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四月,白居易的母亲去世。遵照当时“丁忧”制度的规定,白居易从长安回到“渭村”,为母亲守丧三年。这期间的一个春天,蜀地的一个萧员外给白居易寄来了名贵的早春茶。白居易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地用渭水来煎这春茶,并吟诵了这首《萧员外寄蜀新茶》诗。
此前几年,白居易潜心创作,关心民间疾苦,创立了“乐府诗”这一新体。乐府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其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其中最为熟知的就是“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而且他言事的直接,也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当时的白居易处于职场上的第一个迷茫期,意志消沉。所以,诗人虽在丁忧期间,但在渭村的生活,却很休闲洒脱,酿酒捕鱼,种菜栽松,任舟自横,怡然自得。
关中不产茶,渭村的生活虽然很有乐趣,但对于以“别茶人”自称的白居易,少了访茶的乐趣。所以当诗人收到朋友萧员外从四川寄来的早春茶,很是惊喜。“但惊新”,可见时令之早。好茶要配好水,于是就选用居地的渭水煎茶,倍觉珍贵。当然,煎出的茶汤被视为珍品,满瓯似乳,不舍得当即喝下,而是心旷神怡地细心把玩不已。“满瓯似乳”,形容茶汤的颜色和质感。“始觉珍”中的这个“珍”字,值得涵咏品味。首先是白居易对萧员外友谊的珍惜。萧员外寄来的蜀地的春茶,是友谊的象征。白居易在渭水之滨能够品尝蜀地春茶,这件事本身就值得作者赋诗吟诵。同时也是诗人对赋闲时光的珍惜。四年以后,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司马”,在异乡的渡口触景生情,回忆起渭村的岁月不胜唏嘘。渭村,那是他一生最舒心的喝茶日子。
一、渭水
两千多年前,秦人生息劳作于渭河岸边,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既玄思妙想,天上地下一体化思维;又埋头苦干,将宏伟蓝图构筑于大地之上。千载之下,令我们佩服,令我们赞叹!
秦代咸阳都城宫庙的布局是按照“法天象地”的思想理念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据《三辅黄图》记载:秦咸阳都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秦人以渭河象征着天上的银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冬季初夜,银河横亘天际,各个星座分布于河中及其两岸,璀璨夺目。地面上,渭河东西横穿咸阳都城,南北两岸宫庙台苑建筑错落有序,与天上银河星座上下交辉,垂直相映。此时,天与地融为一体,天上的群星与地上宫殿交相辉映,时空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这种“法天”布局使秦都咸阳成为具有磅礴气势与瑰丽景象的宇宙之都,充分表现出大一统的秦帝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的不可一世的绝世风范。
在今天看来,泾渭分明,泾河清渭水浑,渭河水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但在唐代诗人眼中,渭水是一条荡漾着诗情的清澈河流。清亮可口,是可以与名泉媲美而汲来煎茶的。清清的渭水――“清渭”,在唐诗中是个常用词。请看: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杜甫《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杜甫《秋雨叹三首》)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白居易《咏拙》)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白居易《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魴。”这是说渭水清明如镜。(白居易《渭上偶钓》)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谁怜清渭曲,又老钓鱼人。”(许浑《赠王处士》)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李商隐《幽人》)
“渭水波摇绿,秦山草半黄。”(这是说渭水碧波荡漾。(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贾岛《寄李輈侍郎》)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李白《君子有所思行》,渭水如银河清莹,横天奔流。诗句奔放豪迈,激发我们想象秦皇故都“渭水贯都”的宏伟气象。
