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茶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料之一就是茶,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列入开门七件事之一,可以看出喝茶的重要。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客人进门,主人立即送上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边喝茶边谈话,气氛轻松愉快。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悠久。据说,在公元280年之前,中国南方有一个小国叫吴国,国王在宴请大臣时,喜爱用酒把大臣们灌醉。其中有一个叫韦昭的大臣酒量很小,国王就让他以茶代酒。从这以后,文人便开始以茶接待宾客。到了唐代,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据说,这种习惯还与佛教相关。大约在公元713年至741年年间,当时庙中的和尚和信徒在“坐禅”时由于时间长,爱打瞌睡和吃东西,老和尚就想了个办法,让他们饮茶,以兴奋脑神经,从此,这个办法流传到了各地。与此同时,唐朝的富贵人家还专门设有煎茶、品茶、读书的房间,称为茶室。公元780年,唐朝茶叶专家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在宋朝,皇帝宋徽宗用茶宴招待大臣,亲自下手煎茶;清朝皇宫内不仅宴会用茶,而且还用茶款等外国使节。现在每年元旦或春节等重大节日,一些机关团体常常举办茶话会。
在中国,茶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把煎茶、品茶作为一种艺术。自古至今,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北京繁华的前门大街旁就有专门的茶馆。人们在那里,喝茶、吃点心、欣赏文艺演出,可谓休息、娱乐一举两得。在中国南方,不但有茶楼茶馆,还有一种茶棚,这种茶棚多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游人一边喝茶一边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