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林语堂先生的茶趣

时间:2016-03-07 11:02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说过: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林先生是闽南漳州人,受闽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 林语堂先生认为,茶与酒的功能有极相近之处,而又有所不同:因为茶需静品,而酒则需热闹。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的境地中,方能领略到茶的滋味。茶是世间纯洁的象征,是聪慧人的饮料,风雅隐士的珍品
普洱茶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说过:“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林先生是闽南漳州人,受闽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
 
林语堂先生认为,与酒的功能有极相近之处,而又有所不同:“因为需静品,而酒则需热闹。”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的境地中,方能领略到的滋味。茶是世间纯洁的象征,是聪慧人的饮料,风雅隐士的珍品。“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林语堂先生熟读《茶录》、《茶疏》和《煮泉小品》,对采茶、制茶、烹茶、饮茶等一系列工序都了然于心。对茶的贮藏和烹饮,有独到见解。
 
第一,茶叶娇嫩,茶易败坏,所以整治时,须十分清洁,须远离酒类香类一切有强味的物事,和身带这类气息的人。
 
第二,茶叶须贮藏于干燥之处,在潮湿的季节中,备用的茶叶须贮于小锡罐中,其余则另贮大罐,封固藏好,不取用时不可开启,如若发霉,则须在文火上微烤,一面用扇子轻轻挥扇,以免茶叶变黄或变黑。
 
第三,烹茶的艺术一半在于择水,山泉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水槽之水如来自堤堰,因为本属山泉,所以很可用得。
 
第四,茶的正色是青中带微黄,过浓的红茶即不能不另加牛奶、柠檬、薄荷或其他物以调和其苦味。
 
第五,好茶必有苦味,大概在饮茶半分钟后,当其化学成分和津液发生作用时,即能觉出。
 
第六,泡茶必须用刚沸之水,茶须现泡现饮,泡在中稍稍过候,即会失味。
 
第七,一切可以混杂真味的香料一概屏除,至多只可略加些桂皮,或茌茌花,以合有些爱好者的口味而已。
 
由此可见,林语堂精研茶文化,是一位“茶博士”。他在《生活的艺术》里说,每天清晨坐在明窗净几前,一面抽烟,一面饮茶,微风拂面,鼻里嗅嗅两下,胸部轩动,精神焕发,文章由口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念出,叫书记打出初稿,倒也是一种乐趣。他每天非喝茶不可,不喝茶就写不出文章。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功夫茶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熟茶的闷泡法
普洱熟茶的闷泡法
为什么说“一女不吃两家茶”?
为什么说“一女不吃两家茶”?
来一起了解侗家煮油茶
来一起了解侗家煮油茶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与百灵鸟有关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与百灵鸟有关
喝新茶先制作烤茶-布朗族烤茶
喝新茶先制作烤茶-布朗族烤茶
“端茶送客”典故的由来?
“端茶送客”典故的由来?
松溪项溪“烧茶桥”与烧茶习俗
松溪项溪“烧茶桥”与烧茶习俗
西藏茶风俗
西藏茶风俗
茶禅与茶僧史话:红尘之外有茶
茶禅与茶僧史话:红尘之外有茶
生活禅是一杯茶
生活禅是一杯茶
我国贡茶准则的构成和开展
我国贡茶准则的构成和开展
传统礼仪:敬茶只沏七分满
传统礼仪:敬茶只沏七分满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