到白居易这一代,白家四世已经在渭南下邽定居,即今天的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既然下邽有白家老屋,为什么白居易又在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把家又从洛阳迁居渭上金家村而不搬到下邽老屋呢?这两各地方之间的路程大概四十里左右。其中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下邽地区地下水深处有盐碱,水质咸恶,而渭上地区皆甜水之区。渭北土层深厚,不好打井取地下水。当地人多饮用“窖水”。窖水是用雨水收集而成,待其沉淀,作为生活用水。虽然有“井”的形状,但和井水并不一样。对于以“别茶人”自称的白居易,对泡茶用水岂能马虎,这应是一个原因。
二是古代以水运最为方便,白氏新宅邸离渡口近,来去自如,出门方便。如果蒙皇帝召见,则可很快面君;如梦皇帝疏远,或者心情不好,上疏辞职,则可避居清修,寄情山水。这是唐代文人臣子的通病。只不过白居易没有选择终南山的别野,而是在渭水关注着朝廷的动向。金家村地处渭河北岸,白居易宅邸往西南百步有一个渡口,叫做蔡家渡。从蔡家渡乘船到长安,不过百里左右,交通顺畅,便于公私兼顾,可以一个月回来一次了。
白居易的这个家他自说在“渭村”,和本事中的“蜀茶”一样,这是一个概指。今天,历史考古学家锁定了这个地址,在今渭南市信义乡上太庄南洼一带,“茅茨十余间”。诗人还在这烧过酒,说明这个家规模不小。他在《汛渭赋》中说:“门去渭兮百步,常一日三往。”在《新构亭台示弟侄》诗中又说:“南檐当渭水,卧看云帆飞。”说明白居易的家离渭河很近。面且能在他新筑的亭子上卧看渭河行船扬帆,充其量也不过离渭河二里远近,经常一天去三回,可见白居易对这个居所的喜爱。
白居易在渭村,归田务农,卖马买牛,治耒来耜犁锄等农具,亲自督工去务农,还割茅草盖房,编木条做柴门,甚至逢衣作被,种谷做饭。他还在《效陶潜》诗十六首中说:“而我独何幸?酿酒本无期。及此多雨日,正迂新熟时。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连四五酌,酣畅入四肢。”又说:“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钩在其旁。”(《渭上偶钩》)“闲旁沙边立,看人划苇苕。”(《渭村雨归》)“小松丰盈就,必爱手自移。”《载松》“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班手把锄。”(《得袁相书》)“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侍晓,场上张灯烛。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纳粟》)。白居易回金氏村归田操劳之余后,不但以酒解愁,而且在渭河钩鱼,河边闲玩,亲自栽松,开田种菜,煎茶品茗,纳租输粟,把锄锄谷。白居易金氏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饱尝了农民的苦乐,写了“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的诗句。“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适意》)的心情来了。
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他满怀忧郁地来到建昌江边,目击这渡口风光酷似渭河边上的蔡渡,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退居渭村时那种身心闲适的境地,回味起当时“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适意》)的心情来了。可见,此时此地,他想起渭村,不止是渭村风景优美,人心淳朴,更重要的是,渭村是一个可以躲避政治风雨的安谧的小港;在那里,他的心灵之舟可以安详宁静地停泊。
二、蜀茶
白居易一生嗜茶,对茶很偏爱,几乎从早到晚茶不离口。他在诗中不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还有饭后茶、寝后茶,是个精通茶道、鉴别茶叶的行家。白居易喜欢茶,他用茶来修身养性,交朋会友,以茶抒情,以茶施礼。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品尝试过很多茶,但是最喜欢的是蜀茶。
唐朝有两种茶被广为推崇,一个是顾渚紫笋茶,一个是蜀茶。白居易这首诗中的“蜀茶”指的是蒙山茶,也叫蒙顶山茶。白居易有个名叫陆忠的好友在四川为官,曾给诗人寄过蜀茶,诗人非常喜欢。
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唐朝诗人为什么喜欢蜀茶而不是更近的山南茶呢?
