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家有一种老茶,内涵物质丰富,可是面对三位先哲,茶童却一筹莫展,三贤人生长在不同朝代,自然不是一种口味。而主人不在家,又没有其他茶叶和茶具可供选择。茶童无奈,想起平日里自己有过玩茶体验,知道一壶茶里可以有不同茶味浓度,知道泡茶水温会由着水流粗细而变化,也知道主人家这包老茶,清淡或浓郁都有上佳香气滋味。于是,茶童拿出一把壶来,用一种独特方式给三贤人泡茶。
茶童所用扁身壶,上有太极壶盖,转动中可以标记不同型位。放入茶叶以前,他将茶中细末用罗筛去除,又用手指撮取面张和中段,他将中段置于壶底根部,又将面张置于壶中流口。提壶沏泡,热水轻击茶壶根部,迅即将壶中茶水以细水长流分入郑玄茶盏。
茶童收壶开封,又将热水注入壶中,言谈中,茶童请郑板桥喝罢好茶,为自己留下些许诗句惠劳,以便日后纪念。茶童言归正传,再次将热水淋烫在壶身四周。然后为郑板桥以巡回云手之法分茶,茶汤渐入诗人壶中,茶童以七分茶汤打住,留下三分情意。
为郑和泡茶,茶童豪气尤生,他挺直身板,再次淋烫壶身,然后启盖高冲,热水冲击壶内茶叶噗噗作响。封壶刹那,茶童又将滚烫热水巡过茶壶全身。郑和茶碗以粗陶制,型大而胎厚。由于时间搁置已久,茶童又将热水注入茶碗烫洗,稍过之后弃了碗中热水淋于壶周。茶童以含首低斟之法为郑和分茶,壶中茶精点滴尽出,茶汤浓香扑鼻。
言谈笑语过后,三贤人正要起身告辞,主人回府,他询问三位贤人可喝到了好茶?结果三位都说极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