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种植知识 >

茶树虫害:茶树茶材小囊

时间:2016-09-26 10:31来源:中国茶文化传播联盟 作者: 酸的西瓜浏览:
茶树虫害:茶树茶材小囊介绍如下: 学名 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别名茶枝小囊。分布广东、海南、四川、福建、贵州、云南、台湾等
普洱茶
 
   茶树虫害:茶树材小囊介绍如下:
   学名 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别名茶枝小囊。分布广东、海南、四川、福建、贵州、云南、台湾等省。贵州、海南受害重。寄主 茶、蓖麻、荔枝、柳、洋槐、可可、铁刀木等。是我国及世界茶树上的重要害虫。 为害特点 成、幼虫在长势差的茶枝上钻蛀为害,多成环状坑道,影响养分运输,使树势削弱,降低产量和品质。其特点是外观为直径2mm的小圆孔,孔口处常有细碎木屑,湿度大时,孔口四周有水渍。受害重茶园成片毁灭。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2.4mm,圆筒形,体褐色至黑褐色,具强光泽。眼前缘凹陷深浅适中;额部平,底面细网状,无中龙骨,额面刻点少,额毛疏少,细长竖立。触角锤状。前胸背板长略小于宽,长宽比为0.9:1,背面观前缘和 前侧构成半圆形,整个背板方盾形;背板前半部弓曲上升,有鳞状瘤连成横排;刻点区底面细网状,刻点细小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背中线。小盾片扁三角形。鞘翅长为前胸背板长的1.6倍,鞘翅刻点沟稍微凹陷,沟中刻点稍大且较稠密;翅基部刻点凹陷,后逐渐突起,在翅后部变成小粒;鞘翅斜面平滑下倾,无明显的斜面上缘,各沟间部的刻点中心生1茸毛。卵长0.6mm,椭圆形,白色至浅黄色。末龄幼虫体长3—4mm,体白色,较肥胖,头黄褐色,足退化。裸蛹长。雌蛹2.4mm,雄蛹1.2mm,椭圆形,初为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生活习性 海南年生3—4代,广东年生6代,世代重叠。主要以成虫于11月中下旬开始在受害茶树坑道里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个别以蛹越冬。翌年2月气温升高,日均温20一22℃,大量越冬成虫开始钻蛀为害茶树,出现新的坑道。成虫羽化后先在原坑道里停留6—7天后于晴天下午出孔,喜从1—2年生枝条的叶痕或枝条分权处蛀入。蛀入孔径2mm左右,圆形,从出孔到重新蛀入需时10—180分,从蛀入到蛀成坑道需时12—36小时,把1—8粒卵产在坑道内,日均温30℃,卵期6天。老熟幼虫在坑道里化蛹,日均温30℃,蛹期4—5天,完成一代需时50天左右。管理粗放的茶园受害重。一般1—2年生枝条、主干也常受害。采茶后及秋梢成熟后虫口数量大。海南1—2月、4—6月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增强树势,能明显提高茶抗虫力。及时清除有虫枝,剪下集中烧却,受害重的茶树应注意重修剪,重施肥,促进枝干上的潜伏芽萌发,使树体尽快复壮。
   (2)药剂防治 该虫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羽化、出孔较整齐,抓住这个时期喷药效果明显。此外在增施肥料基础上修剪清园后,及时向树枝和地面喷洒50%稻丰散乳油1000倍液防治成虫。
   (3)采用注枝法用医用注射器把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用8号针头逐枝逐孔注射进去,杀虫率高达94%。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园管理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园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树始祖:中华木兰
茶树始祖:中华木兰
茶树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下生长
茶树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下生长
茶树是否可以移栽移栽
茶树是否可以移栽移栽
茶树氨基酸的组成
茶树氨基酸的组成
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
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
景东整治非法移植野生古茶树行
景东整治非法移植野生古茶树行
千年古茶树上的“螃蟹脚”
千年古茶树上的“螃蟹脚”
广东罗坑山区发现4万多棵古茶
广东罗坑山区发现4万多棵古茶
茶树如何合成茶氨酸呢?
茶树如何合成茶氨酸呢?
江浙高温天气 部分西湖龙井茶
江浙高温天气 部分西湖龙井茶
茶树抗寒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茶树抗寒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大棚茶树栽培管理
大棚茶树栽培管理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