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种植知识 >
云南茶树病虫害发生的概况简介
普洱茶
一、云南茶树病虫害发生的概况介绍
云南茶区主要位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热带和暖温带地区,适宜病虫杂草孳生蔓延和繁衍,茶树病虫害种类多,据统计云南茶区茶树病虫害约326种,其中病害约30种,害虫约296种。
 
二、云南茶树病虫害都会发生在什么地方
茶树芽叶病:害主要有茶白星病、茶饼病、茶芽枯病、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等,前两种病害为低温高湿型病害,高山茶区发生较重。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痘病和茶煤病等则为成叶、老叶的主要病害,各茶区均有发生。
茶树茎病:主要有茶红锈藻病、茶枝梢黑点病等。老茶园和古茶园中常见茎病有苔藓地衣、膏药病。茶胴枯病在幼龄茶园、苗圃和留养枝条的茶地有发生,其中对幼龄茶园和苗圃危害较大。
茶树根病:主要有茶根腐病类和茶苗根结线虫。
 
茶树害虫:大部分为昆虫(茶树害虫约296种,其中昆虫约285种),还有少数害螨和害鼠昆虫群落中以鳞翅目蛾类和同翅目蚧类为多。就全省而言,众多广布性害虫种类,以滇南至西南部大叶种地区发生为多,危害较重。而且存在某些地区性特点的南方种类,如茶黄蓟马、茶籽盾蝽、咖啡小爪螨、茶谷蛾、大蟋蟀、黑壶链蚧、茶旋皮象甲、茶跗眼天牛、茶枝小蠹虫等,以上属种限于南部或至少种群发生与危害较北部为甚,滇北小叶种地区,茶树害虫种类相对较少,与四川、贵州邻省虫情相近似,茶脊冠蝽在昭通、曲靖一带同样有所发生而为滇南茶区所不及。
 
三、云南茶树的主要害虫有什么?
吸汁类害虫
①咖啡小爪蝴(又名茶红蜘蛛)。无公害防控技术:一般茶园也可以用73%克螨特1500-2000倍,20%四螨嗪1000倍,15%达螨灵3000~4000倍,20%双甲脉1000~1500倍,非采摘期用0.5度石硫合剂。
②茶树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控技术:分批多次及时勤采,降低虫口密度。及时除草,减少虫源。
③黑刺粉虱。合理修剪:黑刺粉虱的发生与茶从通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茶从要进行合理的修剪,使茶树通风透光。黄色粘板(纸)诱杀也有一定效果。保护利用天敌:粉虱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和瓢虫,在茶园施药时,应注意加以保护。
④茶蚜。结合修剪,剪除过密虫枝。
 
刺蛾类害虫
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是为害多种林木、果树和经济作物杂食性害虫其幼虫体扁形、椭圆形或近长方形,一般生有枝刺和毒毛,也有部分体表光滑无刺,无毛或具瘤。触及皮肤,红肿痒痛异常,俗称“青钉子”“痒辣子”等,故称刺蛾。云南省至1982年止,仅在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发现刺蛾类害虫42种。其中分布普遍,危害性大的有:窃达刺蛾、副纹刺蛾、扁刺蛾、背刺蛾、白痣姹刺蛾、乳丽刺蛾、茶奕刺蛾、闪银纹刺蛾、铜斑褐刺蛾及几种扁刺蛾属、褐刺蛾属等10多种。各种刺蛾主要由其他林木上迁来,常在茶园中交替发生,将茶树叶片食光,造成一定损失。无公害防控技术:清除虫茧,灯光诱杀。
 
卷叶性害虫
卷蛾科的成虫为小型蛾类,前翅近长方形,有的前缘或外缘弯曲内陷,翅尖突出,静止时两翅合拢成一钟罩状,体色多为黄色、褐色、棕色、灰色,并有各种花纹。主要有: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谷蛾。无公害防控技术:适时分批采摘及时摘除1~2龄幼虫虫苞和卵块,降低虫口密度。严重的茶园可行轻修除虫,并将虫苞和枝叶及时处理。诱杀:成虫盛发期,用灯光、糖醋液、性信息素等诱杀。保护和利用天敌,这类害虫天敌较多,云南省仅寄生蜂约40多种,一般寄生率在15%~70%。
 
蓑蛾类害虫
蓑蛾类害虫也为茶树上一类隐蔽性害虫。因其幼虫吐丝作成袋形虫囊躲于其内,食害茶树叶片。行动时将头伸出,负囊前进。故又称袋蛾、避债虫、俗称吊苞虫、蓑叶虫。主要有:大蓑蛾、茶蓑蛾、褐蓑蛾。无公害防控技术:根据蓑蛾类害虫扩散能力差,常先点片发生后集中为害的特点,应经常检查虫情,集中消灭于点片发生阶段。摘除虫囊:幼虫生活于虫囊中,而且多数较大,被害状明显,有利于人工摘除,可结合茶园的采摘,管理随时进行。剪除虫枝:尤其几种虫囊小的蓑蛾,人工摘除不尽,可视为害情况进行剪除。保护天敌。
 
