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茶翁卖茶歌:
百两不嫌多,
半文不嫌少;
白喝也可以,
只是不倒找。
卖茶翁,原名柴山元昭(1675— 1763),日本江户时代人(中国是大清康熙年间),是中国茶文化的热爱者和推广者,他终其一生所推广的饮茶方式,承袭明以来的瀹茶法,与日本另一支延续宋代抹茶法的茶人形成鲜明对比。
卖茶翁在57岁时,实践以茶修行之道,自带茶具到相国寺一带卖茶,建通仙亭,在这里挂茶旗,设茶炉,摆铜钱筒,开始了长达20年的卖茶生涯。
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
铜炉:為生火煮茶之用,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子母锺:成套的茶杯。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
水注:注水壶。
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
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小炉:生火炉。
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
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
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
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现在通常称为茶棚。
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
卖茶翁名声大震后,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茶翁却在临终之前,将他所有茶器一把火烧光,使之化为灰烬。他的行为与人生哲学激发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对当时的茶人、画家、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