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解读“国有林”中的普洱茶
普洱茶
2004年初,普洱受到的极大追捧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不夸张地说,那会儿谁家有普洱,就可以发财。
2007年的崩盘后,活下来的茶企慢慢恢复元气,越来越多人开始放下浮躁,静下心来从先做好茶的角度,做好普洱。
直到2011年开始,普洱市场才迎来再次兴盛,2012,2013,2014年,价格跳跃式增长,大家对山头、微产区、古树、单株、仓储、转化阶段等细节的追逐又到了巅峰。
我们也看到了自普洱复兴之后,对于普洱茶最极品原料的大规模追逐。
国有林,正是这两年以来甚嚣尘上的原料概念,在很多才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心里,这三个字,犹如神一般的存在。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国有林”,以及“国有林”中的普洱茶。
国有林到底该如何定义
关于普洱茶中“国有林”概念的兴起,其实很难考证到底从何时开始,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当中,广大的茶商一定是乐见其成。
而对于广大的茶叶消费者来说,其实也并非坏事——在普洱茶的领域中,能够找到这样足够细分化的概念,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正向的。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国有林并非是整个概念的全称,事实上,如果要把其说明白的话,那我想应该是称呼它们为——国有林中的普洱茶树。
 
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概念。
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国有林即为属于国家的树林。在百度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国有林,山林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森林,是我国林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国有林所有制是单一的,即山林权属于全民所有。
也就是说,国有林并不专指茶园,它是片森林,森林里啥都有,包括茶树。而我们今天在这里说的“国有林”,则是山林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森林里的那些茶树。
说到这里,还得再普及另外一个概念:大树茶。这是这十多年来关于普洱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大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古老大乔木茶,在云南的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等地,都有很多的古茶园。
它们在物竞天择的生态环境里拼命充实自己,树龄更长,根系发达,内涵物质更丰富,口感更协调,更有层次感。
而很多品质优良,树龄更长的大树,就是来自于国有林。像一些知名微小产区,如薄荷糖,大一点的,如同庆河、弯弓、茶王树……等都属于国有林。
因此国有林,在很多茶友心目中,就代表着更原生态的森林、茶树和更多的森林植被共生。
这也成为国有林被众相追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被故作神秘的“国有林”
国有林的概念,在几年前,小耿刚刚开始做茶这行的时候就有了。
小耿曾在2014年广州茶博会时,喝过一家茶企拿出的茶,当时大家觉得茶确实还不错,但主人家就是神神秘秘不说出处,只告诉是国有林的,单饼卖了数千以上。
一直在茶叶市场沉浮的小耿自然深谙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打着稀缺的旗号,价钱也就上去了。
他比较大的感慨就是在易武,从最初的刮风寨,弯弓茶,到现在的一大堆国有林名字,沾上就一年一个价。
 
事实上,最近两年火得一塌糊涂的薄荷塘、同庆河、百茶园、弯弓、茶王树,其实几乎都是国有林,价格也居高不下。
“但其实吧,国有林的茶树,不能说每棵都好,再加上茶农的加工手法参差不齐,所以不是国有林的茶就有品质保证,真的要喝了才知道,喜欢才是好。”小耿说。
大家可以理解,国有林里的茶树品质也有高低,再加上大片的森林实在太深远难以涉及,所以能发现好资源也不容易,极好的微产区里,每棵树能够采到的鲜叶更有限,所以根本起不了量。
 
一两斤是正常的,做成干茶,也就是几百克而已,市场上多数冠以“独株”的概念进行销售,属于玩家喜欢的“茶样”一类。
所以只能说,国有林里确实有一些顶尖的古树和好料,但并不代表所有国有林里的茶都是顶尖。但一些善于钻营的卖家,却把“国有林”故意神秘化与标签化,这让不明就里的普通消费者,很容易被忽悠。
 
国有林,曾经是没人要的地方
岁月知味是最早进入易武的普洱茶品牌企业之一,从2005年开始,整个岁月知味就一直在探究整个易武产区的普洱茶,整整十一年时间,他们几乎跑遍了易武的每个村寨每个山头。
他们对于易武熟悉得几近自己的掌纹。而易武,这块在普洱茶领域中颇负盛名的茶区土地,在他们日复一日地行走之下,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国有林当年是没有人要的!”,当我们向岁月知味的董事长郑少烘先生询问起国有林的时候,他半开玩笑的开头。
似乎真是没有人要的,在易武当年开始执行土地承包这一政策的时候,普洱茶业的发展还在式微阶段,村民在划下自己承包的土地时,第一选择就是距离自家屋基比较近的水田,再其次的则是平缓山坡上的旱地,最次的才会选择到距离镇子或村寨比较近的林地——在那个时代,村民们最看重的是能产出粮食的土地。
 
