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叶与佛教
日期:2014-11-26 12:13:23 点击:201 好评:0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查阅全文
茶与寺院
日期:2014-11-26 12:09:01 点击:113 好评:0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逶不倚,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钦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查阅全文
茶佛结缘的媒介
日期:2014-11-26 11:06:47 点击:222 好评:0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查阅全文
识得此中滋味 觅来无上清凉
日期:2014-11-24 17:26:52 点击:341 好评:0
清代佚名题某茶亭联。 识得这茶里的滋味,才能寻觅到真正最高境界的清凉。 道路上奔波,在茶亭里驴饮一壶善心人士的奉茶,即可消除口渴;但热中名利的心,焦烂五内,要熟谙世情,参悟生命的真谛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凉。 联中简单运用佛家词汇,讲茶味,也道禅机。 日本愚堂国师说:佛法原来无多子,吃饭吃茶又著衣。总持寺的开山常济...查阅全文
山僧活计茶三亩 渔夫生涯竹一竿
日期:2014-11-24 17:07:21 点击:225 好评:0
《四朝高僧传》 山僧只要三亩茶园,就可以维续生命的存在;渔夫只要一根钓竿,就有自足的生涯。 物欲太高,反而患得患失,徒添烦恼,于生存本身并无益处;把物欲降低,心灵才有更大的空间飞翔。 就律制规定,出家人不得私有财产,因为出家人已入非家,当然用不著财产,但佛教却不能没有财产:比丘可以树下坐,林中宿,岩间居,佛教却需...查阅全文
灵隐寺永福寺喝禅茶
日期:2014-11-22 11:37:25 点击:271 好评:0
喜欢喝茶,各种各样的茶都喝过,唯独没有在寺庙里喝过禅茶,于是在初冬一个暖暖的上午,和家人一起去了灵隐永福寺。其实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知道永福寺的也不多。永福寺,它坐落于灵隐之西的石笋峰下,掩映在翠竹绿柏之中,依灵隐寺而栖,傍法云古村而建。我们沿着灵隐寺一直往前走,经法云古村,沿着乡间小道蜿蜒而上,走了一会...查阅全文
茶 禅 佛
日期:2014-11-18 17:04:16 点击:225 好评:0
佛教的原始教义是厌恶人身,鄙薄生产劳动。僧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乞讨和施主的布施,魏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游民就成了游僧。至禅宗三祖僧璨早在对道信传法时讲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偌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说明再肥硕的地,无人耕种也就没有收获。在他的影响下,僧人们开...查阅全文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日期:2014-11-16 17:08:43 点击:124 好评:0
中国茶文化从一诞生起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佛教昌盛的唐代,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僧人喜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因为在僧人的打坐修行中,佐之以清茶,有提神、清脑等功效,可以防止打坐中昏沉、掉举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另外,由于佛教有禅遍一切处、佛性不离当下等思想,许多高僧往往借茶论道、在传播禅的精神...查阅全文
佛教禅宗主张静身养性
日期:2014-11-16 15:46:39 点击:78 好评:0
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青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去追溯生命的本源。山高水好产新茶,便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僧人对茶的研究和酷爱。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在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这七棵树具有蒙山雾岚的灵气,茶质芳冽,成为贡品。大唐天宝年...查阅全文
佛家以茶为伴
日期:2014-11-16 14:53:26 点击:220 好评:0
中国种植饮用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早与寺院僧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僧家戒律甚多,就饮食来说,戒荤、戒酒,惟不戒茶。有语云:有酒成仙,无酒成佛。佛追求随缘,无我,是出世,是因果,与酒的狂放、张扬、愤世嫉俗格格不入。佛家讲平和,这与茶的清雅、淡泊、澄明极是相和。 佛家有早晚念课的规矩,比俗生自然要守时辛苦得多,...查阅全文
沏茶去开悟
日期:2014-11-16 13:42:34 点击:91 好评:0
普陀山的全山方丈戒忍法师言:禅,讲的是修身养性。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以柔克刚,处处能生存;生命若水,便能生生不息,永不枯竭。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于下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与渊博;行为修到同水...查阅全文
禅是一种智慧的思维
日期:2014-11-16 12:15:45 点击:175 好评:0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查阅全文
禅门茶有三德
日期:2014-11-16 11:55:15 点击:136 好评:0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就在生活应用之中,或者说,禅就是生活本身。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生活中体味,在...查阅全文
遇水舍己 而成茶饮
日期:2014-11-15 16:25:43 点击:316 好评:0
茶与茶禅,能作为领悟人生系一大苦聚集的理路,以和静怡真,以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之道,从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中体会生活的平凡、感悟宇宙的奥秘、人生的哲理。从品茗的身心放松中,体悟到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当然,我们可以更将茶禅一味之说追索到大...查阅全文
借茶说禅的无我