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受前人著作影响。有汉朝吴理真七颗茶树的典故,后代人很容易以为蒙山茶天下第一。
2、和荔枝道有关系。天宝年间,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来自于重庆,经金牛道子午谷运到长安。而蒙山也处于的这个区域,爱屋及乌,这儿的茶更受关注。
3、唐代的陕南地区产茶量小,交通不便,所以得不到重视。陆羽游历巴陕峡川的时间处于他访茶旅程的早期,可能游玩大于研究,所以留存的资料很少。不象后期针对性的研究。
4、诗人文中的“蜀”是宽泛的概念,而不是准确的地理位置,这个“蜀”的概念可能包含了陕南茶区。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写到: “剑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唐代有十七个郡向皇室提供贡茶,蒙山茶受到皇室的青睐,被誉为蜀茶中的极品。四川产茶,历史悠久,从陆羽《茶经》可知川茶进贡品种不在少数,蒙山茶后来居上,于天宝年间至乾元元年大量入贡成为“蜀中之最”。根据山河走向,唐朝疆域分天下为10道,358州(郡)、1551县。时蜀州隶属剑南道43个州府之一,可见地域之小。而蒙顶山在唐代隶属“雅州”。可见蜀茶并不一定指的是“蒙山茶”。
按照唐朝的茶产地,陆羽《茶经》中的道名和道界,山南道大致是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蟠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郧水以西,自四川、重庆市至湖南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再按《茶经述评》中的注释细分:梁州,在今汉中包括安康、陕西西乡、镇巴、城固、汉台、洋县、勉县、宁强及商洛南部地区等整个汉水流域。后来因为山南道地域过于宽阔,为便于治理又划分出:山南东道,治所在襄阳;山南西道,治所在汉中(包括了古金州等,今安康市辖区等)。
三、散茶还是团茶
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可见,饼茶在茶类中的排名和地位并不占优。
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同样可见,在唐代,散茶与团饼并存, 散茶地位还优于团饼茶。但向皇室纳贡一般多为团茶。是不是出于便于携带和容易保存的缘故,或者团饼茶在仪式上更为正式隆重,这个原因还需要细究。
打开山南西道的汉中、安康的地方志,也有以茶为珍品,向朝廷作为土贡纳贡的史载,正如《华阳国志》所载,秦巴山区茶历朝均是贡品,不过在唐朝,更是名噪一时。据汉中市茶专家李大算所著《陕南(西乡)茶话》一书所考所载,唐朝文武百官以饮山南道茶为时尚,尤其是嗜好西乡的“月团”、“毛尖”茶为甚。其中,月团是团饼茶,毛尖是散茶。从而使山南道茶在大唐王朝空前强盛、繁荣下,声名远播,成为大唐士、庶喜爱的国饮。
萧员外给白居易寄的是什么茶?是散茶还是团饼?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白居易还有另外一首很著名的茶诗,他的别名“别茶人”,就是从其中来的。《谢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说:“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茶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绿茶十片火前春”,诗中以“十片”计数,说明诗人收到的茶是说绿茶饼,也加团饼茶。形制有方有园,规格有大有小。火前春,说明是明前早茶。火前,谓寒食节禁火之前,指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团饼茶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茶叶制成饼,并在技术上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应在中国的唐代。根据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记载,唐代制作饼茶有"采"、"蒸"、"捣"、"拍"、 "焙"、 "穿"、 "封"这样七道工序。具体的做法是:在春季的晴天十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露水未干的时候,采下茶叶,放进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 它拍(压)制成团饼,最后将饼穿起来焙干,封存。
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唐代的饼茶是一种蒸青紧压茶。它最主要的工序,实际上是蒸茶,制饼穿孔。贯串烘焙。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冲泡的具体过程就是:
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bō。
萧员外给白居易寄的是什么茶?可能是以“片”计数的蒸青饼茶,也不排除散茶的可能。“满瓯似乳”,形容茶汤的颜色和质感。“乳”,可能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bō。但对于善于用多种方式喝茶辨茶的白居易,在“春深酒渴”之后,哪有功夫和时间细细的煎一道茶呢?不若随手拿个大碗,置入散叶,沸水瀹茶。明前绿茶满披白毫,毫随汤落,茶汤似若薄乳。分茶入瓯,细细把玩,怎么看都觉得爱惜。尤其是在诗人春深酒渴之后,饮下这茶,顿觉神清气爽!不然,神清气爽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