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汪洋副总理:放心品饮普洱茶

时间:2023-11-29来源:普洱世界(puershijie)综合自环 作者:佚名浏览:
谣言是无法击垮一个行业的,除非这个行业本身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一 莫言在喝普洱茶
谣言是无法击垮一个行业的,除非这个行业本身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相比较十多年前,现在的普洱茶健康的很,无论是从产品品质、质量、卫生状况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总有人觉得这个市场乱的很,那你是没见过以前是如何的乱,那才是真正的乱!如果击不垮这个行业的话,此类型的造谣不失为一次绝佳的宣传契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细细品味着普洱茶
2005年的猪圈普洱事件是普洱茶经历的第一个谣言,2005年7月28日,《信息日报》爆出消息称,“记者在广东省四会市调查看到,市面上卖的大多数‘古董’普洱茶都是在阴暗潮湿的肮脏环境里发酵‘速成’的。
防空洞、臭水沟,甚至猪圈都成了普洱茶发撒酵‘做旧’的‘宝地’。据悉,30年以上封存的普洱茶才算‘古董’,喝一包少一包。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卖个好价钱,就采取这种‘速成做旧’方法。”
这是普洱茶遭遇的第一次危机,影响非常恶劣,市场恐慌蔓延,芳村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一些商铺企业抱团抵制普洱茶,政府不得不出面亲自调查,后经查实是一则假消息,背后利益集团作祟。
此后负面影响退去,普洱茶迅速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创造了2006-2007年全民普洱茶时代。
2012年所谓的人体工程学教授李建军发布不实消息,传播普洱茶致癌的话题,但其一无临床结论和数据支持,二者引用了偏颇的数据。
和方舟子引用的广州疾控中心的案例一样,以湿仓茶论证普洱茶致癌,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负面效应,而后普洱茶迎来了2013-2014年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方舟子的普洱茶致癌说将会是普洱茶发展的第三个机遇!
谣言有坏处不假,但要清楚,当你有足够的底气应该它时,谣言的传播也会给与你自证、澄清、宣传推广的机会!
 
二 云南农大研究团队用数据说话
云南农业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以翔实的科学实验数据证实,普洱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系植物多酚的干扰,造成检测结果出现严重失实!
2017年9月19日,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在学校至诚楼424会议室组织召开“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报告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介绍说,“近期围绕‘喝普洱茶致癌’的争论,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场有关学术、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讨论,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数据说话。”
“有关争论在网络上讨论的第三天,我们就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对黄曲霉毒素相关检测方法是否适于茶叶(包括普洱茶)检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验证,并请第三方机构检测,取得了相关数据和结论。
报告会上,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宣军教授作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方法研究与验证”,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龚加顺教授作了“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与验证——建议加快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盛军教授作了“云南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2007—2017)”报告,从多角度介绍了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情况。
据了解,国内外期刊刊登的论文有关黄曲霉毒素最先进可靠的检测方法有三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和液质串联法(LC-MS/MS),最准确的方法是“液质串联法”。
 
