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心细的茶友会发现,茶汤在凉了之后,颜色变得浑浊,也没有刚泡出来那会儿好喝,整体韵味有蛮大的差别。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影响茶汤韵味变化的因素
大家知道,茶中所散发香气的物质,多是高沸点芳香类有机物,只有在高温下才能挥发成气体,同时高温会导致分子运动较快,所以热茶通常香气明显。
一旦温度降低,分子逐渐开始停止运动。茶汤中的茶多酚、维生素等容易氧化,其含量逐渐减少,香气也减弱,滋味随之凝滞。
与此同时,温度降低导致茶水中的咖啡碱、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形成成络合物。因此,茶汤冷置久了,颜色会变成黄褐,甚至浑浊,滋味也不如之前。
冷泡茶韵味为什么变化小
冷泡茶,茶汤原本温度就低,析出的内含物质也没有热泡那么多,而且低温本身就不容易导致茶汤内含物质氧化变色。
还有,茶叶中带有涩味的单宁酸以及产生苦味的咖啡碱等物质都不易溶于冷水。所以说,用低温水泡茶,那些有较强收敛性的物质析出较少,而具有纯爽、鲜甜口感的游离氨基酸和多糖类物质则更容易溶出。
因此,冷泡相对于热泡而言,放置较长时间,茶汤的变化也没有那么明显。
热泡茶的营养相对更高
2008年,台湾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做过一项研究:以茶水比为1:50冲泡,将茶以90℃的水温浸泡20分钟,对比4℃的水温浸泡24小时,然后检测其萃取物含量。结果发现,热泡可萃取的物质含量,约是冷泡茶的2倍;儿茶素总量多了20%;而且抗氧化效果也是以热泡茶更佳。
由此可见,高温冲泡后久置的茶汤与冷泡茶概念也是不一样的。有些茶通过冷泡确实别有一番滋味,而热茶还是在50℃饮用更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