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让发现铁观音
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进京, 将此茶赠予礼部侍郎方望溪,方侍郎转进内廷,献给乾隆,乾隆皇帝饮后大赞好茶,见茶叶色泽乌润砂绿、沉似铁、形如观音,遂赐名:“铁观音”,自此,铁观音的美名传扬天下。
王士让感念皇恩,于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写下了《尧阳乡南岩小引》:
“让於乾隆元年丙辰[1736]之春,与诸友会文於南山之麓。每於夕阳西 坠,徘徊南轩之旁,窥山容如画。见层石荒园间,有茶树一株,异於其它茶种。故移植植於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植。春初之后,枝叶茂盛,圆 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堪称无匹。摘制成品,其气味芬香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辛酉是年[1741],让赴京师,晋谒方望溪相国,携此茶品以赠。方相国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尧阳茶史,恩赐此茶曰『南岩铁观音』。”
绵延的茶山,弯曲的山路,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岩(系西坪镇南岩村)南轩右侧仍可见当年的铁观音母树,该处也被称为铁观音发源地,正是母树的百年生长,让铁观音生生不息。
明清时的安溪,已先有种植和制作乌龙茶的历史。王士让生于茶乡,自幼耳染目濡,对制茶之事颇有研究,并多得乡人相授,融会贯通。1736年,天赐奇树,王士让悉心培植,孕育出铁观音这一树种,并利用生平所学制茶技艺,初创了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包揉、烘焙等制茶技艺,这一系列匠心独具的工序堪称所有茶类制作中最发杂的工艺。也正是这样的工艺,精制出声名远扬的铁观音好茶。自此,王氏铁观音技艺为后裔嫡传。
王氏家族感恩圣上的皇恩圣眷,后世代代专注事茶,并坚持传承家族秘制手工制茶工序,只为保留当年乾隆赞叹的原味茶香。大概王士让没有想到的是,这株天生天养的铁观音从此改变了王士让乃至王氏家族的命运,也因此泽被了安溪一方人。
十三代传承,铁观音世家
清末民初,秉承家族基业,王氏铁观音第十代传人王兹培在安溪创办“信记”茶行。闽南语中,“培”与“焙”发音相同。焙火,也称“炖火”、“吃火”,是进一步淬炼铁观音“兰香音韵”的关键工序。王兹培在焙茶时,极为擅长控制火候,形成独树一帜的“王氏火功”,着闻名于十里八乡及潮汕一带。
凭借诚信经营和“王家茶”独有的浓香口感,“信记”很快就赢得了市场。不久又得乡贤相助,开办泰国信记茶行,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都开有专卖店。把中国茶精粹铁观音带到了东南亚。
尽管起点很高,但时代的变迁让传承几经周折。建国以后,国家收回国有民营企业,信记茶行因此停业了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可以继续做茶叶,可惜“信记”商标却已经被抢注了,1993年,第十三代传人再创“八马茶业”商号。
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对茶质的追求和骨子里的信义。从信记到八马,王氏后人一直坚持极致好茶工艺,立志将中国好茶推向世界。
从皇家贡茶到国家非遗传人
铁观音第十三传人王文礼自幼习茶,深得制茶技艺精髓。他恪守传统铁观音古法技艺,并从古法中淬炼出“传统铁观音制茶八道工艺”,使家族技艺得以固化传承。
秉持300年制茶技艺,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30年精心研发出赛珍珠铁观音,以荔枝木焙火,只取五至七成火候,成茶口感独特,三香显著,有干茶炒米香,茶汤果甜香,滋味兰花香。因粒粒珍贵,堪比珍珠,故取名“赛珍珠”,被视为王氏铁观音扛鼎之作。
集王氏铁观音大成之作的赛珍珠铁观音,近年屡获殊荣:2015年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2年荣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2009年6月,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氏铁观音发展从皇家贡茶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了四个世纪。
一个家族,300年专注事茶;十三代传人,将家族基业发扬光大。八马茶业传承的不止是铁观音的匠心技艺,更是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
喝铁观音看中华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以宋本百家姓为序,每周四揭开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姓氏中不寻常的曲折往事。
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中华第一望族——王姓专题,铁观音之“王”——国家非遗铁观音技艺传人、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八马董事长王文礼先生将携带传家宝现身,讲述其王氏家族与铁观音300年的不解之缘。今晚21:10,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适合泡上一杯铁观音慢品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