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于丹讲茶:人在草木间(上)

时间:2017-06-22 11:14来源: 茶师在线 作者: 茶师在线浏览:
特别感谢第一届两岸茶会如此盛事,可以给我这样一个北方人,这样一个隆重的机会,能够让大家给我一种濡染和熏陶,在安溪这样一个铁观音的故乡,去感受茶香带给我们那种生命的安顿。我想,也许我作为一个北方人,谈茶的感受,谈茶对于人的滋养,对比茶乡人,会有另外一种味道。茶,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带在血液中的一种乡土。它是
普洱茶
特别感谢第一届两岸会如此盛事,可以给我这样一个北方人,这样一个隆重的机会,能够让大家给我一种濡染和熏陶,在安溪这样一个铁观音的故乡,去感受茶香带给我们那种生命的安顿。我想,也许我作为一个北方人,谈茶的感受,谈茶对于人的滋养,对比茶乡人,会有另外一种味道。茶,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带在血液中的一种乡土。它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它是一种成长的滋养,它也是我们的一种价值默契。
所以我想,来安溪,这个地方名气很大,我一直在想象,这里的人,血液中有多少成分含着茶的基因。可以说在这里,空气中都有一种淡淡的茶香,这样的一种氛围、一种感受,其实,每一个人在今天,也许我们都有一种充分的理由:向茶来致敬。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心得。首先一点,人在草木之间。茶,是中国人和四季的默契,茶,是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首先从“乡土”这个词说起,我想在这样一个极具都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说看北京、看上海、看福州,我们就从看厦门、看泉州、看安溪,我们从最近的地方这样看下来,我们会看见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来,高楼大厦成倍的增长,而我们的农耕的劳作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在转型。从十八大提出来,我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大家会看到在最近的一个阶段内,我们还会有更多新型的都市出现。但是,乡关何在呢?当一个几千年传统的农耕民族,越来越多地改变了它的劳动方式,还能不能有一种农耕民族的信仰、生活方式,保留在我们都市文明的延续之中?这在今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我们两岸同胞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我们看到中国人的那种默契,谦谦君子之间,敬一盏茶的时候,总有会心的微笑,喝茶,是使人清心养性的。我所喜欢的一位福建人林语堂先生,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世界的人,才能够喝出淡茶的香味。这句话放在今天,也许比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更加显得意味深长。因为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忙乱了,而且它还将继续忙乱下去。而我们每一个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需要冷静的头脑了,只有冷静,才能形成我们和世界的平衡。而今天淡茶的香味,犹如铁观音,铁观音的那种清澈,我们每一次在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古人说的“一片金波谁得似?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你能够从那样一种静静的、淡雅的长香里,喝出松风的涤荡,喝出丁香花那种氤氲的、丝丝入扣的濡染。如果我们的心不静,能够喝得懂铁观音吗?中国人斗茶越来越讲究价位了,中国人的饮食的口味,也被惯纵得越来越浓郁了。其实,我们疏远了清淡,是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没有了头脑冷静那样的能力,能不能够,让茶成为我们的一种训练呢?所以我说,我喜欢“茶”这个字的结构,就是“人在草木之间”。
