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人生难得一茶缘

时间:2018-06-12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常言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若以茶代人,则应是人生难得一茶缘。我是2002年开始接触茶的,初时是工作需要,并不懂多少茶的知识,后来慢慢竟被吸引了进去,变成了爱茶人。于是,从喝茶到品茶,再到论茶、渐渐与茶走到了一起,成了一种缘分。因缘识友,渐渐地,生活便拓出一
 
 
    常言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若以代人,则应是人生难得一缘。我是2002年开始接触的,初时是工作需要,并不懂多少茶的知识,后来慢慢竟被吸引了进去,变成了爱茶人。于是,从喝茶品茶,再到论茶、渐渐与茶走到了一起,成了一种缘分。因缘识友,渐渐地,生活便拓出一片新的领域与天地。
 
    2003年我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听说我与茶有过接触,于是便有人找上门来,交给了我一项与茶有关的工作--为建在京郊的一个文学会馆设计茶馆。我一不懂建筑,二不懂设计,便声明我是建筑外行。会馆的负责人告诉我,只是让我画个茶馆的格局图,标明哪是大厅,哪是雅间,哪里是亲水平台,装修风格怎样……于是我用了一个晚上便把格局图画好。很快,这个以“作家”命名的茶馆就建起来了。作家茶馆至今已接待了上千人次的作家来此休憩品茗,他们在这里或读书思考,或伏案疾书,或研讨作品,或吟诗作画,可谓群贤毕至,满堂儒雅。其中的许多感受与场景已被一些作家写入了他们的文章中。我在其中虽只付出了一点小小劳作,但也常怀喜悦之情,因为毕竟是做了一件与茶有缘、于文有益的事。
 
    我所供职的鲁迅文学院是中国作协培训中青年作家的机构,上的是文学课,讲的是写作的事,似乎与茶并无牵连,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次,与一位刚来的贵州女学员聊天,聊到茶,她竟滔滔不绝起来,从种植到加工,从储藏到销售,无一不懂,闻后令我大惊。这位年纪轻轻的女学员原来是位来自茶乡的女乡长,再看,竟觉得有几分眼熟,一问,她曾带队参加过北京的茶博会。我这才回忆起,我和这位女乡长曾在国贸的展台前为买贵州的富硒茶讨价还价,可谓不打不相识。她抱歉地对我说,当时真是对不起您,但茶农做出这样的好茶也真是不容易,便宜卖了,于心不忍。我忙解释说,不怪你,全怪我当时砍价太狠。现在,这位女学员已成为贵州的实力派作家。
 
    在我的书柜里,至今摆放着两饼普洱茶,那是云南的学员赠送的,茶是特制的,精美的包装上还印着我的名字,当然,享此待遇的不仅是我,还有鲁院的所有老师。此外,茶盒上还有众多作家学员的亲笔签名,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珍贵收藏品。这件事的策划者竟是我当年的大学同学、来自云南的文学评论家宋家宏。宋家宏与我有20多年未曾见面,直到他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来鲁院学习,我们才得以再次相聚。记得宋家宏当时不但联系了赠茶的事,还专门为大家作了一次普洱茶的知识讲座。据我了解,讲茶,这在鲁院的课堂上还是第一次。后来。云南作协的一位副秘书长来鲁院学习,又联系了一次赠茶活动,同样是在茶饼的包装上签上了所有学员的名字,所以,我便有了这两块珍贵的普洱
 
    去年,位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内的鲁院新址落成,为了使大家有一处休憩的场所,我们把其中的一个房间布置成了一间茶室,面积虽不大,但足可以容下三张大的茶桌,除了茶具一应俱全,茶室还添置了书画案、多宝格、鱼缸,环境很是典雅。学员们下了课喜欢聚在这里,品茶聊天,探讨文学。来鲁院新址做客的贾平凹、张炜等作家们也都曾在此小坐,领受了一回鲁院茶室的独特氛围。
 
    今年一月,中国作协在现代文学馆举办中法文学论坛,休息的时候,铁凝主席专门邀请法国作家朋友参观新鲁院,在茶室里,品尝了香郁的铁观音后的法国作家们,对古香古色的茶室留下了深刻印象。临别前,法国作家们还在茶室里用毛笔在宣纸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小小茶室,为国际文化交流增添了几分亮色。
 
    其实,文人爱茶、茶人爱文,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茶文化作为人类的文明积淀与智慧结晶,无论是在开启的细脉源头,还是在传承的滚滚长河,无论是在中华沃土,还是在异国他乡,都始终起到了促进相互文化交流,促进融合沟通的作用。
 
    去年9、10月份,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塞尔维亚参加第47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聚会,在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主办方特意在美丽的多瑙河畔为我们中国代表团安排了一次“中国诗歌之夜”朗诵会。朗诵会结束后,我将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塞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塞尔巴•伊格尼亚托维奇。这件礼物是一把由宜兴著名工艺师手工制作紫砂。主席接过紫砂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端详了许久,这时在场的各国作家都纷纷围拢过来,争睹来自中国的礼物,主席见状,便把手中的紫砂壶高高举过头顶,让所有来宾尽情观赏,并对大家说:“这是一件来自中国的珍贵礼物,我曾经到过中国访问,懂得它的珍贵。它是这样用的。”他边说边用壶做出倒茶喝茶的动作,引来一片欣喜的笑声。此情此景让我十分感动。
 
    在那段时间里,我常想,中国的茶与茶文化传承久远,历经数千年,内涵亦博大精深。但细想起来,其实它又还很年轻,像一个不曾远离故乡的孩子,还有许多许多的地方没有去过,还有许多许多的朋友未曾交往,路还远,日还长。所有的茶人、作家以及文化人,既应是茶文化的受益者,更应是茶文化的使者和传播者,为传播友爱与和谐作出努力。
 
    今年1月7日,鲁院第14期高研班的50名中青年作家结业,结业式上,他们送给鲁院一件特制的纪念品--一个精美的木雕屏风,他们指明要将此屏风摆放在鲁院新建成不久的茶室里,屏风上镌刻有这50位中青年作家的名字。他们说,希望我们名字能永远留在这座文学的殿堂里,与鲁院的茶香和文韵长久相伴。
 
    这也许又是一个茶缘与文缘的最好注释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紫砂壶  茶博会  普洱茶  铁观音  喝茶  普洱  好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古树普洱茶为什么贵?
古树普洱茶为什么贵?
姑娘 请换个姿势泡茶
姑娘 请换个姿势泡茶
你知道茶的第一发现者是谁吗?
你知道茶的第一发现者是谁吗?
好茶的三个“唔得”
好茶的三个“唔得”
一杯茶的遐思 一杯茶的回忆
一杯茶的遐思 一杯茶的回忆
茶为什么要倒七分满的智慧解读
茶为什么要倒七分满的智慧解读
配上精致的点心品茶才更有趣味
配上精致的点心品茶才更有趣味
巴金老舍郭沫若的茶趣三则
巴金老舍郭沫若的茶趣三则
茶涩形成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茶涩形成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老外设计的中国茶包装
老外设计的中国茶包装
茶 静心除躁的那朵云
茶 静心除躁的那朵云
茶香席韵
茶香席韵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