现已证实,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严重干扰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检测茶叶(包括普洱茶)黄曲霉毒素误检出率100%。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论文以及近期媒体报道的所有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样品都是使用这两种方法。最准确的“液质串联法”检测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结果都是未检出。
2017年9月16日,研究团队会同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法人依托单位)进行检测,用“液质串联法”检测云南产地的普洱茶样品10份,证实:普洱茶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有趣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新鲜茶叶、石榴皮、苹果皮进行检测,发现均检测出黄曲霉素。
“为什么新鲜茶叶、石榴皮、苹果皮等都检测出高浓度的黄曲霉素呢?”王宣军教授说,“茶叶、苹果、石榴以及葡萄中的茶多酚、苹果多酚、石榴多酚及葡萄多酚都是一类相同性质的植物多酚,这些植物多酚都容易在检测黄曲霉毒素时干扰检测结果,从而形成‘假阳性’”。茶叶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0-35%,所以用普通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并不适合。
2017年6月23日,国家公布了最新版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不适于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SN/T 3263-2012)适用于茶叶,可供采用,但已经发表的论文均未采用此法。
最准确的“液质串联法”技术要求高、成本高、检测时间长(准备时间1-2天),检测一个样品需要2400—3600元,高效液相法(HPLC)需要400-500元,而普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只需要40—50元。云农研究团队已开发出去除茶多酚和茶色素干扰的“改良型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度高,适合检测所有茶叶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成本是“液质串联法”的二十分之一!
下一阶段,云农研究团队将联合省内外相关检测机构,利用最新研究开发的技术方法,检测1万份全国普洱茶样品,逐步建立云南普洱茶的质量安全大数据。同时,建议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建立茶叶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继续加强对普洱茶的研究。
在记者提问环节,盛军教授回答了新华网、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网、昆明日报、春城晚报等媒体记者关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普洱茶贮藏应注意事项,普洱茶免疫研究,普洱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三 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必会带来眼球效应,传谣的会被关注,但辟谣的同样也处在了镁光灯之下,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在二者不断的过招和辩论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不仅可以享受一场撕逼盛宴。
同时也会极大提高他们了解普洱茶的兴趣,最起码他知道了普洱茶这个东西,以后遇到了可以对号入座,这一切是入门、购买、消费甚至精通普洱茶的开始。
扩大受众和消费人群,太过平淡是激不起涟漪的,谣言的快速传播性虽然会让一些吃瓜的深信不疑。
但是对于长期浸淫互联网的年轻一代来说,这种单方面的消息他们多半是不会全盘接受的,这是由中国混乱的互联网环境决定的。
他们在将信将疑的状态下会去小心求证,大胆尝试,只要他们走出了这一步,谣言会不攻自破,当你有了对普洱茶初步的了解时,爱上普洱茶的概率就会提升不少。
方舟子的普洱茶致癌说一出,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今日头条、微博、知乎对普洱茶讨论的热度大增。
可喜的是对于方舟子的科普,大部分人持有深深怀疑的态度,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新一代网民理性的很,这不仅仅是基于方舟子以往虚伪、低劣的人品,更是因为80、90这一代人独立的思考能力所致。
方舟子觉得自己营销成功了,博位出名了,同时也把普洱茶也带热了,从一点来看,我们乐观其成。
普洱茶具备强大的自信和底气的时候,对于泼脏水这种事可以完全不屑一顾,甚至还可以回屌一句:你二的很有个性吗!
2017年7月20日下午,云南省农业厅王敏正厅长,邀请汪洋副总理喝了一杯普洱茶,总理放心的一饮而尽!茶为国饮,普洱茶的健康属性是不容置疑的科学与历史事实。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绝对的自信面前,普洱茶人根本就没有把方舟子的论点进行过讨论,而是更高标准和要求的做好自己的茶,让大自然的馈赠变成世界的礼物,回馈给了每一个热爱健康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致癌  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发酵  深加工  普洱茶  茶多酚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错误收藏方法大揭秘
普洱茶错误收藏方法大揭秘
普洱茶的减肥原理是什么?
普洱茶的减肥原理是什么?
只可意会的普洱茶回甘与生津
只可意会的普洱茶回甘与生津
品谈老普洱茶
品谈老普洱茶
普洱茶市场的大起大落
普洱茶市场的大起大落
带你洞悉100元和1000元普洱茶
带你洞悉100元和1000元普洱茶
都是普洱茶你分得清生茶和熟茶
都是普洱茶你分得清生茶和熟茶
普洱茶的现状
普洱茶的现状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
云南普洱茶集团品牌革新发布暨
云南普洱茶集团品牌革新发布暨
普洱茶发酵阶段的特点
普洱茶发酵阶段的特点
西双版纳州普洱茶报价
西双版纳州普洱茶报价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