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信阳人都爱喝茶

时间:2018-11-09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信阳人都爱喝茶。信阳人家家有茶。信阳人待客,不管客人来多少,每人先泡上一杯浓浓的茶。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信阳茶是中国茶中的极品,车云山茶则是信阳茶中的极品。爷爷的话不能不信,因为解放前,爷爷就在信阳开茶庄,字号寿康茶庄,位于信阳城外,生意兴隆,是当时信

   信阳人都爱。信阳人家家有茶。信阳人待客,不管客人来多少,每人先泡上一杯浓浓的茶。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信阳茶是中国茶中的极品,车云山茶则是信阳茶中的极品。爷爷的话不能不信,因为解放前,爷爷就在信阳开茶庄,字号“寿康茶庄”,位于信阳城外,生意兴隆,是当时信阳最大的茶庄。

   这次问茶之行,我们一行八人驱车从信阳市区出发,沿着南湾湖滨新修的公路向西,大约半个小时到达董家河,从董家河镇口的小学向西北,大约十几公里就看到了标有“车云山茶场”的路口,寻山路蜿蜒而上3公里,转过山口,车云山村跃入眼帘。

   我们下榻在车云山周家君村长家里。主妇迎接我们的第一件事便是泡上八杯浓浓的“车云山茶”。车云山茶叶泡出来后,感观上区别于信阳其它茶叶的地方是:叶片大一些,厚一些,芽壮一些,绿中泛黄。至于味道的差别吗,用爷爷的话说就是:“猛一闻香味都差不多,只是车云山茶喝到嘴里头‘肉坨坨’的(信阳土话,‘厚润’的意思),别的茶没这味儿。”就车云山茶叶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我请教过周村长,他告诉我说:“一是土壤,二是山大,三是气候,四是生长周期……”回来后,父亲告诉我(爷爷已经过世30年了),他听爷爷说过,车云山的茶树大都生长在大山的阴坡上(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比较短,且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所以生长周期比较长,吸收的养分比较充足。这就是为什么车云山茶叶看上去叶片大一些,厚一些,芽看上去壮一些,绿中泛黄;喝起来味道厚重圆润一些的原因。看来还是我爷爷厉害。

   周村长家的什么东西都好吃,鸡是山上放养的土鸡,鱼是水库里的野鱼,菜是自家地里刚拔出来的鲜菜,样样显着嫩,透着鲜,样样都让我们这些城里人垂涎欲滴。当然最好的还是那绿里泛着黄的“车云山新茶”。周村长家有40多亩茶山,每亩年产茶叶20多斤(今年受雪灾影响减产),每斤茶叶现在平均能卖上150元左右,一年下来粗略算有10几万元的收入(这是我计算的,可能会有出入)。周村长家正面两层楼,七、八间房间,侧面有一间制茶的作坊,院子里种着松树和木瓜树,棚子里停放着3辆崭新的摩托车。看样子小日子过得挺红火。周村长家在村里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上等人家盖的房子像豪华别墅一样。

   晚上,酒足饭饱,大家坐在木瓜树下,品着新茶,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当然,说是天南地北,可话题始终都离不开“车云山茶”。让周村长感到困惑的是,车云山名列“五云”(五座茶山之名)之首,是信阳毛尖的发祥地,被誉为“毛尖极品”,得过各种最高的奖励(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0年中国绿茶金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武则天喝过,毛主席喝过,都赞口不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卖不过信阳其他地方的小山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的结果是,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茶优何惧山路隘。车云茶叶不愁卖,藏在深山客自来”的说法不合时宜了。时代不同了,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所以“茶优也惧山路隘,藏在深山客不来”。车云山人应该更加积极进取一些,在信息传递上多下一些功夫。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我们开车过来时,差点儿错过了进入车云山的路口,原因就是路口的标志太不明显了。我的意思是,信息传递并不一定非做广告(太贵了),其实有许多不花钱、少花钱,“见缝插针”的事情可做。当然,除了信息传递和促销的创新,还有产品的创新、品质的控制、包装的创新、价格的定位、渠道的创新、环境的创新(开发旅游业)……还有许多事儿可做。

   聊得晚了,大家也都乏了,本想在这寂静的山林农舍中美美地睡上一觉,没想到刚一合眼,窗外就电光闪闪,雷声大作。雨下了一夜,黎明时分稍停,外面的公鸡又开始叫了起来,而且叫个不停。象我这种睡功不好的人,这一夜可有点惨了。

   雨后,清晨的车云山隐匿在云雾之中,山下农舍的房顶上炊烟袅袅,活生生一幅田园诗情画意的图案。早饭后,周村长把我们领到了村口,向我们指明了上山和下山的道路。奇怪,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可山路上竟然没有泥。原来,车云山上的土壤是沙土,雨水都渗到路下面去了,走在上面软软的,一点儿都感觉不到泥泞,真舒服。刚到半山腰,我们就进入了雾中,雾蒙蒙一片白。走着走着,风吹雾散,青翠的山峰、漫坡的茶园、挺拔的松林、怪状的巨石、绚丽的花丛,一幅幅显现出来,漫步其中,真有身临仙境的感觉。清朝拔贡程悌有诗云:“云去青山翠,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做一回这样的“云雾山中客”,真够美的。据说,车云山正是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翻滚,状似车轮而得名。

