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 茶树、棉花、黄麻、茄果类蔬菜、大豆、花生、柑桔、葡萄、白菜、菜豆等。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茶树幼嫩芽叶,致叶两面均呈褐色,叶子硬化、变脆、变厚、萎缩、生长缓慢或停滞,受害后芽叶减少63%左右。
形态特征 雌螨长约0.21mm,椭圆形,较宽阔,腹部末端平截,淡黄色至橙黄色,表皮薄而透明,因此螨体呈半透明状。体背部有一条纵向白带。足较短,第4对足纤细,其
财节末端有端毛和亚端毛。腹面后足体部有4对刚毛。假气门器官向后端扩展。雄螨长约0.19mm。前足体有3—4对刚毛。腹面后足体有4对刚毛,足较长而粗壮,第3、4对足的基节相接。第4对足胫、跗节细长,向内侧弯曲,远端l/3处有一根特别长的鞭状毛,爪退化为钮扣状。卵椭圆状,无色透明,表面具纵裂瘤状突起。幼螨体背有一白色纵带,足3对,腹末端有1对刚毛。若螨长椭圆形,是静止的生长发育阶段,外面罩着幼螨的表皮。
生活习性 年生多代,以雌成螨在茶树芽鳞片内、叶柄处或茶丛中的徒长枝的成叶背面或杂草上越冬。翌春把卵散产在芽尖或嫩叶背面,每雌产卵2一l06粒,卵期l一8天,幼螨、若螨期1—10天,产卵前期1—4天,成螨寿命4—7.6天,越冬雌成螨则长达6个月。完成一代需3—18天。四川名山年生20代,永川30代,一般5月以前发生较少,6—7月迅速上升。尤其遇有高温干旱年份或季节发生量大,严重影响夏茶和秋茶生产。该虫发生中心很明显。对茶黄螨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一90%。世代发育历期:28—30℃,4—5天;18—20℃,7一10天。成螨活泼,尤其雄峨,当取食部位变老时,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并携带雌若螨,后者在雄螨体上蜕一次皮变为成螨后,即与雄螨交配,并在幼嫩叶上定居下来,由于这种强烈的趋嫩性,所以有“嫩叶螨”之称。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高,只有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发育,因此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茶黄螨的品种 如黔湄502、黔湄70l、蜀永2号、蜀永3号、蜀永703、蒙山ll号、蒙山16号、蒙山23号、台茶l0号、台茶16号等。(2)及时分批多次采茶,秋季停采前,采摘干净,及时清除杂草。(3)茶黄螨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及时加强虫情检查,在茶黄螨发生初期进行防治。一般应于5月中下旬一6月上旬掌握在初花期第一片叶子受害时开始用药,对茶黄螨有效的杀虫剂有40%抗螨23乳油5000倍液或73%克燃特乳油l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15%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0.12%天力Ⅱ号可湿性粉剂1000—l5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3000倍液,效果都较好。采茶前7天停止用药。(4)提倡释放德氏钝绥螨,每667m2 释放15000—20000头,释放时间以9月至翌年3月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