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
从全国来看,中国的饮茶习惯,在秦朝统一巴蜀之前,就已经在巴蜀之地兴起来了,且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从《华阳国志》所载来看,西南夷在西周初年,巴蜀是“园有芳纡香茗”,向朝廷进贡的物品中就有茶,说明茶事在中国西南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
秦汉之后,中央集权加强,使得“山泽之财”集中,形成了“平输之藏”,雄厚经济实力伸向四方,并辐射出磁铁般向心力,吸引着周边各族的内聚。西南饮茶风俗,也由此沿着长江流域逐渐向外传播。
在云南,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设置郡县,将西南夷地统一纳入中国版图后,滇茶成为边疆向内地输送之物。后来,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发展,种茶、贩茶由川滇不断沿着金沙江向东传播,茶叶由药用过渡到广泛饮用,从而进入社会各阶层人士生活中。
据《云茶大典》记载,晋·傅巽《七诲》将南中茶子与国内外名特水果物产并列为“茶子”,即成块成个的紧茶。隋朝统一全国,民间流传《茶赞》“穷春秋,演河图,不如栽茗一车”,推动饮茶习俗在北方传开。
到了唐代时期,饮茶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尤其在中唐之后,饮茶风俗日盛,成为国饮。唐代饮茶以烹煎为主,将茶饼碾碎成末再饮。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人点茶技艺更加高超。元末明初,饼茶生产渐趋衰退,散茶开始被人们接受,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的饮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从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到明代的简洁泡饮和清代茶饮的普及,茶已经成为中国的国饮和大众生活日常必需品,茶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