四、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有哪些?
农业防治:就是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有目的地定向改变某些环境因素使其不利于病虫的发生和危害,达到保护茶树防治病虫的目的。
 
生物防治:利用各种有益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害,即为生物防治。主要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持久、经济、有效的特点,口益为世界茶园所重视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广泛。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米防治病虫害,即为物理防治。茶园中较多的是利用害虫的群集性、假死性、趋光性、趋黄性等,采用人L捕杀、灯光诱杀、黄色粘板(纸)诱杀、糖醋液诱杀等。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米预防或直接消火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最突出的优点是作用高效、迅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在充分考虑病虫发生动态及所处环境的条件下,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有机地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在尽量保持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将病虫的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五、鳞翅目外栖性食叶害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介绍:
鳞翘目外栖性食叶害虫指幼虫虫体外露,不做虫苞,卷叶等隐藏的一类害虫。包括刺蛾、毒蛾、尺蛾、斑蛾、鹿娥、夜蛾、忽蛾及蝶类。
茶毛虫
幼虫成长后体长约20毫米,胸部稍细,头红褐色,体浅黄褐色,气门上线褐色、上方有白线一条,各节有毛疣8个,其中第1~8腹节上方的有4个,前胸气门上线的毛疣呈黑色绒球状,其余毛疣均为黄色,所有毛疣上生黄白色毛,前胸和腹末的较长,向前后伸出。澜沧一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危害期1代在3~6月,2代在7月~10月上句,9月中句开始化蛹,10月~11月羽化产卵越冬。
 
茶茸毒蛾
幼虫成长后体长23~28毫米,头淡褐色、体黑褐色、背中及体侧有红、黄色纵线,各节疣突上生有黑白细毛,前胸两侧各有一长毛簇,前伸,第8腹节上有黑灰色角状毛簇一对,后伸,第1-4腹节背面各竖立一对灰褐色毛簇,密而整齐,如同毛刷。勐海(室内)1年发生6代,以幼虫越冬,次年2月下句化蛹,幼虫发生期分别在3月下句~4月,5月下句~6月中句,7月、8月下句~9月中句,10月上句-11月上句,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句。
 
油桐尺蛾
幼虫成长后体长约70毫米左右。体色随环境而异,有灰褐、青绿灰绿、黄揭等。头部密布棕色颗粒状小点,头顶中央凹陷,两侧角突起,额区下陷红褐色,前胸背面有2个颗粒状突起,腹部第4、5节背面两侧有一灰褐小突起,以第5节上的尤为明显。胸腹各节均有许多黑褐色小粒点。气门紫红色,腹足一对在第6节上。常立于枝、叶上,似一短枝,是尺蛾类幼虫的识别特征。勐海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羽化。幼虫危害期一代在4月下句~7月上句,二代在8月上句~10月中句开始化蛹越冬。
 
茶叶斑蛾
属斑娥科。幼虫成长后体长20~30毫米,体中部肥厚而宽,头隐于前胸节下,形似刺蛾幼虫,体黄色至黄褐色。除前端两节外,各节均生有疣突。体侧缘的较长呈红黄色,上生白色长毛2根,背面2列短小,上生黑色刺毛1~2根,气门黑色,幼期体背常有不定形褐纹。茧:长椭圆形、灰黄褐色,勐海1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次年3月中句、下旬大量化蛹。幼虫为害期第1代在4月中句至7月下句,第2代在8月中句至11月中句,第3代在11月下句至次年3月。
 
六、钻蛀性害虫及地下害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介绍:
茶天牛
幼虫孵化后直接蛀食枝秆:多为害近地面茎干和根,一般向下蛀食,虫道宽而弯曲,深可达一尺以上。并」近地南上方,有一细小排泄孔,附近堆集许多木屑状虫粪。老熟幼虫体长30-45毫米。圆简形,头淡黄色,胸、腹部乳白色,前胸宽大,背板有4个黄褐色斑纹,中后胸及腹部背面中央有隆起的肉疣。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根茎内越冬,次每4月化蛹,5月至7月成虫大量出现,6月上上旬有新一代幼虫蛀害。
 
茶籽象甲
幼虫蛀害茶果种仁,内充满虫粪,果外无排泄孔。老熟幼虫体长10~12毫米。头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至黄白色,足退化,体肥多皱,常呈“C”字形弯曲。一般两年发生一代,云南省勐海南糯山多为发生一年一代,均以幼虫及成虫在土内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4~6月出土。卵产于茶果内,孵化后在内为害到9-11月出果入土滞育不动,直到第二年8~9月化蛹不出,于第3年的4~6月出上为害。一年发生一代的茶籽象甲,当年越冬幼虫,次年3~4月化蛹,4~5月羽化,6月出上为害。
 
