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茶友问起:为什么偏爱有时间痕迹的老茶?是因为老茶比新茶好喝吗?
显然,这原本是两个问题,却被好奇的茶友以简单的因果方式归为一个问题了。
首先,我偏爱老茶的事实很清楚,但因此推断出我以为“老茶比新茶好喝”,就是提问者自己臆想的结果了。其实,我很明白提问者的心思:他多半是更愿意感知新茶的清香,所以疑问我这个看似非常理性的茶人为什么偏爱老茶?
一个茶人选择偏爱什么茶的因素很多。“好喝与否”本来就是个纯粹私人化的不确定因素,它不但会因不同个体的口感习惯、民俗文化、年龄经历等差异而有不同表达,而且它也并非茶人选茶的唯一因素。毕竟,只要是正规厂家出品的合乎食品标准的茶品,可以平庸,但不会难喝到哪里去的;毕竟,国人喝茶的动力,更多源自茶为健康之国饮的基本认知,而并非品饮热情。
相反,品鉴意蕴下的心绪因素更能潜意识地引导茶人的品鉴方向。因为,茶事只有回应了心绪诉求才能真正打动品饮者;因为,一个称得上茶人的喝茶人,是有品饮热情的;而品饮热情,是茶事审美最根本的冲动。
如此一来,以笔者已然进入苛求寂静状态的知天命年岁,更愿意偏爱相对更安静的有时间痕迹的茶,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是,笔者同时还是个有品饮热情的茶人。一个有热情的茶人是不会拒绝新茶的,因为那是他们每年新茶季时晃荡于茶山的因缘所在;因为他们明白,茶之老韵的安静从来就是建立在对新茶新韵热爱的基础上的,没有新茶的感知,何来对茶之老韵的深刻眷恋。
其中的逻辑,恰似一个有缘人禅修觉悟的过程:一个觉悟者,如果没有曾经激情万丈的任性宣泄,又何来执意空门的寂静禅修之因缘。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所“觉”才能有所“悟”,一切“悟”都是“觉”之果。黑格尔说得好:存在即合理。生命之历程,无论如何曲折,其本原都是绝对精神,只要它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那么其生命轨迹上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茶品淳化的历程亦如此,只要不背离自然规律与科学逻辑,茶品的新老不过是不同阶段下的生命表达而已。茶品本身而言,无所谓优劣;但对品饮者而言,却意蕴满满。因为,不但新老茶品所对应的分明是两种不同的茶韵表达;而且这个渐变过程分明也是品饮者精心为之守候的结果。
如果说,前面所有的文字铺陈只为强调本文标题中的“品鉴意义”,那么,笔者如此大费周章的目的,无非是想表达“品鉴意义”对“茶之老韵”存在的价值。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品鉴基础,茶之老韵不过是百姓口中的“旧味”,也就不存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身了。
有了品鉴意义的加持,我们就可以慎重其事地讨论“茶之老韵”主题了。
众所周知,老茶,真正唤起茶人们品鉴热情的还是它们各自所对应的茶之“老”意:也就是那些岁月风化消磨下,它们各自淳化过程中留下的时间痕迹。虽然,不同茶品的时间痕迹茶汤表达细节不尽相同,但都不乏一种特殊的“老韵”。
这种老韵的香很安静,安静到你刻意深吸吐纳着去寻它时,它却小心翼翼地用浓郁的沧桑感宽慰你;这种老韵的甜很干净,干净到你莫名伤感时,它却不依不饶地用绵长的回甘滋润你;这种老韵的气息很纯粹,纯粹到你欲言又止地感慨时,它却不动声色地用微醺的悸动温暖你。
有人说,讨论老茶的时间痕迹是个伪命题,因为它更多是资深茶人们基于以往品鉴经验上的私人感知,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笔者却以为:这种认知只是那些还没有真正感知过茶之老韵的茶友们的一个错觉。实际上,通过茶汤比较来完成对一款有着不俗时间痕迹的老茶的感知鉴别,是大部分不刻意纠结的喝茶人,都可以轻松完成的事;反倒是对那些徘徊在好与不好之间的时间痕迹,又或者是对那些商家刻意做旧模糊过的时间痕迹的判断,普通茶客可能会难免困惑。
常言道:尽管世间好茶的口感滋味不尽相同,但它们赋予品饮者的身心感知结果却都如出一辙的愉悦欢喜。那些深刻有时间痕迹的茶之老韵亦如此,只要品饮者肯放下纠结之心,少听或不听那些在你静心品鉴之前就急于硬塞给你的故事,回归真实无分别心干涉下的身心感知,自然会得出一个清晰的品鉴结果。
当然,除了学会忠实于自己的身心感知外,还应该知晓些专业茶人都会谨慎规避的感知误区。
误区一:老茶都会表现出迥异于新茶的“茶汤红浓、滋味厚重”之“陈韵”口感具象,陈韵之后,再久远些就可能出“参韵”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判断老茶的金标准,其实不然。因为“茶汤红浓、滋味厚重”之表象是可以通过特殊工艺快速完成的。而品鉴意义上的“陈韵”和“参韵”,还必须具备“香扬水鲜活、鲜爽渗透力”的“茶之活性”。具体表现为:初泡茶汤透彻味甜,绵滑喉顺;再泡茶气卓著,韵感十足;三五泡过后,通体温暖,冷香悠长。如果品鉴过程中感知到任何不和谐的涩、苦甚至锁喉感,就一定要小心了。尤其是明显锁喉要千万留意!因为它有可能是非法商贩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催化出来的假老茶了。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市场上并不缺乏先用高锰酸钾处理,再放置数年后隐秘出场的个案。
误区二:茶只有经过南方高温高湿环境的侵蚀才能蜕变成老茶,也就是茶界常说的“湿仓茶”。这种误区主要建立在目前老茶基本都源自南方仓的事实。但另外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懂茶之人并不欣赏“湿仓茶”。因为,这种茶是不具备“香扬水鲜活、鲜爽渗透力”的“茶之活性”的。它们虽然汤感浓厚,但没有个性,不足以氤氲起茶人的品鉴热情。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茶人们开始意识到干仓存储对茶之活性保留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88青”这款原本不过是大益最接地气的7542茶饼在被长时间干仓存储后,因为香港人一个简单的“88青”命名而史诗般经典崛起的故事。
误区三:不管什么茶,只要距离生产日期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可以蜕变为一款如“88青”一样千万倍升值。我常跟茶友们说,在茶品极大丰富的当下,再想出现只要足够老就惊艳的故事是不可能的了。随着国人对茶事品鉴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款缺乏优秀生态之原料基础、精益求精之工艺支撑和专业严谨之存储沉淀的茶品,仅凭虚无缥缈的故事,是很难再打动茶客,因为当下的茶市最不缺的莫过于故事了。
文字宣泄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时间沉淀下自我淳化是老茶最根本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自我淳化又是老茶时间痕迹中最模糊的意象了。记得我曾在《老茶,“越陈越好”的意志何在?》一文中感慨过:“越陈越好”一定不是茶商们贩茶的初衷,因为茶只有被消费了,才是推动茶事产业长治久安的永恒动力。如果茶叶最有价值的价值都停留在终端消费者手中,那么还有哪个茶商愿意为茶事的寂静美好鞠躬尽瘁?
或许,肯于红尘纷扰中如斯而为的,无论是茶商还是茶客,都是茶事审美任性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