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以茶养廉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4-03-02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中国茶文化确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一开始出现就不同凡响。现在一提起茶文化,有人立即想起明清文人在茶室、 山林消闲避世之举,或者清末茶馆里逗蛐蛐的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其实,茶文化产生之初便是由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中国茶文化确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一开始出现就不同凡响。现在一提起茶文化,有人立即想起明清文人在茶室、 山林消闲避世之举,或者清末茶馆里逗蛐蛐的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其实,茶文化产生之初便是由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奢侈之风,便是一 个明显的佐证。
 
我国两汉崇尚节俭,西汉初,皇帝还乘牛车。东汉国家已富,但人际交往和道德标准,仍崇尚友爱、清节、守正,士人皆以俭朴为美德。东汉人宋弘家无资产, 所得租俸分赡九族,时以清行致称。宣秉分田地于贫者,以俸禄收养亲族,而自己无石米之储。王良为官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司徒吏鲍恢过其家,见王良之妻布衣背柴自田中归。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官吏是少数,王公贵族也很奢侈,但整个社会风气仍以清俭为美。汉末与三国虽门阀日显但尚未尽失两汉之风。故曹操虽有铜雀歌舞,仍要作出点节俭的姿态,“亲耕籍 田”,临逝遗言:以时服入殓,墓中不藏珍宝。
  
两晋南北朝时尚大变,此时门阀制度也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美,多效膏 粱厚味。晋初三公世胄之家,有所谓石、何、裴、卫、荀、王诸族,都是以奢侈著名。 《晋书》卷三十三载,何曾性奢,“帷帐车服, 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天的欠费可达一万钱。何曾之子何邵更胜乃父, 一天的膳费达二万。任凯看着不服气,一顿饭就花万钱,还说:没什么可吃的,无法下筷子。石崇为巨富,庖膳必穷水陆之珍,以锦为障,以蜡为薪,厕所都要站十几侍 女,上一趟厕所就要换一套衣服。贵族子弟,闲的无可奈何,赌博为事,一掷百万为输赢。玩够了又大吃大嚼,乃至“贾竖皆厌粱肉。”东晋南北朝继承了这种风气。南朝梁武帝号称“节俭”,其弟萧弘却奢侈无度。 有人告发萧弘藏着武器,粱武帝怕他作乱, 亲自去检查,看到库内皆珍宝绮罗,还有三十间储存钱币,共有钱三亿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的故事。
  
茶经》和《晋书》都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无所准备,便自作主张准备下一桌十来个人的酒馔。谢安到来,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慢待了贵客,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馔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想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的清操绝俗?! ”于是当下把侄儿打了四十大板。陆纳,字祖言,《晋书》有传。其父陆 玩即以蔑视权贵著称,号称“雅量宏远”虽登公辅,而交友多布衣。陆纳继承乃父之风,他作吴兴太守时不肯受俸禄,后拜左尚书,朝廷召还,家人问要装几船东西走,陆纳让家奴装点路上吃的粮食即可。及船发,“止有被袱而已,其余并封以还官”。可见,陆纳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谢安并非吝啬,亦非清高简慢,而是要表示提倡清操节俭。这在当时崇尚奢侈的情况下很难得。
  
与陆纳同时还有个桓温也主张以茶代酒。桓温既是个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 又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曾率兵伐蜀,灭成汉,因而威名大振,欲窥视朝廷。不过,在提倡节俭这一点上,也算有眼光。他常以简朴示人,“每宴惟下七奠袢茶果而已。” 他问陆纳能饮多少酒,陆纳说只可饮二升。 桓温说:我也不过三升酒,十来块肉罢了。 桓温的饮茶也是为表示节俭的。
  
南北朝时,有的皇帝也以茶表示俭朴。 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在位十年,朝廷无大的战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齐武帝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多麻烦百姓,灵位上千万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饮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想带头提倡简朴的好风气。这在帝王中也算难得。以茶为祭品大约正是从此时开始的。
 
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 饮茶已不是仅仅为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当此之时,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进入精神领域。茶的“文化功能”开始表现出来。此后,“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一 直成为我国茶人的优良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饮茶  茶经  茶人  养生  茶馆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每天喝5杯绿茶防癌
每天喝5杯绿茶防癌
混喝容易“茶醉”
混喝容易“茶醉”
千年黑茶源远流长
千年黑茶源远流长
茶叶最怕潮切勿用手抓
茶叶最怕潮切勿用手抓
茶叶水煮的米饭更健康
茶叶水煮的米饭更健康
普洱茶熟饼与生饼的区分
普洱茶熟饼与生饼的区分
铁观音冰茶制作过程
铁观音冰茶制作过程
红茶制造工艺简介
红茶制造工艺简介
紫砂茶具的收藏与保养
紫砂茶具的收藏与保养
流感季节多喝红茶
流感季节多喝红茶
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
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
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方法
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方法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