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最近小编都忙着双十一剁手,今晚就和大家分享几个茶故事,看完就睡哦~
中国人喝茶追求怡然自得的境界,注重茶之外的情调。自古以来一般黎民百姓更多追求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注重茶的物质需要,而文人雅士则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茶”,强调茶的精神需求。
千百年来,茶与历代文人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以茶为媒,书写出一个个怡然自乐、酣畅淋漓的快意人生。
壹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唐·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写到琵琶女家庭的不幸,先言其丈夫“重利轻别离”,原因何在?下一句点明去浮梁买茶已经月余。浮梁是千年古县,史料记载,唐朝时期,浮梁或经过浮梁的外销茶叶每年约700万驮,仅从税收计算,约占当时全国茶叶税收的八分之三。茶对琵琶女来说是丈夫赖以为生的工具,对白居易而言便是现实世界的某种痛点的隐喻。被贬江州的愤懑之心尚存,小人谗讥之言犹在,正是郁郁不得志之时,浮梁茶在作者心中更像是回不去的浮梁一梦,无怪乎“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贰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苏东坡的一生也是被贬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不同于白居易被贬的愤懑,苏轼是个活得自在潇洒的人,尤其在饮食方面颇有研究,被贬黄州时发明“东坡肉”,到了惠州自制“羊蝎子”,即使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竟将人人弃如敝履生蚝视为珍馐美馔。苏轼在诗中诠释了一个超然自得诗人的形象,新火新茶成为排解苦闷思乡之情的工具,茶在此时代表攫取作者及时行乐的心灵符号,故须“诗酒趁年华”。
叁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纳兰身为权臣明珠之子,身上却无官家子弟之气,对于早逝的妻子卢氏悼念之深,挥笔写下的悼亡诗,读来不禁令人动容,最著名的莫过于“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首诗中作者在某个秋日的黄昏,吹着萧瑟的秋风,看着夕阳西下追忆往事,枕边人的一颦一笑似乎还在眼前,可逼仄的现实却令作者不禁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赌书泼茶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李氏与其夫的比记忆力,“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纳兰借用李清照的爱情故事,追忆往事,凭吊亡妻,其用情至笃矣!此刻,茶是作者对于妻子深切缅怀的记忆元素,一触碰即像是撕裂开一道口子,刺痛心灵深处。
肆
——周作人《雨天的书》
如果单就文学方面来看,周作人的散文小品与其兄鲁迅先生的成就可谓不相上下。在这篇《喝茶》的文章中,作者提倡喝茶以绿茶为宗,昔时的红茶受西化影响,加糖与牛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过去中国人喝茶喜欢嗑瓜子,作者认为不可,茶点应具有“优雅的外形,相素的味道”。至于喝茶所需的环境,周氏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苦心孤诣。素净的江南瓦屋,泉水与绿茶的简单冲泡,倒入素雅的陶瓷茶具,约上三两知己,品茶闲聊,共度悠闲悠哉的时光。寥寥几笔,喝茶时素、雅、清、静的特点跃然纸上。喝茶,成为一种追求品质生活的重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