其实我们今天越来越少有接触草木的机会了,大都市的孩子,从小的这种生活,讲一句不好听的比喻,其实和塑料大棚里的日子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二十四小时里面我们都有人工的照明,而春夏秋冬我们都会有空调的调节。我们越来越忽略春花秋月从生命里的流转,我们越来越失去山峦草木对我们的滋养,还能回得去吗?回去的这条路,不见得都回到茅屋草棚,而是在爱茶的时候,去静静体会,人是被草木之间的精华养育起来的。所以人在草木间饮一盏清茶的时候,还能够有朴素的感恩,知道人和植物、和动物一样,不过是自然儿女中的一个物种。人在饮茶的时候,还能够静下来,去品品水、去看看茶,看看一泡茶在水中舒展的前世今生。人在饮茶的时候,还知道什么是一种清净雅洁,而不求一种喧喧嚷嚷。所以人跟茶的沟通,变成了今天的一个符号,一种默契,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滋养。
 
我有时候跟我的学生讨论,因为我在大学里,见到很多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孩子,我说你们最爱喝的是什么啊?孩子信告诉我,排在第一位的是饮料,因为这些孩子一律都是举着瓶子、拿着易拉罐长大的,而父母对他们的奖励就是,家里一箱一箱地放各式各样碳酸饮料,因为他们回来的时候要喝一罐冰镇的饮料觉得解渴。我有时跟他们讲,就是现在这样的入暑盛夏,为什么喝一杯热茶,比喝冰镇的可乐要更合乎中国人的习惯。因为喝热茶的时候,人是会微微发汗的,人是会在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仪式里面,带走身体里的燥气的。而冰镇可乐咕嘟咕嘟喝下去,你有可能就把暑热给压住了,而且,就这么快地喝下去的过程。有时候我就跟他们讲,你想一想,你喝过多少防腐剂,多少不当加工里面所加上的杂质。我们干嘛不去信任一份乡土里的传承,你无非是舍不得喝茶的工夫,舍不得一泡热茶小口地吹着、慢慢地品着,让它跟你融合的那个过程。而很多学生跟我讲说:哎哟,谁有那个闲工夫啊,我反正就是为了解渴嘛,喝个可乐解渴多过瘾啊,老师,喝那个热茶要喝那么半天还不越喝越热呀!有的时候,我总在想,我们还能喝回卢仝的七碗茶吗?今天在座的两岸茶人,很多位都是我的前辈,都是大师,我在你们面前,是不敢来卖弄我对于茶的知识,我只是来表达我对茶的敬意。
我在很小的时候,读过卢仝的七碗茶,从那个时候,我心里面就真是深刻地喜欢那样一种喝茶的过程。想一想中国人这七碗茶喝出什么境界。遥望大唐,那个时候的茶事风云,卢仝在一个入暑的午后,朦胧中听见有人敲门给他送茶来。午睡刚起的时候,人是口干舌燥的,接过新茶高高兴兴地泡开,人从半梦半醒中饮下去。看看他描述的七碗茶:
“一碗喉吻润”。嗓子啊、嘴巴呀,被这一碗清茶滋润得清清爽爽。我们人人喝茶都是从这个步骤开始的,也许我们都是从口干舌燥,然后喝了茶,去品它后面的滋味。但是再往下喝,我们就喝不出他的境界了。
“二碗破孤闷”。心中的孤独啊,烦闷啊,喝茶给破解了,我们今天能够因为喝茶而破孤闷吗?我们不能做到,是因为我们把茶放做一个闲事里,我们并不觉得喝茶跟自己的性命相关,我们越是把喝茶仅仅当作解渴,它跟我们生命的关联就越来越淡远。而卢仝喝三碗茶以后的境界,真的是让人心驰神往了。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这是一个寒士的骄傲,那个时候所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不去炫耀今天我斗的茶是哪年的、哪个季的、哪个号的,我可以有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水、什么样豪奢的泡茶仪式。对于中国的寒士来讲,他的第三碗茶下去,搜肠刮肚,激活的是胸中的五千卷诗书。所以喝茶,为什么我说很中国呢?我今天看着两岸茶人,我就很感慨,两岸真正的同根同源,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诗书礼仪大中华的传统,是因为中国士人所崇尚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当年,苏东坡说:“我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只有这样的人可以做到“行藏在我”,一个人出或入,他只要有自己的诗书啊,这个人对于仓皇世道,就没有那么多的胆怯、恐慌。其实人这一辈子,当钱财、官职别人都能拿走的时候,有两种东西是别人砍了你的胳膊、砍了你的腿都拿不走的,第一种是你的信念、第二是人的学问,只要人的信念和学问还在,那么任何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有胸中五千卷的人能够被茶激活,卢仝的骄傲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所以他喝到第四碗。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今天很多人说,我怎么喝不出这个境界,我怎么喝茶就不能喝痛快了?