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中国茶叶的“黄金时代”就在今天
普洱茶
1980年到2030这50年,我们定义为中国茶的今天。其中,1980年到2005年称为中国茶的复兴年,2006年到2030年称为中国茶的黄金年。而恰巧,2005年中国茶的总产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一同来看。
普洱茶
中国茶的复兴年(1980年——2005年)
中国茶的复兴年,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已提出。受茶叶全书影响,他启动了中国的茶叶科学,在各地建立了茶叶科学研究所,从育种、加工来深入解剖茶叶。此外,他还在茶叶专业院校设立茶叶科学系,推动茶叶科学的发展。所有努力其目的是解决温饱,追求生存与进步。
 
一个重要测量指标:人均GDP——1000美元
世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公认值:人均GDP到1000美元时,是测量某一地区贫困程度和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1980年我国人均GDP为463元,约为100美元,1998年人均GDP为6796元,突破1000美元,2006年人均GDP约为16500元,达到2000美元,201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3935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均GDP——1000美元,这个重要指标标志着人民大众开始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生存和进步。
普洱茶
还有一个指标——人均肉食消费量
1980年,人均肉食消费量仅为34g/天/人,2005年71g/天/人,2010年75g/天/人。可见2005年起,人均肉食消费量大幅增长。在1980年左右,平均一个家庭一周吃一次有肉的菜,肉食紧张,平时基本吃不到。肉食量是影响着饮茶量:吃不到肉,喝茶也喝不动,喝茶也会较为清淡,一些地区肉食量大,不仅喝茶多,而且更多喝发酵程度较高的茶。所以以往人们只喝一些清淡的绿茶,与自身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
普洱茶
中国茶的复兴年经历25年,解决了基本温饱,推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中国茶的黄金年(2006年——2030年)
将2006年——2030年定义为“中国茶的黄金年”,概念始于浙江大学教授王岳飞。这将是中国茶叶发展顺风顺水的时代,此时解决的核心目标是享受,追求的是快乐与健康,“人均饮茶量1kg”将成为重要指标。
普洱茶
如果从公元758年陆羽写成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算起,中国用了约1200年达到2000年人均饮茶量约300g,2006年人均饮茶量400g的进程。而从2006年到2012年,中国茶飞速发展,短短6年年人均饮茶量达到1kg。这意味着:人均每天消耗1g茶到人均每天消耗3g茶,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人均饮茶量解决的是“享受”。如果这个阶段“茶”解决了快乐与健康,这将是最好的时代。相较酒和咖啡,也许可以解决“快乐”,但解决不了“健康”。虽然茶过去解决健康,但由于载体方式和商业方式的设计,并没有解决快乐。喝茶是一个快乐的游戏,所以现在无论是喜茶、奈雪的茶还是小罐茶,如果解决了“快乐”,就会满足这个阶段的享受目标。
普洱茶
土耳其的年人均饮茶量超过3kg,人均饮茶量为世界第一。距离“3kg”,中国茶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相信我们的饮茶量也将持续提升。
结语
这50年,是人类历史上最神奇的50年。很庆幸,我们可以站在“茶”的立场,以“茶”的角度,去享受这50年,去体验这50年。我们共同见证!
 
作者:老罗评茶 罗军 编辑部
日期:2023-12-1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