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对话资深茶人王德露:浅谈永露茶业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15 15:28来源:泉视界 作者:佚名浏览:
人物简介 王德露,永露佛手创始人,永露佛手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11年获得全国信用之星的荣誉称号,2013年被批准为永春佛手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应邀携永露佛手茶晋京参加国庆招待会。 今天,永春网采编周炜婷有幸采访到永露
普洱茶
人物简介
王德露,永露佛手创始人,永露佛手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11年获得“全国信用之星”的荣誉称号,2013年被批准为“永春佛手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应邀携永露佛手茶晋京参加国庆招待会。
今天,永春网采编周炜婷有幸采访到永露佛手创始人王德露,一位饱受争议却始终无悔坚守,为永春茶行业注入一股新活力的人。
天时地利人和
永春人杰地灵,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拔高度适中,气候适宜,弱酸性土壤,这些无一不在宣告着永春是个盛产佛手茶的好地方。尤其是王德露的家乡永春县苏坑镇东坑村,山高雾多露浓,茶叶嫩绿肥硕。
1973年,王德露在大队的茶叶专业队当小工,负责看青,一天获得两分工分,从此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算起来王德露应该是家族的第六代制茶人
1979年王德露办厂,秉承北宋以来民间古法制茶工艺。改革开放后,掀起一股清香型茶叶制作的热潮。王德露也曾随大流,跟风走了两年,迷失过方向。在父亲的训斥下,经过慎重思考之后,王德露更加坚定要走传承古法制茶的道路。
 
王德露回忆起以前,邻居总会拿着小碗来要些茶叶回去给肚子不舒服的人喝。经过一番探究,王德露发现原来家里保存下来的茶有药用功能,能够保护胃肠。于是,王德露在1995年重新开始制茶,并向老前辈请教做茶经验。
2005年,当时的王德露已按照古法制作出一万多斤的茶叶,因和大多数人制出的茶不同,仍是得不到认可,许多人在品茶时认为这个茶是“四不像”,甚至有人提议将这一万多斤他辛辛苦苦制出的茶叶火烧掉作为肥料,说不能因他而败坏永春的名声。除了来自社会的压力,王德露身上还顶着家庭的压力。他决定制茶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制茶事业。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备受争议,即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王德露也从未后悔过,从未停止前行。
按照王德露自己的话来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要感谢两种人,一种是对他施加压力的人,一种是不断鼓励他的人。
王德露始终不忘初心,一路披荆斩棘,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心血没有白费。2014年王德露携永露佛手参加国庆招待会就是最好的证明。
 
茶人合一的追求
王德露的一贯追求是做到“茶人合一”。所谓“茶人合一”,就是要了解茶的特征特性,年年在做就是重复做,重复做就是用心做,做出高品质的茶。王德露认为,质量最重要。质量强国,才有美好生活;以质取胜,才能保国安民。为此,王德露下了不少功夫,将传统制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摸索实践。
制出的茶要符合自然的本质,王德露提出适茶的三个方面,即自然生长,自然做法,自然储存。
自然生长,一年只采春茶一季,三季养护,不喷农药,只施农家肥。除草时要注意,各除一半,茶园内一定要有润草,相比之下虫子更喜欢停留在润草上,王德露这样解释道。
自然做法,秉承北宋以来民间古法制茶工艺,采青摇青,深度发酵,继而木炭烘焙,陶缸回露,往返数次,去杂存精。“吃饱火”是王德露自己对茶叶烘焙过程的叫法,有一套独有的做法。王德露强调焙茶一定要焙足火,让茶叶在90°左右烘焙24小时以上,烘焙过后,返缸重新发酵。茶叶经过一年的沉淀,再烘焙,半年后推出市场。
 