是因为我们隔着那点诗书,我们不相信喝茶能喝得人心悦平和,所以其实平生的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我们人人在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言者无二三”。不如意是常态,我们怎么能要求天天都过得如意呢?当一个人过得过分趾高气扬的时候,那得有多少人过得更不如意啊!世界的资源都是平和的,所以喝茶是滋养一点平常心,关键是把你自己那点不如意,能够喝得发轻汗、向毛孔散吗?因为后面周教授还会给大家来讲茶道的“和、静、清、美”,其实周教授会更多地跟大家来分享关于茶的这点美德。我想我们自己真正喝茶的时候,无非是喝出来我们在茶里面的这点寄托怀抱,我们无非是喝出来茶里面能让我们把不平事散掉的那点能耐。喝到第五碗、第六碗的时候,卢仝说: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一个人越喝越轻盈了,当世界地心的引力,让我们越成长越滞重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找到和世界平衡的一个秘密?就是越喝越轻盈,肌骨清、通仙灵,谁说喝茶不能喝出通仙的境界呢?当你喝到通仙灵境界的时候,第七碗就不敢喝了。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终于腋下生清风了,所以他叫着自己名字,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也。想一想这第七碗茶啊,喝的人能够乘此清风欲归去,能够真正让自己的精神境界,重归草木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这还不是喝茶的大境界吗?
“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是庄子的一句话,庄子在《齐物论》、在《养生主》里其实都讲道:人要真的养生养到与天地万物同一的时候,就会觉得此生生也有涯,但整个的世界,如果你能够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合一,一颗心就能够磅礴万物而所向披靡,喝茶就能喝到独与天地精神共往共来。所以喝茶,它是一件小事吗?
我说人在草木之间,它给了我们一种态度,它给了我们一种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乡土,不见得是我们手里的耕作和脚下踩过的田野,乡土,有时候是我们魂牵梦萦自己去执守的一份信念而已。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面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我们站在今天再看这句话,我们的感受就更深了,费先生写《乡土中国》这本伟大作品的时候,他哪知道中国的房价会有一天飙高到如此程度,他哪知道我们脚下所有的泥土,正以疯狂速度被柏油盖满,他哪知道我们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泥土了,而更悲哀的是有很多大都市的孩子,是从空气雾霾中知道什么是灰尘的。
 
田野何在?乡关何在?如果中国人再不喝茶了,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只去喝饮料了,我们不觉得,血脉中的某种传承,有可能被斩断吗?所以在安溪,在铁观音的故乡,在这盏清茶成为人人的仪式和默契的地方,我想说,向安溪致敬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北方人,但我也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子,对安溪有一个请求,就是:为中国留住乡土。
用中国的茶,为这个民族留住乡土。这在一些茶乡还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喝茶不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而是一种态度的传承。我们今天很少有人喝出卢仝的茶的滋味了,当年人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饮卢仝七碗茶”。不需要去求仙,不需要去炼丹,好好喝茶就是养生了。而今天,当我们各式各样的补品满天飞的时候,我们宁可信任大把的胶囊,我们不再信任从早到晚的茶汤,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所以我很高兴在两岸的茶论坛上,我们能有机会来讨论这个话题,就是我们还能够在饮茶中留住乡土吗?
