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茶树是“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要承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推进古茶树科学规范的采摘、养护、复壮和管理,近日,西双版纳州出台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试行)》,将进一步促进古茶树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一、术语和定义
2.一类保护古茶树
3.二类保护古茶树
4.古茶树认定
古茶树山由各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认定。
5.古茶树保护
6.古茶树保护区
为保护古茶树所划定的区域,集中分布的野生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延伸500米;散生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延伸100米;古茶树园保护区为该茶园周边200米:单株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50米。各类古茶树保护区边界由各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划定,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及公示,并设立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应包括所属地名、编号、树龄(或平均树龄)、茶树类型、株数、保护类别、保护区四至、管护责任人、养护责任人、遭破坏举报电话、挂牌时间等内容,其中:一类保护古茶树的标志牌为红色,二类保护古茶树标志牌为蓝色。
7.古茶树建档
8.古茶树养护
9.古茶树经营权人
10.古茶树管护责任人
(1)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风景区内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所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风景区的经营管理单位。
(2)分布在农业用地范围内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农业农村工作机构。
(3)分布在集体林范围内由集体、个人或企业经营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集体、个人或企业,并由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
11.古茶树轮休
为确保古茶树健康成长,实行古茶树休养生息、自行补充养分的保护轮休制度。一类保护古茶树轮休期为每年的6月至9月:二类保护古茶树轮休期为每年的7月至9月。古茶树轮休期间,在古茶树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性活动。古茶树经营权人要严格执行古茶树轮休制度,古茶树管护责任人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监督管理工作
12.古茶树保护和健康状况监测
县市组织对辖区内古茶树的保护、长势和营养等状况实施定期监测,收集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公布监测报告,提出养护意见,古茶树管护责任人按养护意见督促检查古茶树经营权人严格落实养护措施。一类保护古茶树每年监测一次,监测期为古茶树轮休期:二类保护古茶树每两年(偶数年份)监测一次,监测期为古茶树轮休期。
13.古茶树树冠投影面
古茶树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即树冠外缘的垂直投影面积。
14.古茶树复壮
对生长衰弱的古茶树通过改善其外在生长条件和自身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以达到恢复树木正常生长并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15.古茶树防腐处理
对木质部受到损伤的古茶树通过涂抹防腐剂等措施防止进一步腐烂。
16.古茶树硬支撑
指从地面到古茶树斜体支撑点用硬质柱体支撑的方法。
17.古茶树拉纤
指在古茶树主干或大的侧枝上选择一牵引点,在附着体上选择另一牵引点,两点之间用弹性材料牵引的方法。
二、古茶树防护
1.在古茶树保护核心范围内,除正常的养护作业外,要严格保护或人工促进修复古茶树生长环境,严禁损毁区域内的原生树木。古茶树经营权人要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近自然性和原真性,以维持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集中分布的古茶树或古茶树园与常规生产生活区域之间应建立以林木为主的有效生态缓冲区或物理屏障。
2.在古茶树保护区核心范围内,不得从事挖掘、取土、堆放各种材料(货物)、埋设管线、堆放或焚烧杂物、倾倒废水和工业废渣、新建改建构筑物等任何有害树木生长的活动。在古茶树保护区内现存的构筑物,危及古茶树正常生长、生存的,经古茶树管护责任人组织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古茶树经营权人和责任单位限期治理。
3.长于平地的古茶树,裸露地表的根系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生长于坡地树根周围出现水土流失的古茶树,须在论证后采取砌石墙(干砌)护坡、填土护根等措施,护坡高度、长度及走向据地势而定,生长于河道、水系边的古茶树,应裉据周边环境用石墙、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保护根系,防根系被水渍:主干被深埋的古茶树,应进行人工清除堆土,落出根茎部。
4.古茶树保护区域其他环境保护参照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执行。
三、古茶树养护
1、水分管理
2、肥培管理
根据监测情况和监测报告中的养护建议,开展肥培管理。
A、方法。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边缘垂直的地面开环形施肥沟,施肥沟深30cm左右,施后盖土。
B、品种。参照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AA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要求执行。即:使用秸秆、绿肥、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微生物肥、有机肥,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及添加剂、调理剂。
C、数量。每年每株古茶树≥50kg。
D、时间。9月~11月。
3、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在离古茶树根茎50cm外采取点播或撒播的方法种植豆科绿肥,在盛花期直接翻埋和刈割翻埋,翻埋深度在20cm左右。
四、古茶树树体管理
2.整形宜避开伤流期,宜在抽芽前进行。
五、古茶树土壤管理
2.换土:生长在土壤条件差的二类保护古茶树,可采取换土处理。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换土深度不少于1m,每次换土面积不大于树冠投影面的三分之一。两次换土的间隔时间不少于一个生长季。施工过程中及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了覆盖,将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锯木、无害化有机肥和生根剂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
六、古茶树病虫害防治
古茶树病虫害防治要以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基施;必要时,合理使用无风险的农药,农药使用参照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中AA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要求执行。
七、古茶树复壮
对长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古茶树,古茶树经营权人必须及时向古茶树管护责任人报告。经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实地调查后,对需开展古茶树复壮工作的,由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向县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提出复壮申请。县市林业和草原部门根据申请对需复壮的古茶树进行光、热、水、土壤等状况调查研究,制定复壮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一类保护古茶树的复壮应由茶叶科技机构派出专家根据复壮方案实地指导古茶树经营权人开展复壮工作;二类保护古茶树的复壮由管护责任人根据复壮方案实地指导古茶树经营权人开展复壮工作。
八、古茶树防腐、修补与加固
1、伤口处理
枝杆上因机械损伤、有害生物、冻害、日灼等造成的<25c㎡的小伤口,应先清理伤口,喷洒2%-~5%硫酸铜溶液或涂抹石硫合剂原液进行伤口处理,清理时避免损伤愈伤组织,待伤口干燥后,再涂抹专用的伤口涂封剂或紫胶漆,或进行桥接。
2、防腐处理
古茶树树体因破损造成木质部腐烂甚至中空的,应进行防腐处理。用硬刷刷除腐朽部位的杂质、浮渣,并喷洒2%-3%硫酸铜溶液、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原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应清理到健康部位。防腐固化处理前,对腐朽部位进行杂质浮渣等清除的预处理。预处理后在创面涂刷防腐固化液2-3遍,每遍间隔2-3天。涂刷防腐固化液应在晴天、创面干燥的情况下进行。
3、修补处理
古茶树上因腐烂产生的树穴应进行修补,修补前应做好排水,消创和消毒等工作。
4、加固处理
古茶树树体劈裂的,应进行加固处理。可在劈裂两端垫铁片和橡胶圈,并用多个螺杆在两端分别拧紧加固。也可用2个半圆铁箍固定,铁箍与树干间塑胶等软性材料铺垫。
5、支撑处理
1.采摘时期
2.采摘要求
(2)采摘标准:一芽二、三叶,留真叶不低于1片,杜绝采鱼叶和马蹄。严禁出现“搬马蹄、抹光头”和折枝采摘等掠夺性采摘行为。采摘时,要将古茶树的枯枝、病虫枝、花果枝、寄生物及树干苔藓地衣等摘下带离古茶树保护区。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古茶树种资资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