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采用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保证季节。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经过5年的机械化生产实践,已具备机械化生产有机茶的能力,掌握了一套有机茶生产加工工艺。目前已经能加工龙井茶、天目青顶、普陀佛茶、珠茶、煎茶、茶片等品种,年生产各类有机茶73t。
一、茶园耕作机械化
开发机械化茶园要求选择平地或缓坡集中连片,有规则的茶园,坡度一般不超过15o,土层深厚,地块宽度30~50行,茶树行距1.5—1.8m,长度50~100m;田头宽度不少于2~3m,田间路做到块块相连,路路相通,适合机械通行。茶园应留好排蓄水设施,布局一致。
二、茶园修剪和机械化采茶
根据茶园生产情况,茶树机械化修剪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割5种。
1.定型修剪 主要用于为幼龄茶树定型,以培养骨架,促进分枝,控制树冠高度,加速横向扩展。灌木型茶树经二足龄以后每年2次定型修剪,5月、7月底各剪一次,使茶树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使茶树骨架高达40—50cm。
3.深修剪 对投产多年的树冠产生大量鸡瓜枝的茶园,或因受严重冻寒或病虫的蓬面枝叶,应用深修剪机进行树冠改造,深修剪后,骨架高度保持40~50cm,在夏茶采摘结束后进行。
4.重修剪 对树龄长、树冠上部已衰败的茶园,用割灌机将衰老茶树离地面20—25cm以上树冠剪除,剪后增施有机肥,重新培育,5月底前进行,促使新枝在7月上旬前萌发。当年夏茶采摘后7~8月份再进行重剪,从离地面35~40~cm处全部用修剪机剪平。
5.台割 根据茶园生长状况,对树冠上部已枯死的茶树进行台割,将老茶树离地10~20cm以上部分全部割去,重新塑造树冠,一般在晚秋或秋后进行,树冠改造后应留叶蓬,加快新发树冠的生长。
台割茶园2年内以养蓬为主,台割后的第二年起的冬季,在离地高度分别为35cm、45cm、50cm处进行定型修剪,第三年投产。
机械采摘分两次进行,茶片采摘有单人和双人采摘机。春茶第一轮,已达一芽二叶时进行;10天后一芽三叶期时进行第二轮。单人机日采茶工效相当于人工18倍,但重切碎叶和老梗老叶较多。双人机正副手配合,每人每台采茶工作量可达1650kg。应采蓬面15~20cm处的茶叶,切割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茶叶质量。成熟茶园分两次采摘,来回一次完成。
投产茶园采茶季节结束后,要求茶蓬面留叶指数应在3叶以上,或蓬面厚度10cm以上,用割灌机操作可提高劳动率2.5—4倍,作业成本降低30%。
三、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
进入加工车间的鲜叶应立即摊青,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青,雨水叶要摊薄,不能重叠,每小时翻一次,鲜叶应摊放在竹席上,厚度为1—3cm,摊放地点要求阴凉,不受阳光照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嫩叶要随时观察,4~12h内以鲜叶失重率10%—15%为宜。摊放过程中,适当轻翻以利均匀散发水分和散热。
鲜叶经杀青机、揉捻机、齿切机、理条机、风力选别机、圆筛机、烘干机加工后,所制茶叶条索紧结,卷曲匀齐,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名茶制作工艺为:①龙井茶:鲜叶—摊放—杀青(青锅) —辉锅—挺头子—整理—入仓。②天日青顶: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干入库(6CHW系列)。③普陀佛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一炒制—提毫—烘干—入仓。④珠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150o6CR-265揉捻机) —甩干 (6CPC-100CC甩干机) —对锅(20kg/次) —大锅(40~50kg) —散热(12h) —入仓。⑤茶片加工工艺:采茶机把修剪、采摘后的24~40cm长的茶树头—摊放—切碎 (5—10cm) —烘干—揉捻—解块机过筛—剩余茶树头晒干—粉碎成茶。机械化加工茶片,使茶树头能够再次利用,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茶叶生产的二次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