中国人说生活,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被人们认为雅士,风雅、门槛高。下一句呢?说得多亲切,多温暖,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本来就跟柴米油盐在一起,茶本来是百姓开门七件事,茶就应该是一个人可以静品,呼朋唤友可以闲谈,从小到大伴随一生,这样的一件事。年年岁岁,草木更新,人在草木之间接受春秋往来的涤荡,喝茶有那么矫情吗?喝茶,真正的本义是什么?开门七件事,早晨起来就想着有一泡清茶,一团和气,一天好时光在茶香里展开,我想中国的茶,就回到了我们血脉中的滋养。
所以我说,我作为一个北方女子,有如此荣幸,今天面对两岸茶人,各位领导,我今天无非想提出我的种种呼吁,因为只有安溪这个地方有这种话语权,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是快乐平和的,这个地方的茶,是源远流长的。
当人们越来越看它外在附着的时候,就越来越忽视茶的精魂血脉,它跟中国人生命的关联。所以为什么我一开始要说到卢仝的那七碗茶,因为我们今天越来越喝不到肌骨清、通仙灵的境界,更不用说腋下习习清风生,那样一种令人神往的,可以归去仙山的境界。为什么喝不了了呢?因为我们心中的浊气越来越重,所以我想说:茶,真的是一种态度。
 
中国古人说:“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烈,而樽亦不空”。多好的态度,茶呀,不求多么名贵,非得多么有名吗?不用。壶亦不燥,我的茶壶常年都不会干着,一直都在滋养着,在喝茶,也在养壶。酒不求烈,酒也一样,非得多么的浓烈芳香、多大的品牌吗?不用,樽亦不空,我眼前这盏清樽永远不空着。壶亦不燥、樽亦不空,只要人在茶酒流连中,寄托了性情,非得多么名贵吗?所以苏东坡说的好:“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也罢,酒也罢,追上的都是一段年华,有那份心思在,眼前就是好时光。怕就怕错过了眼前,将所有的当下用在对过去的怀念,用在对未来的憧憬,过去怀念中有很多的惋惜,未来憧憬中有很多的幻象,而唯独当下,连一口茶都喝不好,这是好日子吗?
所以我说,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在今天是需要重新探讨的。我们今天眼界是开了,我们今天有多少人爱葡萄酒啊,我们在斗酒这个过程中,开的都是五大名庄的酒,比的都是最好的年份,这一定是中国每个人憧憬的境界吗?我们今天的茶也在斗,我们今天也在细品各式各样的咖啡。
其实我倒想起来,茶人们都熟悉的日本的一位大艺术家----冈仓天心,写《茶之书》的冈仓,冈仓的那本书是用英文写的,其实他是用那么流利优雅的笔触,写出了他对茶的敬意。他说他看来,茶,是一种向残缺美致敬的仪式,因为它特别安静。然后他赋予茶的品格的时候,我喜欢冈仓天心,那样诗一样的说法,他说:茶,没有葡萄酒那样一种孤芳自赏,也没有coco的故作天真,他说,茶,其实就是以它自己的这种的一种清静来亲近了人。我就在想,中国人真的还能喝出自己的茶吗?都说,“茶”字在草木间,其实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法则,就是留住农耕对于四季的尊敬。
 
中国人最大的法则是什么?是我们懂得四季农时中,不可违背的节气和节令。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总是有媒体的记者问我说:“我们也过节,你们也过节,你能说说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最大的区别吗?”我说:“简而言之,你们西方的节日都是从天上下来的,我们中国的节,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我说,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天主教、基督教的信徒们,他们永恒地向父致敬,你们过的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无一不是天神垂悯人们的节日,所以你的优雅与崇高永远仰望天空;而中国的节,严格来讲,中国人过的很多节日,都是节气,我们是从大地的循环里长出来的。你说中国人过清明那么隆重,这是节日还是节气啊?一方面慎终追远,向祖宗、向先贤寄托那样一种哀思,它肯定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但另一方面,风清景明,种瓜种豆,不误农时,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大节气。