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苏东坡茶水之缘

时间:2018-06-2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从茶文化的故乡四川走出去的苏轼一生爱茶,尤其是在仕途遭遇连续的打击后,这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不能像李白那样抛开一切纵情山水,茶便成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撑,让他在流离之间找到生活的情趣。与茶为友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并与其他宋代文人一道,把茶文化推
 
   从文化的故乡四川走出去的苏轼一生爱茶,尤其是在仕途遭遇连续的打击后,这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不能像李白那样抛开一切纵情山水,茶便成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撑,让他在流离之间找到生活的情趣。与茶为友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并与其他宋代文人一道,把茶文化推向高峰。
   爱酒不善饮 爱茶更善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来自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使得人们对苏轼留下了爱酒的印象。其实,苏轼爱酒却更嗜茶,茶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譬如,他连夜办公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写词咏诗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睡前梦醒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苏轼品过的茶也可谓是数不胜数,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杭州的“白云茶”、湖州的“顾渚紫笋茶”、绍兴的“日铸雪芽”、福建南平的“新饼”、大庚岭下的“焦坑茶”、四川涪州的月兔茶、江西分宁的双井茶、湖北兴国的桃花茶……不一而足。
   因此,苏轼可谓当之无愧的品茗大家。他的《汲江煎茶》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为了饮一盏好茶,不惜在夜间摸着黑,踩着石头,临江取水的场景。当他取水完毕回到家中,一边生炉煎茶,一边坐听松涛。煎好之后,不顾空腹,忍不住海饮三碗,却又造成了失眠,只好坐听打更之声以盼天明。
   饮茶三绝,精品厌凡泉
   苏轼对烹茶十分精到,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美。茶美自不必说,苏轼坚持认为水也是泡出好茶的重要组成元素,他曾在《求焦千之惠山泉诗》中说道“精品厌凡泉”,其对烹茶细节的执著可见一斑。
   在苏轼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钟情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童仆不堪每日往返劳顿的辛苦,悄悄在水桶里装上了普通的河水,但却被对水非常挑剔的苏轼所识破。后来,苏轼准备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童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童仆就无法偷懒了。此外,苏轼对烹茶煮水时的水温掌握十分讲究,不能有些许差池。他的经验是煮水以初沸时泛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最能发新泉引茶香。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
   至于磨茶,他曾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便将他设计的这种提梁壶称作东坡壶。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一生爱茶,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其中最著名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被无数后人所引用。此句来源于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里。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遮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 “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 “敬香茶”。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与司马光斗茶
   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经过一系列的比斗,苏轼和司马光所泡的白茶脱颖而出,但苏轼带来的是雪水,上佳的水质使茶味更纯,因此更胜一筹。苏轼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
   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轼的气焰,于是笑问苏轼:“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以为能把苏轼给难住。哪知苏轼胸有成竹,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喝茶  好茶  收藏  茶叶  饮茶  水质  茶具  雪芽  生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品茶新手该如何入门
品茶新手该如何入门
武夷山的人是怎么喝茶的呢?
武夷山的人是怎么喝茶的呢?
什么茶可以改善手脚冰凉呢?
什么茶可以改善手脚冰凉呢?
普洱茶的特点介绍
普洱茶的特点介绍
长期混茶圈的N种好处
长期混茶圈的N种好处
喝绿茶的那些讲究介绍
喝绿茶的那些讲究介绍
茶香排骨的做法
茶香排骨的做法
普洱茶的分类有哪些呢?
普洱茶的分类有哪些呢?
到底茶汤里究竟是什么因素会让
到底茶汤里究竟是什么因素会让
茶梗与黑茶耐泡性的关系
茶梗与黑茶耐泡性的关系
为什么秋天要多喝茶呢?
为什么秋天要多喝茶呢?
茶分真假,真假茶怎么定义呢?
茶分真假,真假茶怎么定义呢?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