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当书法遇上茶

时间:2014-09-12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蔡襄(1012-1067),字君谟, 福建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而《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 《茶录》问世后,抄本,拓本很多。见诸记载的有: 宋蔡襄书《茶录》帖并序小楷。在沪见孙伯渊藏本,后有吴荣光跋,宋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蔡襄(1012-1067),字君谟, 福建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而《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
   《茶录》问世后,抄本,拓本很多。见诸记载的有:
   “宋蔡襄书《茶录》帖并序……小楷。在沪见孙伯渊藏本,后有吴荣光跋,宋拓本,摹勒甚精,拓墨稍淡。 此拓本现或藏上海博物馆”。(《善本碑帖录》)
   “宋蔡襄《茶录》一卷。素笺乌丝栏本,楷书,今上下篇,前后俱有自序,款识云: 治平元年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引首有李东阳篆书‘君谟茶录’四大字,……后附文征明隶书《龙茶录考》,有文彭、久震孟二跋”。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也藏有一卷《楷书蔡襄茶录》,规格为高34.5厘米,长128厘米纸本,无款。
   其他还有《绢本茶录》。《绢本茶录》原件已轶。在明代宋珏《古香斋宝藏蔡帖》的《茶录》刻本,就是按绢本茶录刻的,其中或见其端倪。
 
   蔡襄《精茶贴》
   《精茶帖》也称《暑热帖》、《致公谨帖》,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帖亦入刻《三希堂法帖》其文曰: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
 
   《啜茶帖》 北宋苏轼
   纸本纵23.4厘米,横18.1厘米故宫博物院收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
   《啜茶帖》,也称《致道源帖》,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写给道源的一则便札,22字,纵分4行。《墨缘汇观》、《三希堂法帖》著录。其书用墨丰赡而骨力洞达,所谓“无意于嘉而嘉”于此可见一斑。
 
   《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北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元年(1064)举进士。宋代著名书法家,“宋四家” 之一。
   该作是其所书自作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八月书写。其诗曰: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压声喧万壑雷。
   风炉小鼎不须摧,鱼眼常随蟹眼来。
   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干雷。
   乳粥琼糜泛满杯,色香味触映根来。
   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收藏  团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壶泡饮法
茶壶泡饮法
一秒钟看懂你藏的普洱茶到底好
一秒钟看懂你藏的普洱茶到底好
沏日本大麦茶
沏日本大麦茶
吃茶的历史阶段发展
吃茶的历史阶段发展
抹茶和绿茶粉的差别
抹茶和绿茶粉的差别
茶席基本规范略讲
茶席基本规范略讲
老人饮茶要淡一点好
老人饮茶要淡一点好
喝茶有诸多好处
喝茶有诸多好处
唐宫乐图的茶具酒具解读
唐宫乐图的茶具酒具解读
品饮乌龙茶须具备的条件
品饮乌龙茶须具备的条件
不同的季节饮用不同的茶叶
不同的季节饮用不同的茶叶
香韵在茶外茶道魅力的吉光片羽
香韵在茶外茶道魅力的吉光片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