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普洱茶价格逐年攀升,中期茶行情愈演愈烈成新贵!
时间:2018-08-20来源:普洱藏家 作者:普洱藏家浏览:
次
陈年普洱茶价格逐年攀升,中期茶行情愈演愈烈成新贵!
1990年代前后的
普洱茶没有受到市场注意是很正常的,因为市场上的
普洱茶价格低廉,较少
茶商有兴趣研究整个
普洱茶的系统,加上有关
普洱茶的信息并不流通,相关茶书也只有寥寥数本,更没有网络论坛可以与资深
收藏家交流,致使消费者对
普洱茶的认识不深。
旧时候在香港市场,多半只是一些愿意花钱购买好质量的
收藏家、品鉴家会注意上
普洱茶。
不过,话分两头,相对现在来说,当时想要学习品饮
普洱茶并不困难,因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买到各式各种的茶饼作样本,然后把它们组织好及排列起来,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年代
普洱茶饼,例如
印级茶、
七子饼茶和新出产青
饼茶等茶饼之间的差异与变化。
1990年代时期,不少已有一定年份的
普洱茶并不昂贵,当年不少港澳台的
普洱茶爱好者都可以轻轻松松负担的来。有把旧茶存下来自用的消费者,今天不少已是资深的
收藏家,喜欢就可以喝到
好茶。
也许,是因为新手们误解了“泡沫”一词,以为举凡
价格不合理地飙涨的,就可以冠上“泡沫”一词,例如:科网热泡沫、信贷泡沫等等。说得浅白一点,“泡沫”一词是指资产
价格超过其本身价值的现象,只因短期持有者坚信可用更高的
价格出售。
显然,2007年新茶的行情是“泡沫”的,因为新茶年年有,茶质又尚待陈化,那有据理支持这么高的
价格呢?
可是“
陈年普洱茶”并不一样。虽然,新茶与
老茶同样是
茶商品,是给消费者泡来
品茗的,但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
老茶可以现喝,而新茶多半只是
收藏着,静待其陈化。
结果在
普洱茶爱好者人数有增无减的情况下,“
陈年普洱茶”是供不应求的。那么,其
价格又哪有空间可以掉下来呢。
况且
普洱茶很特别,是一种讲究“陈化”的商品,当其口感越来越好的时候,为了可以当下品尝,不用再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
虽然高价
普洱茶只是繁荣社会上的奢侈品而不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少喝甚至不喝也没有关系,但“
陈年普洱茶”的独有口感,与其所带来的
品茗乐趣,是其他茶品无可比拟的。
加上品饮“
陈年普洱茶”是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乐趣,耐人寻味,所以基本上是难以找到了百分之百的代替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红印圆茶”的
价格也就不会一升再升。
事实上,怀念“
陈年普洱茶”以往的低价,对今天的初学者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今天的
陈年普洱茶并不像10多年前那么便宜,而
普洱新茶却还没陈化完成,不算好喝。
那么,建议茶友选择
中期茶。一般而言,“中期
普洱茶”泛1996~2007年间的茶品,这一时期也是纯料
大树茶兴起的一个小高潮。
相对于新制的新茶来说,中期
普洱茶已有一定年份的陈化,具备较好的适口度,同时,其
价格又不似
普洱老茶一样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可以说
中期茶的
价格能被大多数茶友接受。
回望1996~2007这十年间,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淘洗,中期
普洱茶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真正的精品,如福今大白菜
班章系列、
勐海茶厂绿大树系列、中吉号纯
麻黑系列、昌泰2001~2003年间的七子饼,等等。
中期
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了
普洱茶界的主力,当然目前它仍无法撼动
普洱老茶的元老地位。但
中期茶是一位处于过渡期的大龄青年,假以时日,必有经典!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