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由东方茶韵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日铁壶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茶香四溢,宾朋满座。日本国家级铁壶匠人荒井干雄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关于铁壶的制作工艺、使用方法,以及中日茶文化的差异。
荒井干雄在铸造工艺上有严格的规范和体系,在铁瓶装饰技术上也颇有建树。除了传统的印刻技术外,还掌握了金银镶嵌技艺,尤其以大片的錾刻银片最为出众,独树一帜。
据了解,砂铁壶是铁壶的一种,工艺难度极高,成壶率仅有50%,制作周期需要花3—4天。制作每一把砂铁壶的壶身都要单独注模,一模一器,时间与成本极高。砂铁壶色泽光亮油润,用壶盖敲击壶身还会发出钟鼎击磬般的清脆响声,使用寿命约90年,是一般铁壶的3倍以上。
活动现场,荒井干雄现场演示了用蜂蜡制模和壶身嵌银技术。失蜡法源于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玲珑剔透,有镂空效果。铸模完成后再用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砂铁熔液,便铸成器物。
对砂铁壶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茶艺师用砂铁壶烧水,沏茶,现场品鉴了两款老茶:90年代末普洱生茶和老六堡,现场来宾纷纷称赞砂铁壶将老茶的内质与陈韵完美的呈现,口感顺滑,茶韵十足。荒井干雄介绍,使用砂铁壶烧水,释放二价铁更快、更容易人体补铁;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也使得所烧的水更甘甜、更柔顺,泡的茶也就更好喝。
砂铁壶的唐盖(壶盖)以铜作为原料,其制作技术由中国唐代传入日本,所以称之为“唐盖”。铁壶的壶身和把手是分开制作的,由一位专门做铁壶把手的人来打造,工艺精细。而这位手柄打造者目前已经80多岁,每天只能打造几把。因制作需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很少有年轻人继承这项工艺,传统工艺的流失十分严重。
活动尾声,荒井干雄希望以“铁壶”作为媒介,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