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斑驳,时光流转
茶园的香气,浸染了内外
香叶嫩芽,慢下来的沉淀,或许是最好的修行
缱绻了思绪的山中茶色
我
我,一名叛逆、执着的90后金融男。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原本已收到投行offer的我,按照正常的轨迹,本应该进入金融圈儿,在CBD的大楼里,喝着咖啡,俯瞰京城。——这本是我一直以来所梦寐以求的。
梦想,不过一片树叶的故事
我们故乡
我的故乡在安溪感德镇,这里被称为“中国茶叶第一镇”。
我的家则是安溪铁观音传统技艺传承的世家,制茶手艺世代相传。
世代相传,一生侍茶人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大部分都与茶、与我的爷爷有关。
深刻记得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像话、不像样”。
这是他对茶叶严谨的态度,一种不将就的作风。
茶是简单的事,也是复杂的事
我的爷爷
赋予时光记忆,时间为茶停留
1991年,爷爷珍藏的自产9.5公斤优质清香铁观音,被选为国礼。在日本首相访华时,由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赠与了日本友人。爷爷自产的茶,能够成为国礼,也算是对爷爷的一种肯定吧。
夫苟精一艺,誉不争自来
如今,爷爷已年近七旬,在感德被誉为“茶圣”,也有很多荣誉——“中国首批制茶能手”,荣获多届“茶王”,“国家一级评茶师”。在常人眼里,本该安享晚年的爷爷,每天的生活依然聚焦于茶园,无时无刻不在专注于制茶的工艺中。
云雾缭绕间,自有淡然优雅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国家公务员,但在爷爷的感染下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继承了爷爷一辈子热爱的茶事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
采一树茶,调出千变万化的香
子承父业的传统,对于叛逆而有想法的我本来是抗拒的。
然而,当身处城市的我眼见铁观音从中国炙手可热的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到今天的滞销;从最纯粹自然的茶,到现在泛滥的农药超标;
从人人争抢的名茶,到如今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市场环境;
以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喝的是:星巴克的咖啡,各式碳酸饮料,还有啤酒。对传统的茶叶乃至茶文化的认识渐渐淡漠……
我才领悟到,回归山中,回到茶园,继承祖辈的传统技艺,是多么意味深长。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茶园
我们的茶园位于安溪感德中心地带:北纬30度的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内,最低海拔1040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 C,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左右。
北纬30度正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气候生态带,104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雾气多,漫射光多,温度极为适宜,使得安溪铁观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形成独特的顶级品质。
起伏的山峦,蕴藏着关于茶的故事
上好的铁观音,不仅需要适宜的土壤气候环境,更需要精湛的采制技术。爷爷一直潜心研究铁观音手工制作技艺,打磨出自己独特的纯手工制茶方法,所制作出来的茶叶芬香扑鼻、回甘带蜜。
采青,只取两叶一心
采青,要规避烈日、雨天、雾水,只取茶一心二叶,着实稀贵。
茶如人生,慢下来才是沉淀
凉青,茶青在室温下自然发酵,蕴生高香。
水与火的变幻,生与死的洗礼
摇青、炒青、揉捻、包揉,铁观音的初制才算告一段落。
栋枝、去片、筛沫、烘焙,复杂的流程也一样都不能少。
传统的铁观音制茶流程,将对温度、干湿度等的严格人为把控代代相传,似乎是与茶叶来了一场蜕变过程的对话。
看似简单的茶,散透沁人的芬芳
爷爷的茶
爷爷的茶
茶叶,条形肥壮结实
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如绸缎面
汤色,金黄清澈;
入口软滑,饱满醇厚,气韵浓长;
芬香扑鼻,回甘带蜜,韵味无穷;
茶香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茶香于花,清茶一盏也可醉人
我的梦想
我的用心,很简单。
回归山中,继承爷爷、父亲一生的心血与执着,用心去制作最好的茶,弘扬最纯粹的茶文化。将最纯粹自然、传统手工的铁观音让更多人知晓,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来自安溪的最好的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