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仅市级以上的茶博会全年就有近百场,这还不包括一些地方举办的小型展会,平均下来,每三四天就有一场。
知乎上也有人提问:茶博会有用吗?
有人回答道:随着市场的不景气和经济的发展,还有电商和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茶博会一年比一年差,厂家不愿意参展,经销商也无需从茶博会获取,消费者更是在茶博会上买不了多少钱。都是在建议别参加,去了也是竹篮打水。还不如省下钱回馈客户。
网友说:这几年的茶博会已经让茶企苦不堪言。
参展投入与产出能否成正比?这也是一大问题。络绎不绝的参加各种展会,每一次参展,企业不光要带去最能展示企业品牌特色的产品,还要派出必要的现场销售人员和招商人员,单从工作人员的吃、住、行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加上高昂的参展费,真是大投入。
若是企业通过参展,现场销售和订单销售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话,企业参加茶博会的投入和产出就很难成正比。
参加茶博会真的有卵用吗?(这几年,好多茶企已经苦不堪言了)
1、过度宣传,偏离了茶的本质
一些地方性的茶博会,抱着推广本地茶叶和开辟市场的目的。过分宣传茶叶的保健功能,如茶叶包治百病,雪水泡茶,还有一些以哗众取宠,以劲歌热舞来吸引观众,比谁的音响大,谁的服装更艳丽。这些宣传方式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偏离了茶的本质。
2、本末倒置
3、滥用的“国际化”
有人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国际”一词被滥用。茶博会上,邀请几个外籍华人来参展,或者请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汉文化圈的国家的人来表演茶艺,又或者就邀请几个外国驻华领事馆的人讲讲话,就算“国际”。
4.真假大师,傻傻分不清
5、专业茶托
本来是想乘此机会,屯点好茶,一不小心,进了茶托圈套,去到一个展位前面,人头涌涌,这个说干茶条索紧密,那个说香气清鲜,另一个说口感醇厚,好茶!然后你靠近一看价格,四位数一斤。于是,你看他们一脸认真的样,买还是不买,不买感觉真的错过好茶了,买……?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人觉得还是有用,对茶企很有帮助,也有人觉得,帮助甚微。但普遍的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公开化,效果在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