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民国茶范朱自清:写少妇上茶馆一个上了发条的人生

时间:2023-09-08 14:03来源:茶业复兴 作者:佚名浏览:
一、散文家写少妇 林语堂将茶比作少妇,朱自清则观察少妇。1924年,他在去宁波的途中,见过一个美女,后来在日记中,还特别记了一笔:船中见一妇人。脸甚美,着肉丝袜,肉色莹然可见。腰肢亦细,有弱柳临风之态。这些被朱自清描写过的女性,包括方令孺,车中遇方令孺女
普洱茶
一、散文家写少妇
林语堂将比作少妇,朱自清则观察少妇。1924年,他在去宁波的途中,见过一个美女,后来在日记中,还特别记了一笔:“船中见一妇人。脸甚美,着肉丝袜,肉色莹然可见。腰肢亦细,有弱柳临风之态。”这些被朱自清描写过的女性,包括方令孺,“车中遇方令孺女士,尚有姿态”。
20世纪30年代,方令孺是青岛“饮中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另外七人是杨振声、梁实秋、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和邓仲存。梁实秋、闻一多不仅酒量好,也好茶。他们不仅在一起喝酒,也一起喝茶。方令孺的茶友还有百岁老人巴金,两人曾多次在杭州喝茶,也是相交一生的好友。
 
朱自清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执教于清华,一生的职业主要是教书育人。西南联大时期,经常泡茶馆的汪曾祺因为逃课,被系主任朱自清批评过。汪曾祺对朱氏早年的散文代表作,如《荷塘月色》《浆声影里秦淮河》,并不以为有多精彩,持这种意见的人包括余光中等人。文章如同喝茶一样,过度修饰,反而容易让人犯尴尬症。
即便如此,对朱自清来说,写这些文章也是自然发挥。他写文章,常常先打腹稿,写出来后,很少修改,为了保证质量,一天不过写500字左右。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儿,日积月累,学问精进,他后来写的《论雅俗共赏》《经典常谈》等书已经是另一个境界了,连汪曾祺都马上转粉,给予很高的评价。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韩非子》云:“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做事非常认真,上课时,即使一个学生,他也会点名,照样扎实上课。他一生像一只上满了发条的钟,容不得浪费一分一秒时间。对此,他的夫人陈竹隐在回忆文章中写得很清楚。
“我们共同生活的十七年的时间里,佩弦从没放松过一分一秒。他的作息时间是安排得很严格的:早晨起床做早操,用冷水擦澡,洗脸,漱口时就把书放在洗脸架上看,然后喝一杯牛奶就到图书馆去。中午回家吃饭,饭后看报。图书馆一开门便又去了。吃罢晚饭,还要去图书馆,直到闭馆才回家。进家门便又摆上东西写,一直到11点休息。除了生病,我从未见他11点前睡过。”
二、扬州人朱自清
童年时代,有一次朱自清与伙伴们打算到城外寺里去白吃桃子,没想到那时才是桃花盛开时节,并没有果子吃,只得喝了一肚子茶,败兴而归。扬州饮茶之风日久,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祖籍绍兴的朱自清对童年生活虽有遗憾,喝茶是却是他愉快的记忆之一。
朱自清告诉我们,扬州茶馆的名字取得好,如香影廓、绿杨村和红叶山庄,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过目不忘。坐船路过临河的茶馆时,可以要一茶,或几种点心,先喝着,吃着,回来再付钱。在朱自清看来,茶馆因为和撑船者相熟,并不担心收不回钱。实际上,这是一定区域内的利益勾连使然。如同成都、昆明等地,艺人在茶馆表演,招徕顾客,提高上座率后,再参与利润分成。
在朱自清眼中,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扬州除了饮茶氛围浓厚外,茶点更是一绝。平常的有花生、瓜子、白果和炒盐豆,好些的有五香牛肉和小笼点心,最有特点的是烫干丝,“先将一大块方的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逼去了水,抟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只有老茶客,才知道在扬州吃茶和茶点的妙处,既能每样都吃到,又不至于狼吞虎咽,可以从容参加后续的饭局。
朱自清给出了游扬州的建议,有闲暇,约三五好友,带上白酒、花生米和五香牛肉,访古寻幽。在南京时,朱自清认为,可以坐在豁蒙楼上,吃一碗茶,坐在窗前,慢慢看风景。这个时候,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鲁迅、张恨水等人在南京的茶馆里喝茶的情景。
 
三、朱自清的朋友圈
朱自清祖籍绍兴,算起来,跟鲁迅是正宗同乡。但朱自清以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身份去邀请鲁迅演讲时,连请两次,竟然都被拒绝了。两人间并无过节,但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真的连一杯茶的交情都没有。倒是朱氏后来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抽烟、晚睡的生活习惯。
饮中八仙中,杨振声曾经和朱自清一起制定过中文字系的办学思路,也是经常请朱自清吃饭、饮酒、喝茶的人。闻一多、浦江清、沈从文、李健吾、梅贻琦、朱光潜、俞平伯、钱玄同、金岳霖、郑振铎、吴宓、顾颉刚、冯友兰等人,也经常与朱自清一起吃饭、喝茶。
 
叶公超不但要为闻一多提供茶水,还要管朱自清的婚姻大事。1931年4月的一天,他请朱自清到酒楼吃饭,同席者包括溥侗及他的几位女弟子,还有“清华双清”之一的浦江清。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安排的相亲会,座中女子就有后来成了朱自清夫人的陈竹隐。陈的家乡在成都,那是一个茶馆遍布街头巷尾的地方。
抗战期间,为了节省生活成本,陈竹隐带着几个孩子蜗居成都,身在昆明的朱自清回家探亲。与老友叶圣陶见面,通常是在一家茶馆,有时,他们也会登上望江楼,凭栏而谈。
民国茶范|朱自清:写少妇,上茶馆,一个上了发条的人生
 
朱自清与闻一多的关系比较密切。闻死于非命后,是朱自清抱病与其他人一起合作,编辑出版《闻一多全集》。俞平伯和朱自清,曾经是齐名的诗人,交往一生,更是知心朋友。朱自清与俞平伯游秦淮河,见到茶舫里的歌妓故意在船头点亮烟火,引诱客人,使他产生了道德焦灼感。但该看美女时,一点都不含糊。
“船头上坐著一个妓女;暗里看出,白地小花的衫子,黑的下衣。她手里拉著胡琴,口里唱著青衫的调子。她唱得响亮而圆转;当她的船箭一般驶过去时,余音还袅袅的在我们耳际,使我们倾听而向往。”朱自清的散文中,也多用与女性有关的词汇和意象作比喻。日记里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朱自清。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饮茶 泡茶 吃茶 茶点 老茶 茶馆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好茶和好话剧之《茶馆》
好茶和好话剧之《茶馆》
中国茶馆的美好
中国茶馆的美好
简说中国茶馆史
简说中国茶馆史
寻一娴静的茶馆茶角落收留你我
寻一娴静的茶馆茶角落收留你我
茶馆里的不一定是好茶但贵得有
茶馆里的不一定是好茶但贵得有
中国历代茶馆历史大揭秘
中国历代茶馆历史大揭秘
穿越时空论茶馆一阕宋词饮春秋
穿越时空论茶馆一阕宋词饮春秋
一个人的茶馆
一个人的茶馆
开间小茶馆用一杯茶盏盛装所有
开间小茶馆用一杯茶盏盛装所有
岁月尽头是停留在茶馆里的记忆
岁月尽头是停留在茶馆里的记忆
杭派茶馆
杭派茶馆
粤派茶馆
粤派茶馆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