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树立在茶山主干道、茶园里的品牌标牌全都被推翻带走处理了。在茶园里竖牌,从勐库山头茶火起来的时候就开始了,后面愈演愈烈,最夸张的时候是每颗树上面都有一个品牌标识,这一点,到过冰岛老寨的人应该感触颇深。
竖牌一事,一直为品牌商们诟病,但品牌商们依旧乐此不疲。至于诟病者,大概是源于自己所制作的茶园里居然竖的是别人家的牌子,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至于乐此不疲者,那肯定是这些牌子给品牌宣传带来了显著的效果,给品牌产生了利润。
仿佛做茶的人永远跳不开:资源、工艺、品牌这三个版块的竞争。
旅途中的我们就此展开了讨论,最终一致的认为:
如果只是拼资源,赢家必然是茶农,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是拼工艺,无论是“金炒手”,还是“银炒手”,都不具备代表性,且只有短期话题性,因为整个勐库镇的茶师工艺就放在那里,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在山头上寻求一套合格的工艺根本就不应该称作问题。
唯一的竞争点就落到品牌上。
第一阶段:对立型竞争阶段
所谓对立型竞争就是突出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举个例子:
两个品牌同时推磨烈茶,那我就推下磨烈的,为什么?因为下磨烈的茶生态环境更良好,水分更充足,人为污染更少,这样差异性就出来了;
第二个阶段:单点极致阶段
而最后一个阶段,则叫做:维度升级阶段。
简言之,就是避免与竞争对手在低层次展开竞争,直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找到新的增量市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