日期:2014-11-15 15:07:07 点击:192 好评:0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禅一味的中国传统释家禅茶茶道,与道家茶道,同样是中华茶文文化的经典。中国的茶已在世界上备受推崇的今天,国人更应该了解更多茶事,学习更多关于茶的经典。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以茶说禅,借茶说禅的无我,是一种譬喻,是一种方便,更是一种...查阅全文
茶和禅的因缘际会
日期:2014-11-10 16:20:42 点击:147 好评:0
追溯茶与禅的渊源,颇有意趣。 最传奇的说法,是说六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使中国,为弘扬佛法,他誓言要面壁禅定九年,其间不能睡眠。前三年的时间,达摩成功坚持了下来,可后来便渐渐熬不住,一不小心睡了过去,醒来后达摩羞愤交加,为了自我惩罚,竟把一双眼皮割下,掷于地上。说来神奇,这被割掉的眼皮一落地,便化为一棵枝叶...查阅全文
茶是佛的化身
日期:2014-11-10 10:30:59 点击:164 好评:0
大乘佛法普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了度化众生,佛化身千百亿。因此,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佛的化身。茶自然也是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为众生解毒、解渴、净心养性,最终让众生觉悟成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树叶能承载起无穷的自然之道,人通过喝茶取得与自然界的沟通,获悉宇宙的真理,最终可悟得佛性...查阅全文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即见性成佛道
日期:2014-11-09 16:56:29 点击:200 好评:0
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我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就如吃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有可能成为人们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缚。因此禅宗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禅茶的深厚基础,缘真实体验的深刻性。 正是在悟这一点上茶与...查阅全文
修如来禅的“坐禅”茶道
日期:2014-11-05 15:31:57 点击:224 好评:0
唐代寺院饮茶助修,逐渐普及,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从此可见由僧人坐禅饮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间转相仿效的饮茶风俗。而宗门亦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写入《百丈清规》。 佛教丛林制度,由唐百丈禅师立《百...查阅全文
遇水舍己 济人无数 为茶饮
日期:2014-11-05 14:50:29 点击:102 好评:0
偶一日,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 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查阅全文
品一杯茶舍己布施的禅意
日期:2014-10-31 17:24:19 点击:142 好评:0
喝茶最好的心境,是静心和沉稳。 水面静,才能映 出完整的月亮, 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 和能量。 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态, 心态决定成败和苦乐;接受良好的能量,是养 生的最佳途径。 心静者不浮躁,沉稳者不轻 ...查阅全文
修三世得与佛近 因果善缘有定数
日期:2014-10-31 14:02:07 点击:87 好评:0
雨,一直下。我,安之若素。一份恬淡半清幽。 心,无比沉静。 时光静好如一朵清莲静静绽放。我像是举着莲花轻步而行从花香小径路过的女子,拥一泓清泉于心,置身于岁月的红尘中,细数一路一路的茶靡花事,几分欣喜与忧伤,几分痴缠与轻狂,卷卷如烟氤氲在人生最盛美的青春年华。眺望,细雨朦胧如清秋的夜般散发一袭烟凉。怎奈,红尘深...查阅全文
茶本寂寞 清香如诗
日期:2014-10-30 16:49:57 点击:149 好评:0
茶本寂寞,平淡如水。在纷繁复杂的尘世,拥有平淡是一种幸福,它能够帮助我们坦然面对。绚烂之极归平淡。这平淡,是更深入的淡定,更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 茶本寂寞,清香如诗。寂寞时,掬一捧清泉,洗去浮尘,袭一身长袍,独立于断桥残雪,看西湖里一枝衰败的荷花随风颤动,吟一句风动衰荷寂寞香,断桥残月共苍苍。 杯中,铁观音的绿...查阅全文
禅和茶的千丝万缕
日期:2014-10-29 17:21:03 点击:167 好评:0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茶一人生。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亦能使人顿悟禅意。有人问慧能:茶,苦味还是甜味?慧能答:茶,无味。品茗至此境界,实乃佛家的放达之处矣。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亦能使人顿悟禅意。 竹影清风,流水潺潺,琴音渺渺,古色古香的不比堂中,散淡清逸的茶画大家悠然品茗,汲...查阅全文
图文解说
佛门的茶事活动
佛门的茶事活动
正清和雅 禅茶一味
正清和雅 禅茶一味
一茶一禅:天下至清本色
一茶一禅:天下至清本色
茶、禅、佛一体
茶、禅、佛一体
佛家的“空”与禅茶一味
佛家的“空”与禅茶一味
<b>禅茶一味:空无与和满</b>
禅茶一味:空无与和满
<b>藏传佛教与茶的渊源</b>
藏传佛教与茶的渊源
<b>何谓茶禅——禅茶何味</b>
何谓茶禅——禅茶何味
<b>佛教对日本饮茶习惯的影响</b>
佛教对日本饮茶习惯的影响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水不是茶茶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水不是茶茶
<b>“茶禅一味”的前世与今生</b>
“茶禅一味”的前世与今生
<b>解读“禅茶一味”的两层含义</b>
解读“禅茶一味”的两层含义
“禅茶一味”的两层含义
“禅茶一味”的两层含义
“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禅茶是一种智慧的思维
禅茶是一种智慧的思维
一味禅之 茶禅一味
一味禅之 茶禅一味
<b>如果中国没有佛教或许我们现在</b>
如果中国没有佛教或许我们现在
禅茶的文化内涵
禅茶的文化内涵
禅茶的历史溯源及禅茶精神
禅茶的历史溯源及禅茶精神
<b>茶与禅 共六度</b>
茶与禅 共六度
<b>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b>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b>禅茶文化 一念觉悟</b>
禅茶文化 一念觉悟
<b>禅茶——以茶道省悟人生之道</b>
禅茶——以茶道省悟人生之道
<b>茶里的“苦静凡放”</b>
茶里的“苦静凡放”
热点排行
5 空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