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茶叶发展并没有因为这种分散而受到影响,相反的是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了162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39%。取得这个辉煌成绩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国茶叶是由名优茶主导下,以内销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名茶从采摘、到加工,主要是依靠手工来进行,家庭作坊式生产在发展初期较好适应了名优茶发展要求,也掩盖了茶叶过度分散这一问题。但是,这种缺少有效组织并且在低效率下运行的中国茶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茶叶企业向规模化以及品牌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首先暴露的是劳动力问题。在发达地区的浙江最早开始遇到采工荒,大量茶叶由于缺少采摘工人而被弃采。现在不仅发达地区有这个问题,而且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种过度依靠手工的生产方式将更严重的用工矛盾。
其次是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茶农是分散经营,茶农在管理茶园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导致茶农在茶叶用药上存在随意性,这也是我国茶叶农残问题得不到根除的主要原因。
第三就是很难实现规模量产。由于名茶生产主要依靠手工采摘和制作,茶农采摘标准上差异以及掌握炒制技术上水平高低,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上差异。虽然这几年名优茶炒制,尤其扁形茶的机械成套炒制设备技术有很大提高,并且开始投入到名茶的加工制作中,但在整个名优茶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还是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