   要离开车云山了,还真有点舍不得。舍不得车云山上的美食,舍不得车云山上的美景,舍不得车云山上的云雾,当然,更舍不得车云山上的茶叶。临行前我们在周村长家买了8斤“车云山新茶”,每斤150元。饭钱和住宿的费用,周村长说什么也不要。白吃白住,总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也想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还是留下点建议吧:

   建议之一:促销创新。想方设法,见缝插针,扬“车云山茶”的美名。变“茶优何惧山路隘。藏在深山客自来”为“茶优也惧山路隘,出得深山客才来”。听我爷爷讲,解放前,买“信阳毛尖”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从北京到武汉,或者从武汉到北京的过路客,买“信阳毛尖”是为了礼送,因为“信阳毛尖”作为著名特产是很好的礼品;另一种是本地人,买“信阳毛尖”是为了自己喝,喝习惯了,上瘾。我爷爷说,“信阳毛尖”之所以不能够象“西湖龙井”和“太湖碧螺春”那样卖到全国,是因为它有苦味,而其他茶叶都是甜的。人们对有苦味的东西一开始总是不那么愿意接受的,但“信阳毛尖”是先苦后甜,喝习惯了,其它的名茶就不愿意喝了。“信阳毛尖”先苦后甜,喝习惯了上瘾。“车云山茶”是“信阳毛尖”中的极品,所以要想办法让人们尝,让人们喝,让他们喝上瘾。

   建议之二:包装创新。听我爷爷讲,解放前,本地人爱喝茶,但成斤成斤茶的买不起,所以“寿康茶庄”就用纸将茶叶一小包一小包地包起来卖。一包一元钱,也就是一大撮,够喝个七、八天的。喝完再买一小包。这样的包装针对本地人,销量很大。我爷爷的茶庄之所以生意兴隆,是因为虽然是小包装,但里面绝对是好茶,本地人品茶很在行,识货,所以认为我爷爷信誉好,创下了牌子。其实四川榨菜就是改小包装而打开全国市场的。

   建议之三:产品创新。车云山的茶好喝,但是难采摘,难加工。“信阳毛尖”讲究的是“一旗一枪”(一叶一芽),所以采摘起来非常麻烦。周村长说,“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雨前茶”(谷雨之前采摘的茶),一位熟练的采茶工一天才能采摘8两(加工后),而现在雇一位这样的采茶人,一天不说吃住,光工资就要50元,成本高,产量低,价格自然低不下来。所以我就在想,能否加工一部分“砖茶”、“袋茶”、“坨茶”和“瓶茶”呢?这些品种的茶叶能够利用机械采摘,形成大批量工业化加工,成本低,产量大,可以形成规模。

   建议之四:渠道创新。周村长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把销售网点建到了郑州,好像是在郑州市的经四路的某个地方。周村长的名片上没有印具体的位置(很遗憾)。但眼下郑州的信阳茶叶店太多了,太乱了,太杂了,搞不清楚谁卖的是“好茶叶”。我爷爷为人豁达,做生意童叟无欺,讲信誉,所以他的“寿康茶庄”当时就卖出名气,南来北往的客人也好,本地人也好,买茶叶都愿光顾他的店。也就是说,渠道创新,除了要走出去之外,重在创牌子。要在诚信上下功夫。

   建议之五:环境创新……

   好了,越写越多了,完不成了。就此打住。但愿能够抛砖引玉,引来更多的人说信阳茶,论信阳茶,品信阳茶,喝信阳茶,喝习惯,喝上瘾。
 
   总说要到爷爷的坟上看看,总也完不成心愿。写篇东西就像似从心里又见到了爷爷。等有空再去完成我的心愿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西湖龙井  信阳毛尖  碧螺春  中国茶  喝茶  茶树  好茶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茶若成瘾 此生可付深情
喝茶若成瘾 此生可付深情
九种体质的喝茶养生经
九种体质的喝茶养生经
秋季喝茶有最佳养生效果
秋季喝茶有最佳养生效果
如何修炼喝茶的心情
如何修炼喝茶的心情
大家都想知道怎样喝茶更养人
大家都想知道怎样喝茶更养人
喝茶若可如此 人生再无所求
喝茶若可如此 人生再无所求
晚上喝茶这样喝 保你睡得香
晚上喝茶这样喝 保你睡得香
喝茶宜淡不宜浓
喝茶宜淡不宜浓
不要再喝碳酸饮料了--秋天喝茶
不要再喝碳酸饮料了--秋天喝茶
不懂喝茶你活该空虚
不懂喝茶你活该空虚
空腹不宜喝茶
空腹不宜喝茶
你晚上喝茶会失眠吗
你晚上喝茶会失眠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