自然储存,茶叶不会变质,不需要把茶叶放置在冰箱里。以前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来往商贸,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国,运输时间长,也没有冰柜冰箱储存,却能够在国外销售十年八年不变质。现在的永露佛手茶和以前的茶叶一样,都是可以自然储存的。
在谈到经营茶业的理念时,王德露说,第一目标是追求卓越,盈利是其次。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因可以提神,有些人性急,不稳重,喝茶之后不宜入睡。王德露通过低温慢焙超过24个小时,返缸重新发酵的方法把茶叶里的茶多酚与咖啡因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植物酶,这样制出的茶令人心旷神怡,对于改善睡眠有很大的帮助,做事也会比较稳重。
 
王德露说,虚火之人喝清香型茶叶会产生不适,相比之下更适合黑茶类型。永露佛手茶隔夜后,有益于使轻微超标的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如果是陈年老茶功效更为显著,正所谓愈久弥香,富有收藏价值。
永露佛手的茶叶呈长条乌黑状。外观的确不如清香型茶叶,但这才真正是老祖宗制出来的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志宏说,茶叶是活的,会呼吸,揉成一团等于筋脉不通。资深茶人王德露说,茶叶本身采摘之后没有经过冲洗就直接制作,如果揉捻在一团,就会把灰尘也揉在里面,产生浊物与浊气,所以他选择回归乌龙本质,经过若干步骤处理浊尘,做到去浊存精。
 
佛手
佛手是和尚嫁接的吗?这是2014年王德露参加国宴前一晚上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王德露是这样回答的,佛手茶跟香橼是两种类型。如果真是和尚嫁接,那水仙茶应该插在水仙花上,肉桂茶要插在肉桂树上。
来源
实际上佛手是北宋年间开基祖王廿一的两个儿子长子王添义和次子王添成在东熙里(即现在的苏坑镇东坑村)看见茶叶叶面大,肥厚。于是,王添成取名为大叶茶,王添义取名为佛手茶,两人争执不下,最后由佛公(现在金阙大夫)来确定,因王添义掷得三次圣杯,遂定名为佛手茶。
 
精准的自我定位
王德露在采访中多次提到长跑精神。在长跑比赛中,夺得冠军者通常一开始处于三四名的位置,最后冲刺第一。做企业就像长跑,首先要有高起点,一鼓作气,做好做精,最终才能超越以前,得到更好的发展。王德露将长跑精神贯彻到茶企当中,对茶企和自身都有精准的定位,最终他和他的茶企就是冲刺终点线角逐冠军的有力候选人。
今后打算组织茶农进行交流,整合资源,传播技术,促进共同发展。一个人做再好也不算好,大家好才是好,将永春佛手茶发扬光大,王德露如是说。
在与王德露先生的对话中,小编发现王德露先生是一位善于发现、责任感强、目光长远的茶人。他说,“茶做不好,对不起永春,对不起这片好山好水。”
“茶品代表人品,能做好人,才能做出好茶。”—王德露
品永露佛手茶,端起茶杯,独特的雪梨香韵沁人心脾,小抿一口,回味浓长且悠远。一好茶,几克茶叶,背后凝聚着茶人探索实践的心血,倾注着茶人的全部情感。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马古道 陈年老茶 茶叶制作 咖啡因 大叶茶 普洱茶 茶多酚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人故事——究竟谁才是第一个
茶人故事——究竟谁才是第一个
茶席——世间茶人最美的舞台
茶席——世间茶人最美的舞台
学会闻茶香 做个懂茶人
学会闻茶香 做个懂茶人
制茶人为什么要留住石磨压制普
制茶人为什么要留住石磨压制普
春茶凭什么赢得茶人青睐
春茶凭什么赢得茶人青睐
茶人不可缺少的茶道器具——银
茶人不可缺少的茶道器具——银
一入老茶深似海 从此茶人是痴
一入老茶深似海 从此茶人是痴
茶人茶话之中国人与茶
茶人茶话之中国人与茶
易武——普洱茶人一生不能不到
易武——普洱茶人一生不能不到
云南春茶上市这3条上茶山路线
云南春茶上市这3条上茶山路线
茶人往事:他20年前就知道老班
茶人往事:他20年前就知道老班
每一个茶人心中都期盼着春茶的
每一个茶人心中都期盼着春茶的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