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中国时去上海的湖心亭茶楼品茶,外国媒体尤其是英国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得全世界都知道了,原来中国的茶馆是这么的美好。也因此,湖心亭不断地开始接待外国的领导政要、知名人士。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怎样通过茶馆让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茶馆要有文化创意
以上海湖心亭茶楼为例,茶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其更上一层楼。茶楼做的文化产品,是为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仅茶馆用水要净化、矿化的这种做法,就是创举,在茶馆业鲜有同类。
让文化创意引人眼球
北京老舍茶馆的“前门四合茶院”,凸显北京四合院文化,按老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为原形,把应该建在平地上的四合院,盖在二楼上,为的是要把现代的“茶艺馆”,装进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里,创建成海内外都没有的当代完美的“茶艺馆”。从开张之日起,一直茶客盈门。这个文化创意就是成功的。值此,不难看出,一个茶馆的魅力和茶馆的运作,是要依赖文化创意为先导的。
茶馆可以有经济附加值服务
茶馆要留意受众的注意力,玩的不仅是风雅趣味,经营者要的是能从中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和经济机会,展开多种经济附加值服务。其间,天津相声茶馆的应时而生,就足以证明。茶馆里面说相声,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1000多年前,茶馆就有说唱艺术存在。关于近代的茶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说:“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 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茶,……(引自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旧时的相声茶馆,也有其遗韵。今天的相声走进茶馆,复苏了当时像天津“名流茶馆”这样的濒临倒闭的茶馆。与此同时,引进相声演出对于一些经营困难的茶馆,就成了起死回生的良药。而像侯宝林先生的高足相声演员黄铁良和很多当时赋闲在家的演员,也有了去处。相声演员去茶馆演出,靠的是开放搞活政策的“护身符”,政策允许个体相声演员成立相声演出团队,便使他们有了合法资格一直活跃在茶馆的舞台上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