在那个吃不饱饭的日子里,这无疑是最具备生活智慧的选择。
而那些苍茫大山中的国有林区,则成为了所有人都不待见的地方。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最好的茶树,其实就隐藏在了那些深山之中。
这样的深山并不仅仅是易武才有,“比如勐海,临沧,保山,以及云南很多茶区里,都有湮没在深山国有林里的老茶树。”郑少烘这样为我们普及关于国有林的知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普洱茶经过2007年崩盘再次复兴后,原本没人要的“国有林”,却突然变成了“抢手货”。
“国有林”为何突然被追捧?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旦开始普及,一定会朝细分化市场发展。
正所谓“食不厌其精,脍不厌其细”。本就依靠原料决定其最后品质的普洱茶,在2008、2009年之后的复兴之路上,也开始了对其最好原材料的追逐。
国有林,就在这样的新形式下,慢慢变成了普洱茶原料这个皇冠上最为璀璨的那颗明珠。
“而国有林的优越之处,还是在于它的生态环境。”茶语网(www.chayu.com)编辑在向岁月知味的董事长郑少烘先生了解的时候,他这样告诉我们。
 
作为最早进驻易武的茶企之一,岁月知味对于易武茶的理解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而在岁月知味的产品序列中,其从2015年开始生产的一款名叫“易道”的高端普洱茶,正是郑少烘先生让产品部门,以易武国有林中的普洱茶树为主要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拼配而成的。
在郑少烘眼里,易武的国有林的普洱茶原料几乎具备了普洱茶的所有优秀品质,“唐代便已有濮人在易武种茶,后来这些人迁移了,但茶树留下来了,而且还在荒山野岭自然的扩散开来,与环境共生,形成完美的生态。”
 
当然,国有林中是否有唐代的茶树已不可考证,我们知道的,是随后的岁月里,更多茶树被栽种在了易武这片土地之上,深山之中。
这些古树茶品质优良,生态环境独特,土壤养分充足,但多数处于光照不足,生长缓慢的环境,造就易武国有林里的古树茶呈现独一无二的品质和口感特征,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但作为古树茶保护资源,国有林里的这些参天古树茶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些杂生林中的大树茶,在滋味的表现上更为丰富、强劲,根气在喉韵上的表达更为明显。
普洱茶的发烧友们,追逐的正是这一口丰富的茶汤。
 
国有林催生“寻宝人”
对于易武当地的农民而言,早期包产到户的土地,无论是种橡胶,还是种茶树,都是个人的自由。
剩下没有明确分配的,也就是国有林,还是属于国家。但附近村寨的人,依然可以去采采蘑菇,采采茶,只要不在里面砍东西,国家都不会找你的茬儿。
 
一个茶篓,一双帆布胶鞋,一身粗布衣服,这就是老严惯常的行头,也是他去林子里找茶树采茶的标配。
作为易武的茶农,老严的家也住在茶山上。当年包产到户的时候,他只要了家门口的水浇地,但到了普洱茶疯涨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那深山中藏的,才是宝贝。
于是他开始进入深山国有林里寻找古茶树,很幸运的,偌大的国有林,茶树实在不少,而他找到的一小块古茶树,茶叶品质也很不错。
这样的茶树每棵在每年的春茶季大概能采到两公斤左右鲜叶,做成毛茶大概半公斤左右,而十几棵树则几乎可以做到七八公斤毛茶——如果是品质特别优秀的茶叶,那这样的毛茶甚至可以卖到数千甚至上万一公斤。
 
对于茶农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和老严一样在国有林寻宝的茶农不少,云南原始森林覆盖广袤,国有林里的茶树资源以此支持茶农们的生计,并较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茶农们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和茶树原生态生长状况的重要性。当然,这样良性的循环,也和政府的管理和教化密不可分。
比方说,如果有茶农往国有林里种小茶树,是会被强行拔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国有林的原生态,为了保证易武国有林茶树的滋味。
一个深耕易武国有林的茶企样本
要在一款茶里,融入对于易武茶区以及各个微型产区的理解不容易,但是岁月知味做到了。
 
深耕易武十一年,凭借对整个茶区和制作易武茶技术的充分掌握,岁月知味从2015年开始,推出了一款以国有林为核心原料的高端易武茶“易道”。
岁月知味从来到易武开始,就用脚步一寸一寸的丈量易武的大小山头。一个春茶季是不可能把茶山走完的,这份工作,岁月知味做了十年。
 
岁月知味的“易道”原料,大部分来自国有林。
而且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并非森林被砍伐过再长,再栽培过的次森林。在岁月知味看来,他们所需的国有林产品,一定是一个健康的国有林产品,不是那种空泛的,装神弄鬼的概念,而是基于良好的生态,优质的原料,过硬的加工技术的产品。
 
而对于易武的茶农来说,不刨土,合理剪枝和人工除草,和岁月知味的合作让他们的生活清闲而富足。
同时,保证质量,保证送检的时候各项指标能过关,这也是岁月知味对茶农送来的茶最基本的要求。
这也是“易道”的精神。
 
 
作者: 潘氿氿
日期:2016-06-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