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以茶会友龙井三贤

时间:2023-09-06来源:茶都 作者:茶都浏览:
龙井三贤是指宋代辩才法师徐无象、两任杭州知府赵抃、文学家苏轼等三人,因他们与西湖龙井茶有关,故有此称。此三人在寿圣院内有过以茶会友的感人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茶都西湖龙井 辩才法师,俗名徐无象,浙江临安于潜人。少年出家,法名元净。他18岁到杭州上天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龙井三贤”是指宋代辩才法师徐无象、两任杭州知府赵抃、文学家苏轼等三人,因他们与西湖龙井茶有关,故有此称。此三人在寿圣院内有过以茶会友的感人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茶都·西湖龙井
辩才法师,俗名徐无象,浙江临安于潜人。少年出家,法名“元净”。他18岁到杭州上天竺寺,师从慈云法师。25岁时,皇恩赐紫衣,并加赐法号“辩才”,后任上天竺寺住持。北宋元丰二年,辩才从上天竺退居龙井村寿圣院(广福院),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品茗诵经,以茶学文,过着隐居生活。而龙井茶名在古代志书、诗文中,最早是以地方命名,从这个意义上说,辩才当为龙井种茶的开山祖。
 
杭州知府赵抃
北宋两任杭州知府。在元丰二年仲春离杭归田之际,出游南山宿龙井,与辩才促膝长谈。元丰甲子年,赵抃再度去龙井,看望老友辩才,在龙泓亭赋茶诗一首,辩才也有和诗。诗如下: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鬓华。珍重老师迎意厚,龙泓亭山点龙茶。辩才和诗:南极星临释子家,杳然十里祝春华。公子自称增仙籙,几度龙泓咏贡茶
 
文学家苏轼
北宋文学家两度出仕杭州,常去龙井寿圣院拜访辩才。据传在离开杭州前,苏轼再一次去拜访辩才。因二人情谊深厚,在煮茗论道间,话缘投机千句少,不觉天色已晚,于是苏轼夜宿寿圣院,次日才与辩才依依惜别。辩才也因情忘了自己所订送客不过溪的规定,送客过了归隐桥,二人还以诗相和。苏轼诗唱道:“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唯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别离忧”。日后,辩才也和诗一首:“政暇去旌旗,策杖访林邱。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云谷一临照,声光千载留。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岗头。湖山一目尽,万象掌中游。煮茗款道论,尊爵致龙优。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诗中充分表达了二位至友“煮茗道论”、“永记二老游”的难分难舍的情结。后来辩才还在老龙井旁建亭,以示纪念。后人称它为“过溪亭”,也称“二老亭”,并把辩才送苏东坡过溪经过的归隐桥,称之为“二老桥”。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  龙井茶  普洱茶  普洱  龙井  品茗  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龙井茶的知识
龙井茶的知识
龙井茶绿茶中的绝品
龙井茶绿茶中的绝品
西湖龙井妙处多
西湖龙井妙处多
龙井茶的喝法
龙井茶的喝法
西湖龙井茶炒至3万元1斤
西湖龙井茶炒至3万元1斤
四招辨别真伪西湖龙井茶
四招辨别真伪西湖龙井茶
龙井蛤蜊汤
龙井蛤蜊汤
龙井、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龙井、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西湖龙井白露茶开采
西湖龙井白露茶开采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
狮峰龙井
狮峰龙井
大佛龙井
大佛龙井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