防治方法
剪除:被害枝秆常因失水上部枝叶枯萎、失绿,附近并有虫粪散布,易于发现,可进行剪除。捕杀:天牛成虫体大、行动迟缓,于5~7月进行捕捉。茶籽象屮有假死性,飞翔力弱在茶树下铺一张塑料布并震动枝千茶籽象甲卜落后将其收集捕杀,在幼虫出果期还可将采收的茶果,堆放在水泥地上,待出果后收集捕杀。保护天敌:这类害虫寄生蜂、寄生蝇及捕食性天敌均较多,应注意保护剪下的枝叶,最好先集中在天敌保护室内,让寄生天敌能飞出。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防治,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茶)AA级茶园用百虫僵600~800倍:绿色食品(茶)A级茶园、低残留茶园和一般茶园还可以用98%巴丹(杀螟丹)1000倍
 
七、地下害虫有什么种类、有什么特征和习性:
蛴蝤:为金龟子类幼虫,我省茶园有十多个种类,主要的有:大绿丽金龟、茶色金龟及豆金龟等。成虫食害叶片,幼虫营地下生活,咬食茶根,常将主根咬断茶株枯死,造成缺行断株。幼虫成熟时体长10~30毫米不等。头部一般黄色,胸腹部白色,具三对发达胸足,无腹足,体肥多皱,常弯曲成“C”字形。发生代数不一,多为一年发生一代,有的两三年一代勐海坝区多于3~4月化蛹,4~5月羽化,历年5~7月为成虫出土盛期,产卵于多杂草和腐植质的地段。
 
大蟋蟀:食性杂,于土中作土穴栖息,成虫和若幼虫昼伏夜出。咬害茶树幼茎,造成大量缺株。成虫体长40~45毫米,黄褐或暗褐色,头较前胸宽大,前胸背中有1纵线,两侧各眼形黄纹,若虫与成虫相似,唯体较小,色较浅,2龄开始具翅芽。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穴中越冬,5月见成虫,盛期在6月中下句,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8月上旬有若虫出现。
 
白蚁:在云南茶区为害茶树的白蚁主要有:黑翅士白蚁、黄翅大白蚁及木白蚁等几种。白物蚁于土中作巢群居,啃食茶树根、茎皮层和木质部。往往使幼龄茶树整株死亡,较大的茶树并典沿主干向上,用土作成泥被,在其中取食,致树衰弱、枯死。白蚁为多型性昆虫,同一蚁群中云具有翅蚁、无翅蚁、蚁后、蚁王、兵蚁以及工蚁,白蚁体均较软,大多体色浅,工蚁体小,头南大面圆,兵蚁稍大,头显着较大,上颚特别发达。有翅蚁棕黑色至黄褐色,每年5~6月黄昏树培后及早晨出土群飞。
 
防治方法:因这类害虫潜居土中,为害茶树根茎,防治上多针对土壤进行,其主要方法有:苗圃,种植沟内,不宜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或过于集中。残枝、断桩皆应清除干净,避免招引金龟种蝇等产卵,引诱白蚁等的为害。人工捕捉:种植前耕作中,见有此类害虫随时捕杀。诱杀:以粗糠、油饼炒香后加农药拌匀,挖穴埋于土中,或堆放洞口附近,以及用干枯枝叶、甘蔗渣、新鲜嫩叶等,挖坑放入盖土。金龟子等成虫还可用灯光诱杀。
 
八、茶树茶饼病的症状、发生规律是什么?
茶饼病
1.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嫩叶和新梢,叶柄、花蕾及果实上也可发生。病斑多分布在叶缘和叶尖初为淡黄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为表面平滑而有光泽的病斑,直径为2~10毫米,并向下凹陷,同时叶背病斑处突起呈饼状,并产生灰白色的粉状物,病健部分界明显,最后病斑变为暗褐色或紫红色溃疡状,甚至形成孔洞,叶片渐枯萎凋落。若叶柄或新梢上发病,一般病部呈轻微肿胀或成瘤状,其上也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瘤状物渐渐萎缩变为暗褐色,病部以上的新梢及叶片枯死。
2.发生规律: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活的病叶组织中越冬,到次年春季,当月平均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病菌即生长繁殖,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茶树幼嫩部位,如雨水充分,担孢子即可发芽侵入叶片组织,在条件适宣时,病菌经过3~4天就可在叶片上产生病斑,1~2周左右,在病斑上产生白粉,孢子成熟后,再继续随风雨传播。病菌主要通过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
 
3.防治方法:茶饼病可通过苗木进行传播,故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从病区调运带病苗木。农业措施:勤除杂草,及时修剪,保证茶园通透良好,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及时分批多次采摘茶叶,尽量少留嫩梢、嫩叶,以减少浸染机会。秋季结合茶园管理,适当时期进行修剪,以避免抽生新梢时遇发病盛期而感染病害,彻底摘除病叶,减少菌源。药剂防治: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茶)A级茶园非采摘期喷0.6%~0.7%石灰半景式波尔多液: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用多抗霉素100ppm防治茶饼病效果良好。喷0.2%~0.5%硫酸铜也有较好效果,但是要限量使用。用99%绿颖50~100倍液,连续施药次,问隔时间为7天。绿色食品(茶)A级茶园和低残留茶园还可以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据试验研究,喷施9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效超过0.2%硫酸铜液。一般茶园还可以喷75%十三吗啉乳油1000~1500倍。
作者:说茶网
日期:2023-12-1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