只有中国人能够理解节日和节气的合一。端午节,那是一个驱邪祛病的节气啊,小孩子系上五彩的红绳,家家的门后挂上了艾草,小媳妇们都领着孩子们回娘家,为什么白娘子的传说那个时候喝了雄黄酒,是因为她要驱邪祛病啊。所以想想我们的哪个节气不跟四季农时有关?有一天,我上本科生的课,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个节吗?所有的学生齐刷刷地说:不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我说:今天是“小满”,是个节气。所有的孩子都说:“小满”是什么,老师,有“大满”吗?我说:没有“大满”。“小满”是个多可爱的形容,当我们的那种谷穗、稻穗,它慢慢开始满浆的时候,那种丰盈饱满渐渐鼓胀起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农民对于丰收的那种期盼,他的喜悦,也随着那种抽浆渐渐地饱满、丰盈起来。不务农的人,怎么能懂得小满的喜悦?那种小小的满足。没有“大满”就对了,人生哪有那么多大满的狂喜啊?人生现在就是因为太多欣喜若狂,所以有太多伤心欲绝。就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奢望过重,所以我们的失望太深。
其实有一点,中国农民在四时流转中小小的欢喜,有喝一口清茶淡淡的芬芳,那就是好时光,那是可以接地气的。所以我一直在想,就我们这一些四季的节令,能不能在喝茶中真的让我们今天都市的孩子多一点懂得呢?四时是什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看春生,“春”,原来我们写大篆的时候,上面是“草”字头,底下还有个“屯”字,象征种子破土,发芽,右下角是一个太阳,那画出来的是欢欣蓬勃的大地回春图啊。写到今天的“春”字,太阳还是在下面,很多人说“日”为什么在下面?因为中国人的大地回春,暖气、阳气的蒸腾,是从大地出来的。所以你会觉得地下复苏的时候,新枝、嫩叶都开始向天空招展致敬了。我们喝的茶,最早从绿茶那一点雀舌,到长出来的奇枪,一枝一叶的那种新鲜脆嫩,都是大地暖阳的精华,所以你会觉得沐春风而思飞扬,春天这个生长的季节,万物在向天空致敬。而中国人说:“临秋云而思浩荡”,到秋天,枝头的果实啊、谷穗啊,一切被压弯的时候,它就开始了向大地的回归。
 
所以春生夏长,夏天蓬勃,秋天要秋收了,最后到冬藏。你看中国字写得多么好:厦者、大也。这个民族大,华夏,华美丰硕的一个民族。屋子大,我们叫厦门,所以你看,外面放上一个屋子的架子,大厦就起来了。夏天,是太阳大,人的火气也大的季节,所以怎么能不用绿茶去平衡呢?到了秋天,“禾”木旁加一个“火”,今天的农民不也火烧秸秆吗?所有的庄稼收完了,草木灰还田,到了这个季节了,万物收获。而到了冬天,“冬”的上面的这个大反文,是结绳记事记到了两头,一年终了。下面的两点,是象形的两个碎冰门,当然安溪是不会体会到那种刺骨严寒的。但是你如果到了东北,听东北话有个形容词说:哎呀这天啊,嘎嘎的冷。什么叫“嘎嘎的冷”,就是那种冰门嘎嘎破碎的声音。所以当一年季节结绳记事到了头,还有碎冰门,这个时候就叫冬天。
看看中国的四季啊,你怎么敢违背它。春生夏长,人澎湃的时候,你一定要喝不发酵的茶去降燥去火。到了秋天,为什么现在各地的人都这么认铁观音、认乌龙茶呢?是因为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喝完了翻过来看它的这种青叶镶红边之美,它在半发酵的过程中含着不发酵茶的清洌,也含着发酵茶的甘醇,它的那种韵味的悠远,恰恰就平衡了中国的春夏秋冬的燥热与严寒,它让人达到这样一种温和的平衡。
所以,半发酵茶,我总觉得这里面是有哲学的,因为中国人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中和,是多好的东西啊,中和啊,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庸之道。后来我们都给歪批了,说中庸就是平庸、就是老好人、就是和稀泥。实际上按照程子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庸常不易”。就是不经常变易为“庸”,不偏倚为“中”,一个人做事要有他的中道,不偏不倚,一个人的准则,要有所不为,不经常转移,不易为庸啊。所以孟夫子当年说:什么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个人不能今天流行这个就去做这个,明天流行做那个就去跳槽做那个,人在公司也是跳槽的,家庭也是重组的,价值观也是来回变换的,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得到了吗?怎么样能够守常啊?
