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平远锅叾茶

时间:2018-07-1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历史悠久的平远锅叾茶,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可以解毒之后,茶叶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产于海拔1163米的铁山嶂的平远锅叾茶以其独有的香、甘、滑、醇特点被列入梅州八大地方历史名茶,除了茶源历史悠久,其茶文化也源远流长,十分丰富。 锅叾茶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历史悠久的平远锅叾茶,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可以解毒之后,茶叶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产于海拔1163米的铁山嶂的平远锅叾茶以其独有的香、甘、滑、醇特点被列入梅州八大地方历史名茶,除了茶源历史悠久,其茶文化也源远流长,十分丰富。
  锅叾茶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末年,该村就生产茶叶,是梅州最早种植水仙绿茶的地方,素有“嘉应八大名茶”之说。相传600多年前林氏家族由福建迁徙到平远县东石镇,称第一世,到十三世(17世纪90年代末)搬迁到锅叾村,将由福建携带的茶树种子播种于此,到现在已有二十五世。由于当地山形似锅,遂取名“锅叾”,生产的茶叶俗称“锅叾茶”。
  锅叾位居平远县东石镇太阳村,地处番东北部海拔1163米的铁山嶂峰谷,这里山高林立,空气清新,终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茶叶除了品质韵味独特,还有祛疾、健脾、暖肾等功效,因此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
  锅叾分上锅叾、中锅叾和下锅叾,有“上锅叾香甘、中锅叾滑甘、下锅叾苦甘”之说。历经几百年繁衍,锅叾茶树资源种类繁多,以本土的地方中小叶群体品种锅叾水仙为主,后来还引进有梅占、金萱、凤凰单丛等新品种,其中在“打水坝”有一棵四百多年的大茶树(如图),树高5.5米,树径1.9米,覆盖面积30多平方米,每年可产20斤干茶。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锅叾茶以生产传统的手工炒青绿茶为主,该产品有一股浓郁的炒米香,非常迎合客家人的饮茶口味;50年代后期曾与前苏联合作建立红茶加工厂,产品出口前苏联,远销东南亚;60年代又恢复绿茶生产,并从福建引进了部分制茶机械,茶叶加工前期用机械杀青、炒二青,后期用木炭烘干,遂出现半烘半炒绿茶;随着茶叶市场品饮口味的改变,在90年代开始,当地茶农糅合了乌龙茶晒青工艺制作的成品茶叶香芬芳,滋味醇滑甘爽,到目前已成为锅叾茶的主打产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地处深山的锅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当地政府筹资几百万元,对15公里长的锅叾村道进行水泥硬底化改造,并由当地能人林立人成立梅州平远锅叾土特产有限公司,注册了锅叾茶商标,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对锅叾茶进行包装,使锅叾茶身价倍增,供不应求。如今,锅叾村有茶园1000多亩,每年可产茶2万公斤。全村130户农户家家有茶山,户户会种茶,人人善做茶,每户茶收入多则十几万,少则几万元。为进一步打造“锅叾牌”,今年,该公司正按照农业产业经营模式,不断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制作技术进行完善,力争至年底把“锅叾牌”培育成广东省著名商标。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市场  炒青绿茶  凤凰单丛  制作技术  加工制作  茶文化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有态度的喝茶故事
有态度的喝茶故事
我理解的黑茶味道
我理解的黑茶味道
美文——茶里沉思
美文——茶里沉思
我只做一个普洱茶的拾荒者
我只做一个普洱茶的拾荒者
书语茶香还原简单生活!
书语茶香还原简单生活!
一片茶,一个人
一片茶,一个人
茶已入心
茶已入心
【普洱常识】饭后喝普洱生茶
【普洱常识】饭后喝普洱生茶
【普洱常识】:喝茶有讲究,切
【普洱常识】:喝茶有讲究,切
【文哥新闻快讯】:景迈山古茶
【文哥新闻快讯】:景迈山古茶
【文哥新闻快讯】:龙新乡开展
【文哥新闻快讯】:龙新乡开展
【文哥新闻快讯】:“天赐普洱
【文哥新闻快讯】:“天赐普洱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