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喝茶竟然出过灵异事件

时间:2023-08-29来源:互联网 作者:杨多杰浏览:
《论语述而》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倡导鬼神之说,但茶圣陆羽好像没管那一套。在世界最早的茶学著作《茶经》中,陆羽收集整理了不少与茶相关的灵异事件。看似清净平和的茶,原来竟曾与鬼神密不可分。《茶经七之事》搜神记条中记载: 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论语·述而》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倡导鬼神之说,但茶圣陆羽好像没管那一套。在世界最早的茶学著作《茶经》中,陆羽收集整理了不少与茶相关的“灵异事件”。看似清净平和的茶,原来竟曾与鬼神密不可分。《茶经·七之事》“搜神记”条中记载:
“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故事中的主人公夏侯恺,因病去世了。恰巧同族人苟奴具有特异功能,能够看见鬼神。他眼睁睁看见夏侯恺来取马匹,使他的妻子也生了病。事情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后来苟奴看见夏侯恺又来了,坐在生前常坐的靠西墙的大床上。这位“死鬼”头戴平顶巾,身穿单衣,向人要茶喝。
这则故事,出自晋干宝的《搜神记》。同样的“灵异事件”,在那个年代似乎还有很多。《茶经·七之事》“异苑”条中记载:
“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这次,讲的是孤儿寡母的故事。剡县陈务的妻子守寡很早,与两个儿子相依为命。这一家人有个爱好,就是饮茶。正好住处有一座古墓,所以母亲每次喝茶时都不忘了先祭祀一下它。两个儿子看不惯,觉得纯粹是浪费。不但不想用茶祭祀,反而要挖了古墓。母亲苦苦相劝,这才算作罢。当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人和她说:“我就是这个墓的主人,埋在这里已经三百多年了。你两个儿子总想毁了我的坟茔,幸亏你保护我才不至于被抛坟掘墓。平时,你还经常给我好茶喝。我虽是朽骨,但也要报恩。”天亮后,母亲在院子里挖到了十万铜钱。看样子在地下买了很久,但穿钱的绳子却又是崭新的。母亲把鬼魂托梦的事情告诉了两个儿子,他们都感到十分惭愧。自此之后,更以好茶祭祀这座坟墓了。
这则故事,出自南朝刘敬叔《异苑》。现存十卷,但已非原貌。幸亏陆羽写《茶经》时,摘录下了这篇。为我们保留下了这段《寡妇·古墓和茶》的精彩故事。除去鬼魂,还有位老太太也颇为神奇。《茶经·七之事》“广陵耆老传”条记载:
“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妪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这次,讲了一位“善良”老太太的故事。这位老人每天提着一器皿的茶,到街上去卖。门庭若市,生意很好。但奇怪的是,老太太器皿里的茶怎么也卖不完。要多少有多少,如同聚宝盆。她将赚得的钱,分送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后来,老太太被官府抓了起来。没想到当天夜里,老太太手提茶器,从监狱窗户飞了出去。
不仅如此,茶也曾与野人有过不解之缘。《茶经·七之事》“续搜神记”条记载:
“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宣城人秦精,经常到武昌山区采茶。有一天遇到了“毛人”,有一丈多高。这个疑似野人的家伙,没有伤害他。反而带着秦精下山寻找茶树,还送橘子给他吃。秦精很害怕,背着茶叶落荒而走。
这几则故事出于不同的古籍,但年代却都是两晋之间。也就是说,似乎在公元3世纪左右,是茶主题“灵异事件”高发阶段。不管是要茶的夏侯恺、报恩的古墓鬼、会飞的老太太、还是隐藏在茶山上的野人,都透露出了当时人对茶的定位与臆想。
就以《茶经·七之事》为例,进行一个简要统计与分析。其中关于灵异事件和道家思想的记载共有《搜神记》、《神异记》、《续搜神记》、《异苑》、《广陵耆老传》、《艺术传》、《宋录》等共七条 。关于道家养生的内容有居士《食忌》、华佗《食论》、陶弘景《杂录》等共三条。前后相加,《茶经·七之事》中与道家思想有关的文献记载共十条。而《茶经》中与佛家相关的记载,只有《续名僧传》一条。佛道两家文献的比例,竟为1:10。孰重孰轻,可见一斑。
 
现在“禅茶一味”四个字,可谓人尽皆知。“吃茶去”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佛教与茶,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那大致是唐宋之后事情了。佛教东汉传入中国,两晋时影响力仍不够大。在当时,茶可能更多是与道家思想结合。
日本茶道,更多继承了唐宋寺院茶。所以,其中仪轨繁复讲究颇多。而中国茶文化中,则是有“佛”、“道”两组基因并行。所以比起日本茶道,中国人喝茶更为随性自然。不见得要有茶室,简单的一方茶席也可成趣。除此之外,国人喝茶也特别重视茶与健康的关系。红茶的暖胃、普洱的化油、白茶的消炎,每种茶一定要与功效挂钩才会受到欢迎。
“道家思想”的这组基因,至今对我们的饮茶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普洱  茶树  功效  好茶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茶不洗杯是健康隐患
喝茶不洗杯是健康隐患
发烧时不宜喝茶
发烧时不宜喝茶
饭后马上喝茶容易贫血
饭后马上喝茶容易贫血
秋天喝茶 不同时段不同选择
秋天喝茶 不同时段不同选择
央视专家亲自告诉你:喝茶有多
央视专家亲自告诉你:喝茶有多
经常喝茶能防蛀牙
经常喝茶能防蛀牙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
喝茶看性格 你被说中了没
喝茶看性格 你被说中了没
喝茶而已没那么多“废话”
喝茶而已没那么多“废话”
喝茶的仪式是对生活的成全
喝茶的仪式是对生活的成全
喝茶是天时地利的人和
喝茶是天时地利的人和
梁实秋:喝茶要喝好茶
梁实秋:喝茶要喝好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