太迟,越冬前苗小根浅叶嫩,容易遭到冻害;播种太早,又会出现冬前生长肥嫩,植株抗寒力降低。夏季绿肥,在水热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力争早播。适时将之作为肥料深翻入土。夏季绿肥:速生绿豆、早饭豆、花生等;冬季绿肥:油菜、蚕豆、豌豆等豆类植物。
改园就是利用茶树种植密度不足,茶丛树冠矮小、缺株断行多,使得茶树进行同化作用的绿色叶面积很少,造成茶园低产低质。改园主要内容是将零星分散的茶树相对集中,增加茶树密度,实行茶园补植,进而增加茶丛密度,增加绿色面积,提高光合利用率。
改采管是巩固改造成果的关键措施。改造后必须重视茶园的耕锄、施肥、灌溉、防治病虫等,还要合理采摘,注意留养,切忌“一扫光”。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