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陕茶香高居首考究来源:苏氏兄弟是其发端

时间:2023-11-14 09:59来源: 茶贵人 作者: 茶贵人浏览:
【题洋州三十景:茶蘼洞】 苏 轼 长忆故山寒食夜, 野茶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 且折霜瘃浸玉醅。 苏轼有过在陕西工作的经历,大约是宋嘉佑五年到治平二年间(10601066)出任凤翔府判官之职。这是苏轼的第一份官职,他踌躇满志,积极向上。苏轼在任职期间有山南
普洱茶
【题洋州三十景:蘼洞】
苏  轼
长忆故山寒食夜,
野茶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
且折霜瘃浸玉醅。
苏轼有过在陕西工作的经历,大约是宋嘉佑五年到治平二年间(1060——1066)出任凤翔府判官之职。这是苏轼的第一份官职,他踌躇满志,积极向上。苏轼在任职期间有山南之游,并写下这首题咏洋州茶蘼洞的诗作。古洋州含今西乡县等地。三十景包括冰池、书轩、披锦寺、横湖、望云楼、茶蘼洞等。古洋州茶蘼洞在今西乡境内,名太白洞,位于县城东茶镇境内。峭壁之上三洞并列。洞外原有两层十多间的太白庙,可容百余游人食宿。历代文人墨客于品茗对弈之余,在壁间留下不少题咏。“寒食夜”指寒食节的夜晚。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寒食节禁生火做饭但不禁止饮茶。洋州气候温暖,清明节前已可采摘明前茶。苏东坡的茶山之夜焉能不饮茶?何况山茶“暗香”浮动,爱茶的苏东坡是不会错过机会的,他不仅饮了洋州的茶,还茶助诗兴,写了这首洋州“茶蘼洞”诗。“野茶”一说,非指原始野生茶树,而是山民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不精心植茶,却仗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任茶树飞籽成林,自由生长。这种落后的植茶方式至今仍然存在。
【洋州三十景:茶蘼洞】
苏  辙
猗猗翠蔓长,蔼蔼繁香足。
绮席堕残英,芳樽清余馥。
天香分外清,玉色无奈白。
谁向瑶池游,依稀太真宅。
  
苏辙曾任职洋州(下辖兴道、真符、西乡三县),对山南茶区有些了解。其《栾城集》云:“洋州、金州人户以种茶为生。”。
这首诗极写洋州山南茶的优秀品质,其香味既“繁”且“足”,意思是说产于洋州的山南茶香味浓郁醇厚。“芳樽清余馥”,这里的 “樽”不是酒具,而指茶器,喝了山南茶后馨香馥郁,令人心旷神怡。饮此茶如游瑶池,畅饮琼浆玉液。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诗人苏辙的潜意识里,饮此茶如同一亲唐玄宗的贵妃娘娘杨太真的芳泽,茶汤是“天香”、“玉色”,杨太真是“国色天香”。洋州是生态指示鸟的栖息地,在如此好的生态环境里长出的茶叶,其品质还能不优秀!苏澈在其诗集《栾城集》中记载,洋州,金州市,今天汉中市洋县,安康紫阳县一带,老百姓大多数依靠种植茶业为生,饮茶之风气盛行,在宋代时事以“斗茶”为生活娱乐,视为珍品。在安康市旬阳县曾出土两件宋代茶具,名叫黑釉油滴茶盏,通体黑釉加了兔毫、油滴的装饰。 黑釉油滴茶盏系1981年棕溪古墓出土。共二件。一件撇口,小底,圈中极浅,胎色灰白,口沿呈铁红色,黑釉,施釉不及底。通体垂釉积聚,器表内外遍布银灰色的圆点结晶,形同油滴,光亮润泽。口径14厘米、足径4.2厘米、高5.8厘米。另一件形制与上件大体一致,唯口沿铁红色略深,沿下泛嫩绿色。口径13厘米、足径3.9厘米、高5.5厘米。二件均为宋代所制。宋代盛行斗茶之风,汤色白,故喜欢选用黑色茶盏以衬托汤色,便于评判胜负。由此可见,饮茶自然已成为宋代山南人的普遍嗜好,有闲阶级且以斗茶为乐。
文同(1018—1079),字与可,与苏轼为表兄弟,交谊深厚,常相唱和。文同任职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别人都觉得那里是穷乡僻壤,但文同却十分惬意于此地,因为这里满山满谷都是竹林。“望云楼”是文同在居宅内的修建的一座高楼,《望云楼》诗写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
【望云楼】
文同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这首诗写登楼所见的壮景。诗人用用画笔写诗,意境更加开阔,景物别出情趣,是画,而又情出自然。四句诗都有"楼"字,而"满楼云一色",就成了"楼"外之"楼"了,既将诗意点透,也添加了平淡诗风中的浓味。
读苏氏兄弟这三首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真乃青年才俊,不啻玉树临风。时人并不重视这两首诗,在苏轼的个人研究中它也不占主要地位。苏轼出任凤翔府判官的职务时,还没有“东坡先生”的雅号,也没有三起三落的历练,更不要说上可陪玉帝下可陪乞儿的洞察,诗句的风格也不象“横看成岭侧成峰”、“也无阴雨也无晴”般充满禅思和哲理。
 