 
其实我总觉得我们喝铁观音,半发酵茶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极端,所以它能够中和了所有的美。而中国人往往在萧瑟严寒的天气,是喜欢喝点全发酵茶的,就说我们这里的红茶,中国人喝红茶、喝熟普洱,都是愿意在一片萧瑟的寒气中,喝那一点暖暖的琥珀红,入心暖身,所以那种生命中的温暖,是靠着茶香氤氲激活的。我一直觉得人要相信,相信是一种理由,相信是一种信仰,我们今天的人就是越来越不信这些茶了,宁可去信大把的补药。其实中国人四季平衡,一定是有它的原理的。这样跟着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有茶香相伴的话,我想我们还一直活在自己的水土里。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一代一代中国的孩子,可以不再熟悉农耕的方式,但是起码还爱一盏中国茶
有的时候,我看现在,一说喝茶,都是英式红茶,喝的都得是下午茶,加牛奶,兑茶点。有的时候,我真的是有说不出来的惆怅啊,谁能知道最早英式红茶,我们是怎么运出去的?我们谁还能知道那些最初的渊源和故事呢?谁还能够去追溯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呢?看看我们这一方乡土上,对这种茶有多么的忽略?其实说一句悲哀的话,现在中国的孩子,知道正山小种这个名字的,绝对不如知道立顿红茶的多。但这就是祖宗和孙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谁还能让大家循着茶香,触摸到祖先的骄傲。我们总说爱国啊,爱国不是一个空口号啊,今天不是所有的孩子背上都能刺着“精忠报国”,冲上战场的。我觉得一个人爱茶里面,也能够去滋养他爱国的基因吧。一个人爱喝自己祖辈的茶,用中国人的方式去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你能说这里面没有哲学吗?
 
我很喜欢铃木大拙先生写禅宗的时候,他在写禅宗的时候讲到种种关于茶的故事。茶以养德,我们今天还能认为茶可以养德吗?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写的那个“茶匠之心”的故事。一位贵族养了一位茶匠,这位大茶师泡茶之好,让他的主人没有一天能够离开他。那么主人要去京都办事,还想把这个茶人带在身边,天天喝茶。茶师说,京都很乱,到了那里,我如果遇到浪人,我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你去办事,我有危险怎么办?主人说没关系啦,你穿上武士的服装、挎把剑,不就没人招你了吗?然后茶匠如是这么打扮了,随着主人上路。到了京都,主人办事去了,这个泡茶师在外面闲散散步走过一个池塘的时候,还真的就遇上了一个浪人。这个浪人呢,很嚣张,见到他也挎着剑,说:“喂,我们俩比比武啊”。这个茶人就没办法了,很客气的踊跃他讲,对不起啊,我是个茶匠,我实在不懂武士的这些剑术。这个浪人就愈发欺负他,说你既然不是武士,你还穿武士服装,居然还佩剑,你辱没了武士的名节,所以我仍然要杀了你。这个茶匠很客气,想了想说,你有理由,那么我主人的事情没有做完,能不能容我四个小时,我一切料理之后,必定会守约回来。浪人也很守承诺,就放了他。这个茶艺师离开了浪人,直奔京都最大的武馆,看到大武师正在教人习武,他冲进去后纳头就拜,跟大武师说:我只求你教我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大武师很奇怪,来我这里的,都是求生之人,怎么会有求死的武士习武呢?这个茶人就实事求是地讲,我毫无武艺的功底,但是现在遭遇强敌,我作为一个茶人,我只是希望留住最后死亡时候的尊严而已。大武师说,哦,你是个茶师,那你怎么不给我泡一次茶呢?这个茶师一下子就感伤起来,他想这也许是我这一生最后一次泡茶了。人当作最后一次做的事,必定是特别用心的,他就取来最好的山泉水,用小火一点一点烹开,他取茶、洗茶、滤茶,一遍一遍地做好,双手捧给大武师。他这样凝聚心血泡好、奉上的茶,大武士一直看,他喝了一口,跟这个茶人说:这是我这辈子喝到最好的茶,喝了这口茶,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这个茶师当然也高兴,说你要教我什么一剑封喉的绝技吗?