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茶圣陆羽与茶有何渊源

时间:2017-12-02 14:45来源:中国普洱网 作者:文哥浏览: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 茶 山御使,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 茶叶 专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山御使,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陆羽三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积公以《易》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陆羽在寺院里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但他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十一岁那年,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重要转折点。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其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到隐居于火门山邹夫子那里潜心攻读“经史子集”。课余常去西龙尾寻找中草药,为同学治病,一次去采撷野菊花,在半山腰一块一丈方圆大坠石旁发现一弘清泉,后请人开凿泉井。此井旱而不涸,满而不盈,清冽透亮,甘甜爽口,后人取名“陆羽泉”。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员外郎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结为忘年之交,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其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得知陆羽想致力于茶学研究的宏愿后,毅然赠予他白驴和乌封牛、文槐木书箧,助其踏访考察各地茶叶情况。为搜集第一手资料,决定远游巴山峡川,考茶品水。二十二岁时离家远游,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碾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760年),游览了湘、皖、苏、浙等十数州群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阖门着述《茶经》。 其间常身披纱巾短揭,肢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

《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陈师道为《茶经》作序:“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品茶鉴水的神奇传说。《新唐书·列传》中有《陆羽传》。

唐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经皎然荐引,陆羽拜会颜公之后,即成刺史的座上客。颜真卿看到江南人才众多,于是就发起重修《韵海镜源》的盛举,约陆羽等十数人共同编纂。陆羽接受邀请,参与编辑,趁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全部着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陆羽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茶学家,还是一个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的着作涉猎诗歌、戏剧、考古、方志、书法等诸多方面。《茶经》之外,其他着述颇丰。据《文苑英华·陆文学自传》载:“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着《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西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一卷,《占梦》三卷。”又据《咸淳临安志》载,陆羽寓居钱唐(今浙江杭州)时作《天竺灵隐二寺记》和《武林山记》。可惜这些着述传世甚少。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着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封建社会,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中国儒家学说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茶叶 茶道 茶艺 品茶 煮茶 茶经 茶区 菊花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鉴别普洱熟茶的基本特征
鉴别普洱熟茶的基本特征
普洱茶的三大美肤功效
普洱茶的三大美肤功效
普洱茶品饮之外的用途
普洱茶品饮之外的用途
普洱茶年份不同保健功效不同
普洱茶年份不同保健功效不同
辨别新茶与陈茶
辨别新茶与陈茶
怎么喝茶才能发挥最大的养生效
怎么喝茶才能发挥最大的养生效
黑茶的加工技术
黑茶的加工技术
茶是最好的胃动力助动饮料
茶是最好的胃动力助动饮料
黑茶饮用方法
黑茶饮用方法
普洱茶为什么要讲汤色呢?
普洱茶为什么要讲汤色呢?
峨眉山茶史的几个阶段
峨眉山茶史的几个阶段
夏天存茶有五防
夏天存茶有五防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