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年、上元元年(760)庚子 二十八岁
秋,陆羽结庐于湖州城郊苕溪之滨,钻研茶道,潜心读书,结交名僧高士。冬,作《天之未明赋》。皎然与之交往过密,多有吟唱诗作。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陆羽传》:陆羽“貌脱陋,口吃而辨,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輒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苧翁,阖门著书。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
上元二年(761)辛丑 二十九岁
陆羽在湖州隐居读书,潜心著述,完成《茶经》初稿和自传等著作的编撰工作。
《文苑英华》卷七九三《陆文学自传》:“少好属文,多所讽喻,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若言逆耳,无所逥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窺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据《陆文学自传》,陆羽著述甚多,如无安定环境,恐怕不能完成。从陆羽愤于安史之乱和刘展窺江淮,作《四悲诗》和《天之未明赋》之事看,陆羽虽自号狂士,实则一直未能忘怀国事民生。陆羽移居湖州后,惟此二年间,时事较安定,所以才能静心于著述。另《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载“陆羽《警年》十卷。”可惜除《茶经》外,余皆失传。
《国史补》卷中:“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壬寅 三十岁
秋,陆羽移居镇江丹阳茅山,避袁晁兵乱。
《全唐诗》卷一四八刘长卿《送陆羽茅山寄李延陵》诗: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
鸡戈驱将去,烟霞拟不还。
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
处处逃姓名,无名亦是闲。
陆羽移居茅山之举,应与浙东袁晁农民起事有关。据《吴兴志》卷二《武康县》:“唐广德元年袁晁作乱浙右,县人朱泚、沈皓举亡命之徒以应之,攻陷城垒县廓,室庐为灰烬。”广德元年与宝应二年同为(763)年,陆羽避走茅山当为避免战乱。
刘长卿:字文房,排行八,宣州(今安徽)人,一说河间(今河北河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元六年(790)前后。以诗名家,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之一。事迹散见于《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二。《全唐诗》存诗五卷,有《刘随州集》十卷通行于世。
茅山:一名句曲山,《唐六典》列为江南道名山之一。《太平寰宇记》卷八九《润州丹徒县》:“句曲山,一名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即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跨金坛、溧水等市县界。
宝应二年、广德元年(763)癸卯 三十一岁
广德二年(764) 甲辰 三十二岁
作《毁茶论》:
《封氏闻见记》卷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歠两杯而止。即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即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乃此羞愧,复著《毁茶论》。”
陆羽辨水:
李季卿遇陆羽事,又见《太平广记》卷三九九引《水经》:“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遇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赴郡,抵扬子驿中,将食,李曰:‘陆君善茶,盖天下闻。扬子江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信谨者,挈缾操舟,深诣南零取水。陆洁器以俟。俄水至,陆以勺扬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者。’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人,敢绐乎?’陆不言,即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驰下曰:‘某自南零者赍至岸,舟盪半,惧其尠,挹岸水以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欺乎!’李大惊赏,从者数十辈,皆大駭愕。李因问陆:‘即如此,所经历之处,水之优劣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口占而次第之。”此事又可见张又新《煎茶水记》,文字与《太平广记》大致相同。温庭筠《采茶录》对此亦有相同记载。
上述李季卿遇陆羽事前后情节各异,褒贬不一,但据史载对其的人品与为人之道看,恐前面的记载不可靠。
李季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玄宗朝左相李适之之子。性识博达,襟怀豁如,进用忠廉,时人称之。大历二年卒。事迹见《旧唐书》卷九八《本传》。
永泰元年(765)乙已 三十三岁
永泰二年、大历元年(766)丙午三十四岁
陆羽寓居常州、丹阳,向常州刺史李栖筠建议进贡义兴茶。
《宝刻丛编》卷十和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金石录》卷二九《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副,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全唐诗》卷八一七皎然有《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诗云: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诗景当在初春,疑为是年前后作,陆羽此时可能居处常州、丹阳一带,故向常州刺史李栖筠议贡义兴茶。
义兴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因阳羡人周玘三定江南有功,乃分吴兴、丹阳两郡地置义兴郡,治阳羡县。隋开皇九年(589)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北宋时避太宗名讳,改名宜兴,即今宜兴市。
李栖筠:唐赵郡人,字贞一。善文,天宝进士。历任安西节度府行军司马、殿中侍御使、工部尚书。后为元载忌,出常州刺史,性不阿附,多奖善,为官正。事迹见《新唐书》卷一四六《本传》。
大历二年(767)丁未 三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