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之始及早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在原始社会阶段,产生栽培茶树的愿望是容易的,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却关山迢递,很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对原始人来说,他们试种茶树,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其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
告终。然而,一人一次的失败,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愿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经过很多人的实践,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酌经验。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来解决种植与地力枯竭之间的矛盾。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又适巧遇到迁移,使他们播种的茶苗免道毁灭性的采摘。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道理,也就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如果上述假设不错的话,我国很可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但在原始社会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茶树的栽培,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所以,它始终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由于制茶能力和茶Mr质量的提高,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茶树栽培才能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
上述推论没有任何直接的文字记载作为依据,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作出较可能的推测。关于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但古书中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
映的奇怪现象,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
秦汉以前,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即使有也是一字半句,仅凭这些对当时的茶业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可是到西汉王褒《团约》,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所记‘贵阳买荼”,“烹条尽具”,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我国早期茶叶史料的先是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情况.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睡一隅,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是可互相印合的。
我国古籍中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晚于现实,低于现实的,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不是源,而是流,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
三国以前,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木的记载。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那么,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广义地说,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文化人又不谙种茶,导致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从西晋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羽的《茶经》中才叙说完整。这里,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
《广志》(西晋郭义恭著,原书快):“茶,丛生”;东晋郭碳《尔雅》苦荼注:“树小如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桐君录》(原书佚,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子,其色稍白”;《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若):“巴东有真香苔,其花白色如蔷故”;《魏王花木志》(据考,可能是后魏元欣撰,原书佚):“茶,叶似于,可煮为饮”;《茶经》(唐·陆羽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至数十R;其巴山、例U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子,花加白蔷濒r实如饼构,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引用上述史料,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发展之迟缓,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条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因为《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
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它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但关于茶树的栽培,陆羽只说“法如种瓜”,可惜太简单了。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四时纂要》说,“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益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滥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没望……宜山中带坡竣,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条八风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条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秀稻等。……收条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稻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
显而易见,《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陆羽的《茶经》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
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说明之前并无人种植茶树,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这种论点显然是反因为果。不错,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但这并不等于;唐朝以前之人就不会栽培茶树,不存在茶树栽培技术。更何况茶树恰恰相反,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条的,反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才促使陆羽编纂了《茶经》。
唐以前有茶树栽培,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的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在唐以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荼区、茶园面积有限,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尚不知道饮茶,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荣,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所以无人搜录。到了唐朝,特别是开元年问,围北方大兴掸教,晚上坐禅不睡、不吃,只准喝茶,饮条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在这种饮茶、种荼大发展的形势之下,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生产者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韩鄂也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
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后期,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清朝时,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人们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法。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商的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