大武士说我什么都不教你,只给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吧”。这个茶师想着这句话,回到池塘边,看到那个嚣张的浪人,早已经在那等着他了,武士咣当一声拔出剑来,说:好,你回来了,我们开始比吧。那个茶师就开始想:用泡茶的心对待他,那是什么样的心?于是他就把心放平,从容不迫,笑笑地看定对方,礼貌谦恭,对自己说:不要着急。他双手取下自己的帽子,端端正正放在旁边,脱下自己的外套,拎着领口一折一折叠整齐,压在帽子下面。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从上到下,拿出绑带把自己的袖口、裤脚一一地绑整齐,然后整束自己的腰带。他就一直从容地、以他泡茶的那个程序来收拾自己,气定神闲看着对方。你想想,那个武士剑已经出鞘了,我们都学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就彼竭我赢了。他拎着剑,被这个茶师看着,越看心里越慌、越看越发毛,越看越不知道对手的深浅。而这个茶师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整束停当,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出其不意,咣当地拔出剑来,双手举过头顶,气势如虹,棒喝一声,他的剑就停在半空中。其实,如果让他再往下用剑,他完全就不知道要怎么用剑了,他全部的力量就凝聚在最后的棒喝声中,就是在这个时刻,他的对手,扑通就给他跪下了,他对手跟他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内功最高强的对手。
 
我们大家想一想,铃木大拙先生,讲禅宗的时候,用了这个故事。喝茶,只是清雅吗?喝茶,难道不勇敢吗?面对一个纷繁的世界,怎么样能够有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冷静的头脑,那必定要有大无畏啊!大无畏是一种担当,大无畏是干净的心胸、勇敢的人格,才能够呈现出来的。
就像福建人所熟悉的林语堂先生,在阳明山下,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我每次必去拜谒,我喜欢他的书斋,我们大家都熟悉他题写的那个斋名:“有不为斋”。他是一个有所不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学问通达博雅,行遍全球,但是他有所不为,然后才有所为。而他的有所不为又不是一种激烈的、愤世嫉俗的,拒不合作的态度,他的有不为,是幽默的,拿着他的烟斗,架着他的金丝眼镜,怀着那样一种悲天悯人的微笑,这是中国人的姿态,这样的人一看就是喝茶长大的人。所以想一想,喝茶,是件小事吗?我说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态度,我真的很希望我们能够把态度更多地传导出去,让这种态度真正成为我们血脉之中的传承。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全发酵茶 发酵的茶 半发酵茶 茶艺师 下午茶 普洱茶 中国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辨别陈年六堡茶之真伪
辨别陈年六堡茶之真伪
上班族每天必喝四杯茶
上班族每天必喝四杯茶
茶叶来源地的几个猜
茶叶来源地的几个猜
经常喝茶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经常喝茶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盘点最适合白领喝的5种茶
盘点最适合白领喝的5种茶
一个合格茶艺师应具备的礼仪修
一个合格茶艺师应具备的礼仪修
茶喝第几泡才是最好呢
茶喝第几泡才是最好呢
喝茶十大忌
喝茶十大忌
为什么大家都买普洱熟茶而喝买
为什么大家都买普洱熟茶而喝买
掌握古树普洱茶的这些分类你更
掌握古树普洱茶的这些分类你更
为什么古树茶每次泡都是不一样
为什么古树茶每次泡都是不一样
古树普洱茶加工工艺发展历程
古树普洱茶加工工艺发展历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