但苏氏兄弟早期这清新的格调却准确的呈现了陕南明前绿茶形象。香高味浓形美耐泡富含锌硒营养保健,这是形容陕南绿茶优秀品质的16个字,“香高”居第一。考究其来源,苏氏兄弟这两首茶诗是其发端。苏轼的“野茶蘼发暗香来”,苏辙的“蔼蔼繁香足”、“芳樽清余馥”、“天香分外清”都描述的是唐宋山南茶的香气馥郁。至和二年,苏轼苏辙随父苏洵出川,这一年苏轼年方二十,苏氏兄弟从四川眉山而来,自然是受茶熏染过的。在山南茶区品茶为何只写到了“香”而不是其他,这应该是大有原因的。山南茶区居于中国产茶区的北缘,温度低茶芽生长期长萌发慢,营养成份积攒的更足一些,所以香气更为馥郁。即使今天的茶友比较川茶和陕茶的异同,也习惯用“川茶早而陕茶香”的评价。1000年前,关于陕南绿茶的品鉴,远在北宋时期的苏氏两兄弟就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今天我们努力科普陕茶的优势,要是不细读这两首诗实在是汗颜啊!
六大茶类中,绿茶的全年消费量,是其他茶类总和的两倍以上。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爱用玻璃杯泡绿茶,不夺味,散热快,还能欣赏茶舞。茶艺教科书也推荐用玻璃杯冲泡绿茶。之前我也爱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对盖碗泡绿茶很不屑,但这些年通过自己的亲身使用,玻璃盖碗泡绿茶,确实是不二的选择,尤其对于“香高味浓”的陕茶。
绿茶喝的就是鲜爽,甘甜,醇和。其他回甘生津,耐泡等等从来就不是绿茶的卖点。好的绿茶,香气必须高扬,纯粹,无论豆香,栗香,抑或传说中的兰香,你必须纯,不能杂,不能似是而非。平常人们泡绿茶都是杯泡,闻到的茶香是只是水香,即使如教科书所言1/3水量润茶,香气比起盖碗第一泡的湿茶来,也要差几个量级了。
 
