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乃君子之道,而与宋时君子四德其他三则“焚香”、“挂画”、“插花”不同,茶,乃人生在世避不开的琐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其重要。庞颖认为,前六件事儿为纯物质的,而后一件有精神世界的情怀,起码可用以妆点俗人。在每一滴茶汁内,融入各人素养学识,说是甘甜,实则包含“苦”以及“苦尽”。在从量变到质变中,寻求心境平和,天、地、人、茶,合一。
杭州灵隐法云古村落,如往常一样,安静怡人。一条冷溪自山顶缓缓降下,途经七大千年古刹,带着禅意与悟道,充满着法云安缦的血脉。在这样原生态并且有现代奢华生活享受的古村落,正在被“和茶馆”带入更为理性的诠释。和茶馆,是杭州地区最为著名的饮茶连锁机构,消费水平较高。当年,庞颖在与收藏家陈业合伙开始和茶馆生意时,仅仅是为了通过古董装饰营造商务洽谈私密地,以昂贵价格门槛抬高来客档次。有一天,庞颖依然端着一杯玻璃杯装载的西湖龙井随意递给一位宾客,被质疑“不懂茶道,怎可卖得如此昂贵”,这让庞颖对茶有了新的认识。自她翻看了晚明张岱的作品后,发现浅瓷瓯与绿茶之间的古法搭配,于是广泛与朋友们讨教交流,在发现中吸取各种经验。
与从山上走下来的师父一起食斋时,她很庆幸自己当年听从了法云安缦总经理的游说,来到了这家顶级精品度假村开茶馆,把江浙徽的茶文化以及自己对人生在世修行之道的理解,带入法云村,在这里,每一位访客,都带着虔诚与安逸,甚至不忍踩死一只蚂蚁。带着善心,庞颖开始系统梳理自己的茶道心得。
一杯茶喝尽山水
在古村落里几乎最好的一栋宅子里品茶,茶叶、器皿、用水都极其考究,例如龙井茶配虎跑水……人们驱车前往此处,无非要找寻安静平和,古刹扎堆意味着禅意绵绵,人杰地灵,隔壁的杭州佛学院,更是为此地带来福气。一杯茶便是一段人生,庞颖每天在此,接待各方贵宾。
在山水人家古村里过日子,其实才是真实的生活形态。她发现,古人生活中有一种热爱生活的情结,这样会做出永恒的东西,满足生活境界。2000年开始学茶道之后,她发现祖先的饮食起居习惯“不得了”,对养生有着与生俱来的热忱与理解。中国茶,几千种类,分布于各地,每一种的一切,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庞颖从饮食养生角度,了解了喝茶与人性的关联,例如焙火的茶种,适合闷热潮湿之地,小叶种茶可搭配清淡食材,藏区为何会以酥油奶茶为重?普洱人为何不喝发酵后的熟普洱?诸如此类,都让庞颖感受到五千年中国文明的生活经验。于是她出发去寻找茶之根。
从杭州龙井出发,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太平猴魁……庞颖先期把江南周边的绿茶来了一次彻底的寻根溯源,找寻传统农耕国家的民间智慧。她把这种对茶的信仰,转变成了一股表达自身情感的信念。由于时代原因,在她身上,还能偶尔见到英雄主义情节的时代烙印。她也曾在爱马仕的活动上讲解,说“一杯茶,便是一处景致;一杯龙井,喝尽西湖山水”,短短几句话,说尽人间甘苦大道。有人问:同样是风土地理产物,茶与酒究竟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庞颖认为,她追求的是“无为之味”,通过自己的学养,不经意间渗透其中。
一杯茶,一道菜,五千年健康经验
将茶叶直接放在菜里边,一起烹制,庞颖是受到日本茶文化的启发:茶酵素,可以和不同食材发生不同作用,可作为一道菜的增味剂。这样一来,茶叶就可以替代各类化学调味品,令食物滋味更鲜美。庞颖在反复尝试中,发现不同茶叶所搭配的食物不同。如果找对了茶,可以使食物变得更加鲜美。她招待宾客,四道基本款必不可少:龙井茶香鸡、云雾牛肉、大红袍肋排,以及千手观音酥肉豆腐汤。
法云村离梅家坞不远,每年清明前后,庞颖必定会去梅家坞相熟的茶农那里搜集上好的龙井。熟悉龙井的人都知道,新鲜饱满的明前茶,鲜甜,比鸡汤还鲜甜,其嫩芽饱满,活像年轻女人的丰满,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精华都集中在这里,健康的调味可从中提炼出来。现代社会,食材都不如以前的原味,鸡肉也不如以前香了,而龙井可以把鸡肉味道更多地吊出来。
“江浙一带多吃淡水鱼,大家都在追求其清甜和鲜度,绿茶能够把江南鱼虾的味道更好地提炼出来。”在实验中,庞颖发现,龙井和鸡肉,毛峰和淡水虾,碧螺春和淡水鱼,云雾和牛肉,铁观音和猪肉等,都是完美组合。有趣的是,茶和食材的对应,比想象中要细致得多——毛峰能令虾肉更鲜甜,但只适用于淡水虾,用它去搭配海虾,便有所欠缺。后来,庞颖尝试用凤凰单樅来配搭海虾,效果出奇好。
吃完一桌江浙菜,喝一盅绿茶,是天作之合,庞颖追求饮食和心境的平衡,她更注重饮食结构的关系,前不久看《后厨》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引起庞颖注意:大厨做完最后一道菜,什么调味也没放,助手们在怀疑大厨是不是味觉坏了?而其实,这是大厨有意为之的平衡之道。“中国人一直把茶余饭后结合在一起,吃什么喝什么,地域饮食性很强,各自大相径庭,完美的美食结构讲求健康平衡。这种古人留传下的经验很可贵。”她说。
“地球上没有几个国家有五千年的生活经验,我为何崇拜传统茗茶?越来越觉得健康美味。”庞颖认为,在没有化肥杀虫剂的古代,却养活了世世代代,可见老祖宗的生存智慧经验,他们不仅能找到土地去种植各类茶树,更有相对应的手艺,使得代代相传。“茗茶,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被光顾过,都确认过,还有什么能超越其安全性?”庞颖每天凌晨三四点钟睡,精神气色依然那么好。前不久,这名四十八岁的女子还刚刚徒步行走了十四个小时,去考察黄山地区茶叶种植区的生态环境。
茶,古人对此著作无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俗物,却被文人士大夫们寄予深厚学问,说茶有道,不如说是人在世之道,为人之道。相信今世之人对此有新的理解与诠释。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