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茶为什么会给人以“涩”的感觉。涩感是一种收敛的、收缩性的“触感”而非味觉。也就是说它针对的是舌面的“表皮”而不是“味蕾”。那么为什么茶汤会给舌面收涩感?
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它属于儿茶素类,学名茶多酚,也叫茶单宁。单宁是茶叶中苦涩味的重要来源。为什么有的茶苦而回甘,有的茶久涩不化呢?原因就出在茶单宁身上。单宁分为两类,一是可以水解的大分子“水溶单宁”,二是不可水解的小分子“缩合单宁”。
茶叶在生长过程中,若是遭到了虫害,作为植物的应激性,它就会分泌更多的缩合单宁让自己更难吃、更苦涩,以避免遭到虫子的侵害;反之生长环境中若是有其他更好吃的植物,虫子自然也就不会吃茶叶,茶叶也就没必要分泌缩合单宁,而可以分泌不那么苦涩并可以分解的水溶单宁了。这就是为什么“好茶的生长环境中一定要有其他植物做遮蔽物”的道理。
知道了单宁,再来说说人体方面。人的舌头上分布着舌苔,而舌苔的排列是中间舌面的部分厚而均匀、舌尖及舌侧由于和牙齿的刮擦较薄,更松散一些。这也导致舌尖和舌侧更加敏感。于是当含有大量缩合单宁的茶汤进入口腔,这些更薄的部分就更先受到刺激,所以大多数给人“涩”感觉的茶,涩感都集中于舌头的这些部分:舌尖、舌根或是舌侧。
这是涩感。那么“刮舌感”又是什么?
首先需要知道,刮舌感和涩感一样,也是触觉。导致这种感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茶皂素。
茶皂素是优秀的“润滑剂”,它有良好的起泡、润滑效果。泡茶时,第一道水注入,激起的泡泡就是它的作品。再想想:如果我们一直漱口,是否舌面就会感觉干燥、不舒服?因为舌面的唾液等润滑液被过多过量的水带走了。
知道了这两点,就可以明白刮舌感是什么了。茶汤成分中的茶皂素本来占比就较少,而生长环境不那么好的茶叶茶皂素就更少,因为它需要用能量去制造其他物质——为了阳光制造色素,为了虫害制造单宁,等等。
于是在喝这样的茶的时候,舌面的润滑度就不够了,而茶汤反复在口中激荡,带走大量唾液的同时,高温和单宁类物质促使舌面收缩,唾液分泌得更少,自然舌面就会有“刮、刺挠、干燥不舒服”的感觉。
而茶皂素丰富的茶叶,则可以在舌面收缩的过程中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而减少这种“刮舌感”。从这也是为什么喝到一些茶的时候,老茶人们说“这泡茶水味太重、不好喝”的原因。
最后再来说说本篇的重点,非常容易被认知错误的“压舌感”,或者说重量感。有时我们喝到了一些“霸道”的茶,喝完以后满口苦涩感,非常“受不了”,但老茶客却对这种感觉痴迷不已。
为什么?并不是所谓的“境界”问题,而是感知度的问题。这种覆盖整个舌面乃至整个口腔的“苦涩”,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苦涩,而是茶叶的内含物质过于丰富,细密的各种芳香类、碱类、单宁类物质、胶质覆盖了整个口腔,从而带来的一种压迫感。这种感觉非常容易被新手和苦涩感混淆——因为对香气和涩感的认知还不够,说白了就是喝的茶还太少。
它与“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它是有内容、有气味、有重量的。与单纯的涩不同,它不仅仅对“舌头的表皮”起作用,更对“味蕾”甚至鼻腔黏膜都有效果。
可以注意体会:当这种重量感出现在口腔的时候,每次呼吸都会伴随着浓郁的茶香茶气,由喉咙到舌尖再到鼻腔,全是这令人愉悦的味道——这就是重量感,压舌感。
这恰恰是好茶的特征之一,也是为什么老茶客们称之为“霸道、霸气”的原因;新喝茶的人少有能承受得住这样蛮不讲理的茶。它的猛烈气息肆无忌惮,霸占你整个鼻腔、口腔乃至胸腔腹腔。它丝毫不顾及你的感受,不讲道理地弥漫在你的整个躯体里,茶香四溢,这就是老茶鬼们说的——“喝透了”。
但需要注意,茶的构成是方方面面的,其丰富的变化和随机性才是茶最令人痴迷的地方。本文的陈述对茶汤成分的各个物质都有强调和针对性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