冲泡陕南明前茶,取大号玻璃盖碗,开水温杯,投干茶,闻香。此时香气优雅坚实,多呈现以花香。花果香这是高级绿茶才有的表现,正好可以判断手中的茶。如果是明前绿茶,此泡应当汤色发白,多为明前茶独有的白毫所致。茶汤滋味尤其甘甜,因细嫩绿茶富含的氨基酸所致。 闻湿茶香,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步。干茶经开水激发,稍为舒展,但又没完全泡透,此时香气最为充沛,多表现为栗香或豆香。深吸一口,醍醐灌顶,不亚于纯自然香薰。一般讲绿茶的栗香和豆香多出于工艺,但就我的思考而言,工艺只是放大镜,最最本质是茶叶从土壤中带来的芳香羟基化合物的含量。在这一点上,陕茶因为优异的生态环境更有极佳表现。玻璃盖碗并不影响绿茶观形赏色,而且因为杯身宽阔,茶叶在水中更容易运动,不用像有人把泡着绿茶的玻璃杯举起来迎着阳光看看侧侧杯身转转摇摇,盖碗注水时水流就会带动茶叶产生多姿多态的曼妙起舞。沿杯壁入水,茶叶被顺时针,抑或逆时针搅动,正好赏形观色。快进快出,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延长冲泡时间。此泡,白汤减淡,绿色印染,此所谓黄中带绿,茶汤尤其鲜爽。一滤一泡之间,可以交替闻湿香,品水香。此时正好评定茶叶优劣,真正的明前好茶香气很坚实,耐闻。盖碗泡按杯子容量和投茶量各异,一般4g的单泡装可出正常茶汤6泡左右,其实是延长了绿茶的冲泡寿命,而且茶汤质量基本均衡。直到有一泡,只闻到香草味了,这茶就泡彻底了,茶底就该倒了。就陕南地区的22个县区而言,每个地方的茶叶都有差异,不亚于普洱的山头主义。
如果用玻璃杯冲泡明前绿茶,投茶量要少很多,大概1g左右的量,或者十余个芽头就足够了。这个时候即使茶汤冷置,香气甜度都很饱满,没有任何苦涩感。一杯喝完,茶底就可以弃掉了。而且这种“单杯”模式更适合于人体吸收。传统的绿茶玻璃杯泡法要水过三道,一个人半小时内喝掉800ml左右的水,对普通人而言摄入的水量就有点多了。
我个人特别喜欢苏辙的“天香分外清,玉色无奈白。”苏辙用杨贵妃的妆容形容茶汤,说饮此茶如同一亲唐玄宗的贵妃娘娘杨太真的芳泽,实在是惊天动地脑洞大开的比喻啊。什么茶能国色天香呢?我第一个对接起来的就是金牛早,细细琢磨,简直是神斧鬼工天作之合。
 
“金牛早”是陕西明前绿茶的知名品牌,产地宁强。今年气温回升快,陕南茶产区基本都已经在3月下旬开始采制新茶,宁强金牛早就是陕南明前茶的头一支。有幸的是,我也在第一时间喝到了它。金牛早和仙毫的区别很大。仙毫是扁平形绿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而金牛早是螺旋形茶,如碧螺春,茶芽饱满、卷曲劲挺、白毫显著、嫩绿紧致。倒85-90度开水少许,让茶叶浸润泡,然后顺杯壁高冲低倒,一杯充满浓郁栗香、淡淡黄绿的茶汤便呈现出来。
金牛早最突出的是一个“鲜”字。端起茶杯来看,曼舞的叶芽并不像西湖龙井汉中仙毫般的旗枪招展、交错相映,而是紧紧地沉于杯底,沉稳、低调。轻嗅一下,栗香鱼贯入鼻,细密紧实,小啜一口,嫩鲜盈口,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别有滋味。“落水沉”是金牛早区别于其他陕西明前春茶的主要特征。杀青后茶叶经手工揉捻,茶汁渗出,破坏了细胞壁,所以浸出率高,出汤快,茶味足。单从茶形看金牛早并不华丽,而口感却别有洞天,这是因为它明前特质和工艺所决定的。这几年,太多的名流雅士喝过金牛早了,没有一例差评!有些爽快的茶友还会直接讲:“金牛早重新定义了我对陕茶(绿茶)的印象!”我觉得评价很到位。
作家知砚是我的好友,她特别青睐金牛早,她写了一篇美丽的文字《金牛早的安然》。“安然”这个词怎么解读,且读下文:
每天早晨,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沏上一杯茶,一天的澄明从这杯温润的金牛早开始。工作繁忙,脑子不停在多件事情上来回切换,身心俱疲。这时,一杯清甜的金牛早就能轻易让我满血复活。
 
