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茶会
大清早,参与本次论坛的重要嘉宾便踏着清晨的薄雾来到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茶会会场——营盘山。
顺着蜿蜒的石头小迳一路向上,穿过层层叠叠的生态茶园参会嘉宾在茶祖庙前净手、静心、怀揣敬畏自然之心安静等待祭祀茶祖。片刻,祭祀茶祖的老者在神农氏、陆羽、帕哎冷的雕像前念诵经文,一把佩刀、一壶清茶、一本茶典,充满仪式感的祭祀,感恩祖先留下的珍贵茶树,造福子了孙后代。
在少数民族欢乐的歌舞声中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茶会在营盘山品鉴园里正式开始,论坛茶会由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先生主持。
张武先生说,“这是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我建议更多的茶学专家、学者把目光转向做茶人,种茶人,因为对世代生活在这里以茶为生的少数民族而言,茶是他们的一种信仰,我觉得这些是茶文化学者应该关注的点,刚刚祭祀茶祖仪式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每年采茶之前必须举行的仪式,以表达的对茶树的感恩,对自然的敬畏。此外,今年的论坛我希望有所创新,因此,没有选择在会议室里坐而论道,而是走进茶园亲近自然,我建议专家不要看稿子,用漫谈的方式讨论茶。”
本次论坛以茶会形式展开,分为:世界茶源、天赐普洱、茶马古道三组专家分开研讨,各界茶人、专家、学者无拘无束地坐在一起开怀畅聊,很多观点与话题在此交锋,深入浅出的为“绿色普洱生态家园”谏言献策。论坛期间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同志来到茶席前聆听各地嘉宾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不同声音并以学者身份参与讨论。(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本次讨论内容详见《普洱》杂志)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参来到茶席前聆听嘉宾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不同声音并以学者身份参与讨论
以下是今天论坛茶会部分嘉宾漫谈内容(排名不分先后)
朱宸仪:当代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年轻人没有自信说,“自己喝到一杯好茶”,因为茶给年轻人的印象比较传统、深奥、刻板。我们如何用简单的方式带领更多年轻人进入茶世界,这个话题值得我们讨论。我所说《传统与时尚:茶·易》易,是平易近人、简易的意思。把喝茶的形式变简易,简易不代表简陋。提升美感,简易不忘本,不失去茶的文化。在台湾有很火的“时间茶”深受年轻人喜爱,茶用威士忌的瓶子装起来,可以欣赏茶汤颜色的渐变,既是传统的,又是年轻的。用简单的话,传达茶深层次的理论。
叶羽晴川:做茶的人做好茶,品茶的人才能喝好茶,一款茶好与否,不是听某位专家说,某个茶人说,某个品牌说,我们不要忘记听自己的身体说。茶本来是一件闲事,但很多人被茶所累,我写了很多书,有时候太多的知识积淀,反而阻碍了喝茶这件闲事,喝茶反被知识所害。不如给他/她一杯好茶,用茶汤打动人。
叶荣枝:80年代我们喝茶单一,没有太多选择;90年代茶叶贸易流动起来,喝茶的人开始慢慢变多;现在是历史上喝茶人数最多的最高峰期,我们要怎么把握这个时机。现代茶文化复兴有六个方面,1.饮茶人口年轻化 2.饮茶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提高 3.中产阶级的增加 4.感性的消费 5.潮流的消费 6.网络带动的消费。
周重林:《一带一路,茶马古道的研究与实践》在25年时间,茶马古道从学术概念变成文化遗产与国家战略,无数纪录片,著作以茶马古道为题。带动了普洱茶热销,也带动了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业。另一方面,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是一场消费观念引发的产品重塑。还有,云南相继发现千(百)年古茶树,让我们确立中国云南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这些年,涌现与培养一批茶学科研团队,文化团队,从而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黄西谊:我谈《英国饮茶文化的阶层差异与趋同》希望能从社会学的角度助推普洱茶产业。英国有句话叫,“如果一整天是一个句子,那么茶就是标点符号”。从茶流入英国在短短十年间,成为英国人的国民饮品,这值得我们思考。
台湾茶人:茶就是生活,年轻时去到紫藤庐就会觉得自己是文青,并且乐此不疲的去紫藤庐喝茶,这就是茶来带的生活符号,台湾走三步路都有卖茶的小店,把茶变得时尚,变得让年轻人容易接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