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一个在中国据说有8000万从业人员的古老产业,为应对市场的变化,近年来各种探索与变革,也发生在从茶园管理到产品零售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从事产品开发与包装设计的相关人员,我打算谈一点关于当下茶叶产品外观设计的话题。即便如此可能也是过于宽泛,那就集中到美学风格的探索上吧。
溯源古代?
饮茶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远古图腾、历代纹饰、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历来是设计师们喜欢挖掘的宝藏。想给作为商品的茶赋予一层文化色彩,就向古代寻找灵感,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大家几乎都在这样做嘛……可是——造成今天市场上茶叶产品整体外观沉闷的根源,同业们苦苦寻求突破的现状成因,是否恰恰由此造成?
茶叶从起源时期的生煮羹饮到制饼碾末,从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再到今天的六大茶类,产品本身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的饮茶方式也相应变化。古代巫医的灵药,唐代寺院僧侣文人高士的精神饮品,宋代黎民百姓市井斗茶……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也在不断变化。今天我们面前的这杯茶,已经永远不可能是唐宋甚至明清时代的味道了。我们由茶而生发出来的生活场景与个体感受,也不会再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投影。想一想为什么产品外观设计上引经据典,但在今天市场上却难获共鸣?
回归农产品?
这是个近来颇热的口号,尤其线上渠道或众筹产品,生态农业健康品质……把茶叶等同大米对待,卖的就是地道农产品,喝的就是个味道,没有什么人为附加在上面的“文化”。这样的产品,外观立刻呈现出健康清新气象,不同以往的老旧形象。老实说,我很喜欢这类产品外观风格。
会成为主流吗?
冷静思考,这样的思路用在大宗商品、日常普通茶上没有什么问题,但高端名优茶就感觉无力承担。细细考量,或许是茶叶与普通农产品的确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它不像杂粮水果,收割采摘之时已经基本形成产品的最终品质。茶叶需要经过复杂制做,这中间不仅有物理形态变化,还有深刻的化学变化。台湾的乌龙茶很久以前就被欧洲人美誉为“香槟乌龙”,除了迷人的香气和滋味,制做的繁复与考究也是丝毫不让法国红酒。这样问题就来了:法国人会把红酒与一般农产品等同对待吗?
其次,茶叶除了为人们提供色香味的感观享受,还承担着社会交往美学欣赏等诸多功能,由饮茶而产生的陶瓷器具环境氛围营造等等诸多相关领域,这些东西,恰恰是这“一片树叶”与普通农产品最大的区别所在。
或许长期以来茶叶真的被文化所累?还是我们表达的文化有误呢?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不该忘记还有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茶”。
国际化的英式下午茶?
立顿们在世界范围的巨大商业成就,难免使中国茶产业心情复杂。看到部分中国茶品牌效仿teavana走国际化路线,袋泡茶、铁听散装、西式视觉风……也不难理解。但若干年下来,除了几间文艺小店成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名片,效仿者却大多难入市场主流,这个就需要分析下原因了。
从产品本身讲,作为世界性产品的茶叶绝大多数为红茶,中国茶叶无论制作工艺产品形态还有品饮方式都更加多样。从包装外观美学所反应的文化来看,立顿们根植于英式下午茶文化,他们成功的外观设计,来源于这样的生活美学基础。我们仅仅模仿其外观,虽能让人眼前一亮,但缺乏文化根基,在国内市场难以获得长久的认可。
功效诉求的合理性及其局限
无论陈椽《茶业通史》,还是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都确信茶叶起源的最早时期是作为药用。因此看,以茶叶功效作为产品市场诉求,进而设计产品外观,有其合理性。但今天人们喝茶,大多数并非因为其具有某种功效。把茶包装做成“药装”,其实大大束缚了茶叶的市场拓展方向。另外,某些产品过分夸大的功效描述往往为消费者所诟病,已经为茶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今天的茶不同于以往的茶,中国市场也不同与其他地方。另外,茶不同于药、咖啡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茶就是茶。毫无疑问它是有文化底蕴的,这个“文化”首先应该更多关注当下,关注我们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点点滴滴。在视觉风格上我们其实无从效仿,要创作出在今天有生命力的产品形态,甚至新的行业经典,必须使创意有所依托,使表达不离其土壤。而这些,只有靠我们自己寻找,从中国现代茶生活中、从身边茶人中、从面前这一杯茶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