金牛早产于汉中宁强,为陕南明前茶的先行者。选用1芽1叶精制而成,茶芽饱满、卷曲劲挺、白毫显著、嫩绿紧致。每天早上进办公室,第一件事便是泡茶了。取1克左右明前金牛早,丢进玻璃杯,耐心等待沸腾滚烫的开水温度降到85度,倒入少许,轻转茶杯,看茶叶慢慢浸润,慢慢苏醒,慢慢释放生命的能量。然后,顺着杯壁慢慢注入开水,浓郁的栗香便扑鼻而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栗香沁人心脾。
看初展的鲜嫩茶叶在这袅袅的香雾慢慢舒展,似乎在说,即便经受生活巨大的冲击,又能奈我何?是呀,你看,高高的玻璃杯里,细小的叶芽虽身子曼妙,却不似龙井那样花枝招展,而是紧紧地沉在杯底,如它的名字般沉稳,同它的韵味般低调。
再茶汤,微绿莹亮。不知这样幼细柔弱的茶芽,这样清雅鲜香的茶水中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能量?我已急不可耐,想要去探寻,去感受,去体味。将玻璃杯送至唇边,小啜一口,清幽,温润,唇齿留香。随着一杯温热的金牛早咽下,身体由内而外被温暖唤醒,每个毛孔都舒展张开,脸颊上也落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开始一天的工作吧!是啊,“一口金牛早。新春随时到。”每喝一口,春天的生机勃勃就在心底多生发一层。
明前茶只所以金贵,是因为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蛰伏和孕育,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初春时节,气温较低,茶树生长十分缓慢,因此,明前茶大多发芽很多、密实、厚壮,又十分鲜嫩;更因这一时期的茶叶无污染、且内含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等等。
然而,茶叶再金贵,都抵不住她朴素的性格。与我,金牛早永远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春天里,热水冲泡,喝她的鲜甜,喝她的温润;夏季冷泡,消暑又提神。冰泡茶在味道上比热水泡的茶更为鲜爽清甜,连未满五岁的小女都爱上了她的味道。
 
最近天气炎热,每天早起一杯温热的金牛早,唤醒一天的精气神之后,就开始精心准备好几杯冰泡茶,作为家人消暑解热的佳品。先准备5克左右金牛早,放在玻璃瓶中,从冰箱里拿出事先用纯净水冻好的冰块,用冰块压住茶叶,冰块慢慢融化后茶味也就深深浸在冰水中。凑近杯缘,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一种含蓄内敛的幽香沁人心脾。轻轻抿一口,清澈、甘甜、幽香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深入肺腑。一瞬间,就好像已经置身与绿意盈盈又生机勃勃的茶园,就好像看见茶树上鹅黄的新芽正争先恐后与晶莹的露珠在跳舞呢。
之所以愈发喜茶,不仅仅因为味道,更是从茶里学会了很多。事缓则圆。喝茶也一样。热水泡茶,等待水温下降的过程,就是调整心绪,梳理自己的过程。遇到每一件事情,都不要着急动作,观察、梳理,调动资源精心培育,轻轻发酵,在这个过程中,与我们所面对的事情一起成长,一起强大。
冷水冰泡茶,等待冰块融化的过程,就是感受生活中每一个不顺心从有到无、从郁闷到愉快的过程。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收获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是从容和大度的性格培养和优雅气质的沉底。
绿茶看似清淡实则浓郁。一泡过去,味道已经渐淡,杯缘却依然留有隐约的鲜香,如同春日清晨晶莹的露珠。这时,就能深刻感受到有一种深藏在茶叶内的能量在慢慢释放出来,缓慢,幽远,安然。这其实与大多数人的人生并无差别。
多数人生活看似寡淡如水,自己却感觉实在酣畅。年轻时用力生活,热烈,浓郁,肆意汪洋;经过多少次摸打滚爬和对人生的沉淀,学会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有了空谷幽兰般的娴雅,有了金牛早一样的清幽,让人着迷。这时的状态,看似寡淡,实则是灵魂得到真正的释放后,心灵深处的舒适和自由。
我喜欢这样有金牛早陪伴的日子,安静,淡然。我想,我正在享受这样的安然。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西湖龙井 六大茶类 茶汤滋味 碧螺春 氨基酸 野生茶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让茶香弥漫在悠闲的欢笑中
让茶香弥漫在悠闲的欢笑中
清真寺里那淡淡的茶香
清真寺里那淡淡的茶香
浅谈采摘时期对茶香气及理化品
浅谈采摘时期对茶香气及理化品
探究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
探究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
香港仓陈年茶的独到之处是具有
香港仓陈年茶的独到之处是具有
穿过岁月的茶香
穿过岁月的茶香
品味茶香,韵味悠长
品味茶香,韵味悠长
淡淡茶香
淡淡茶香
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茶香扑面而
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茶香扑面而
故纸堆里的云南普洱茶香
故纸堆里的云南普洱茶香
茶香飘渺,渐入“空”的境界
茶香飘渺,渐入“空”的境界
爱上了淡淡的茶香
爱上了淡淡的茶香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